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雅安市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缘,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51′10〃-30°56′40〃,东经101°56′26〃-103°23′28〃之间,古称雅州。
雅安是世界知名的大熊猫的故乡,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大熊猫的存量和密度居世界之冠,新中国成立后,雅安地区先后向国家提供大熊猫120只,其中16只作为国礼,馈赠前苏联、美、英、法、日本、朝鲜、新西兰等国家。
国家还在宝兴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使其成为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白唇鹿等两百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乐园。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差异大,年均气温在14.1℃-17.9℃间,