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体验馆项目策划书

儿童体验馆项目策划书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儿童体验馆深化白皮书之儿童职业体验馆篇一、国内儿童主题体验馆两大门派的起源、性质和投资回报●起源从2008年开始,中国国内儿童消费市场逐步从松小散漫走向了主题集中实体化。

国内知名的儿童产业全案研究专家-睿联嘉业董事长郭蓉晖(指出:儿童主题消费场馆分为两大门派:1、以教育题材为宣传重点的“儿童职业体验馆”派系该类馆以日本Kidzania(趣志家)为模型发展到国内的实体,全部是室内馆形式,生存核心在软性----角色脚本。

2、以娱乐题材为宣传重点的“儿童动漫体验馆”派系。

该类馆从1946年荷兰娱乐公园演化而来,到1955年美国迪斯尼乐园成为标准。

主题公园虽然已走过近60年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不断变化,主题公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大致经历了“街头娱乐场”—“城市花园”—“机械游乐园”—“主题公园”的发展过程。

国内外室外主题游乐场演化而来,结合网游、电玩、新科技产生的新型室内游乐实体,生存核心在硬件---机械设备。

目前很多投资商和所谓业内人士会把这个两个江湖门派混为一谈,混为一谈热闹,2009年各地商业地产市场就出现了乱乱烘烘的建了一堆儿童概念体验馆。

●性质事实上这两个门派就象少林和武当,共同承担发展武林世界的重任,但教义不同。

儿童职业体验馆和动漫儿童体验馆教义也是基本不一样,一个严肃,一个活泼。

1、儿童职业体验馆象武当派----严肃:学习社会职业知识2、儿童动漫体验馆象少林派----活泼:轻松娱乐体验自由室内“儿童职业体验馆”和“儿童动漫体验馆”的投资收益那个好呢?总体来说,室内“儿童动漫体验馆”比“儿童职业体验馆”投资收益快,未来动漫体验馆的形式和数量会超过职业体验馆。

但这个要根据室内面积、人口数量、人均消费能力、文化习惯、城市性质、政府态度、建馆的所处位置等等看,具体地方具体分析。

两种类别馆各有利弊。

同样面积的室内“儿童动漫体验馆”投资额比“儿童职业体验馆”省1/3,回报周转率高2/3。

室内“儿童动漫体验馆”的目标群是两端客户,基本目标群为8岁以下孩子和家长;室外“儿童动漫体验城”,目标群为50岁以下所有大人和孩子,年轻人主力消费人群。

例如:1、“儿童动漫体验馆”方面:1)苏州苏迪糖果乐园(室内“儿童动漫体验馆”),一天人可达3千人,大人门票20元,孩子门票60-80元,周1-5日都很有人气。

2)常州嬉戏谷乐园(室外“儿童动漫体验馆”),一天人数可达4万人,门票10月1日前执行180元/人票价,10月1日后统一实行230元/人的定价制。

回收成本的速度快,盈利高。

但教育内涵不清晰,典型娱乐性质,童话色彩浓。

2、“儿童职业体验馆”方面:目前表现最好的两家:1)长沙酷贝拉,门票150元,只能玩4个小时。

一天最满人数2千人,周1到周5入场200人到1000人不等。

2)北京比如世界,平日票(周2到周5为工作日):小孩200元每场,大人20元每场(4小时),1大1小220元,2大1小280元。

节日票(周末和节假日算节日):小孩200元每场,大人80元每场,1大1小280元,2大1小360元。

场内容量2500人,周1到周5入场200人到1000人不等。

周六日和假期多。

回收成本的速度慢,几乎没盈利的。

有教育内容,但很肤浅,过家家色彩浓。

其他各城市所有建成的“儿童职业体验馆”周一到周五几乎都人很少。

如果没有政府大力扶植,这类馆没法长期生存。

上面举例的长沙酷贝拉、北京比如世界都是政府倾力支持,才能勉强生存。

而且从多年的专家观察来看,长沙酷贝拉的脱颖而出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个案,是长沙地域人群消费观和习惯,及娱乐先锋文化大省推动导致其在湖南地区融入到了整个教育体系。

特别强调:长沙酷贝拉目前是国有资产。

根据调查,10年来因为中国儿童动漫内涵和儿童教育内涵并没有提炼成坚实理论体系和具体配套产业链。

因此,专家认为20年内,中国不可能出现中国版的美国迪斯尼。

二、儿童职业体验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呢?所谓儿童职业体验馆就是角色扮演的体验馆。

在一个封闭的大环境里(1万平米左右),设立消防站、警察局、医院、银行、航空公司、地震馆、火车驾驶、电影院、电视演播室、电台、蛋糕房、电力局、考古山洞、太空战舰等。

让孩子扮演社会上大人的职业角色。

比如当飞机驾驶员、空姐、蛋糕师、警察、医生、播音员、银行职员、消防队员、宇航员、售货员、老师、邮递员、工程师等等,一般都70个左右的体验项目。

在这封闭的环境里,孩子们有自己的银行、护照、卡,孩子们要赚钱要花钱,体验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

儿童职业体验馆的诞生的确颠覆和传统的教育模式,非常吸引人,针对3岁—15岁之间的客户群。

通常儿童体验馆的门票为孩子为120--180元,大人20—80元。

周六、周日价格为最贵,平时就比较低点。

每天上下午各开场一次,有时会有夜场。

每次开场大约4个小时,如果玩的人多,一个孩子只能玩4个左右的职业项目,如果人少可以孩子可以玩7、8个职业项目。

所以,这就能刺激孩子不断来玩“过家家”的职业游戏。

儿童职业体验馆是1997年从韩国起源,1999年在墨西哥开第一家全球第大职业体验馆,叫Kidzania(趣志家)。

后来陆续在日本、葡萄牙、印度、韩国开,去年进入中国上海,目前撤资不做了。

美国、中国台湾也相续开了自己品牌的儿童职业体验馆。

美国的是2004年在佛罗里达的Wannadocity(玩拿多城市体验馆),台湾的是2008年的Babyboss(宝贝当家),他去年号称要进入成都温江,目前好像没下文了。

中国的儿童职业体验馆发展得非常迅猛,已经建好和现在在建的馆:2008年大陆出现了第一家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杭州Do都城2009年则迎来了开业小高潮,上海星期八小镇、北京通州欢乐之都体验馆、湖南长沙酷贝拉、北京比如世界体验馆、南京属相国、爱儿时代、苏州大未来、昆明宝贝梦想城来相继建成2010年郑州点点梦想城、北京宝贝当家、北京蓝天大悦城、北京小人国、北京大连实德大钟寺体验馆、惠州迪可可、深圳迪可可、深圳粤信城、哈尔滨群力泰姆凯迪、昆明金魔方、无锡梦想方舟、澳门迪可可、深圳华侨城、广州星期八等项目将陆续建成2011年沈阳一二一体验馆、上海酷贝拉、沈阳酷贝拉、哈尔滨盛恒基、天津大悦城宝贝当家、扬州广电儿童城、武汉小伢当家、成都哈克、成都比如世界、北京星光影视基地、宁波奇e国、南通洛卡城、南通富儿乐、宁夏银川趣立方体验城、重庆鸿恩寺体验馆、哈尔滨好民居、浙江丽水、济南星期八、南京果壳里、苏州广电等正在筹建中的更是多达二三十家,甚至三、四级城市的很多人也非常想尝试这个模式,比如河南新乡、济源、河北沧州、廊坊,江西赣州。

目前除了西藏、青海、山西、陕西、河北、新疆、甘肃、广西、江西等地方没有,几乎是各省都在建设。

另外除了大量本土自创品牌之外,日本、台湾等海外巨头也纷纷进军我国儿童职业乐园市场。

目前华北、华南、东北、华东地区处于井喷的第一阶段:北京一个地方就有6家,还有馆在建设。

南京一个地方就有4家;深圳一个地方有3家;上海一个地方有4家;哈尔滨一个地方有3家;沈阳一个地方有2家;这些数目还在扩大中。

2、这些儿童体验馆是哪些投资商在参与呢?1、住宅、商业地产投资商2、钢材投资商3、建材投资商4、教育投资商5、酒店管理投资商6、影视投资商7、矿产投资商。

每个后面国有资本和上市风险投资商也在介入如:各地的广电局、出版局、教育局等;海外部分风险投资,如红杉资本等比如:惠州、深圳迪可可背景是房地产商;大连实德北京体验馆背景是建材投资商;北京比如世界背景是山西闻喜县海鑫钢铁集团富二代李兆会投资;长沙酷贝拉背景是商业房地产商转股给湖南出版集团和中南上市集团;昆明金魔方背景是金矿主;无锡梦想方舟背景是酒店管理投资商;哈尔滨泰姆凯迪是政府;星期八小镇背景是红杉资本投资;苏州大未来背景是教育投资商等等。

目前,儿童职业体验馆投资商大部分还是以房地产投资商为主,他们是靠建儿童职业体验馆项目拉动周边地产获利,而不是体验馆本身。

3、、日式儿童职业体验馆风险投资报告如果让你投资5千万,需要3年收回成本的项目,你干吗?儿童职业体验馆虽然关注率很高,但投资回报率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质疑。

经过香港投资专家精心测算,目前国内所有投资的日式儿童职业体验馆项目的投资商无一收回成本,说的透一点,就是都在亏本!他们都是靠这个名目到政府获得更多的新贷款,把地皮炒热,赚钱。

没几个真心搞儿童职业教育的。

上海政府某青少年调查机构调查了全国儿童体验市场,得出的结论和市面上公关公司说这个项目是盈利项目的结论正相反。

目前全国同类儿童职业体验馆有60多个,但无一能正常而健康的盈利。

靠散客和团体门票几乎无法回收成本,他们做了计算,最理想的测算:前提条件:1万平米儿童馆每天高峰期2000人,200元/人。

这样每天收入40万,按每月30天算,一月1200万。

如果投入6000万,那么,很快就能收回成本。

可这是不可能的。

真实的是什么呢?因为客户是5岁—12岁年龄段的在校生,周一到周五都要在学校学习,周六日上补习、兴趣班。

很多职业体验馆周一到周五根本没什么人。

所以周一----周五的人数平均每天500人,就非常不错了。

每天收入在10万,五天记50万;周六日人数平均1500人,两天记60万;每月总计收入500万。

这还是理想数据呢。

2011年5月25日听参观说,在北京蓝天大悦城体验馆很多馆关闭,人很少,只看见了一个孩子和一个大人。

如果我们加上一些条件:1、目前很多场馆炒人气都是靠赠票给学校、单位家长拉人进场,还有团队票要打折呢。

门票收入不会像纸面上计算的那样高。

2、场馆各种宣传费要支出多少呢?电视合作、报纸、学校、教育单位、各种打点项目等等。

3、人员工资开销支出:120人的队伍,高管+基层员工,儿童城高管1万-2万元,基层不能低于2千元(一线城市)支出得有啊,还得有各种社会福利。

4、各种社会交际杂费。

5、场馆维护维修升级的费用。

基本上每个月的留下在200万左右。

年收入在2000万左右。

所以,真实的状况是:5000万投资对应年收入在2000万元,在不能出任何社会意外的情况下需要2.5年收回成本。

其实这还是一个非常粗的计算。

某政府官员一针见血指出,儿童职业体验馆最大的问题在盲目上马,没有配套周边销售产品,没办法形成有效而连贯的产业链,也没办法形成真正的税收,没有正常的税收,说明他长期不盈利,不盈利的项目,就是昙花一现。

比如,杭州DO都城去年盈利1000万左右,原因是政府单位消化了所有企业运营费用。

如果把这些摊消的费用算上,也就未见得能盈利了。

上海星期八小镇,投资6000万,开了1年半了,成本还要1年才能收回。

但他的投资商红杉资本要求尽快开其他连锁店完成上市目标,因此,在广州、武汉连开两个小型的,成本回收时间表再次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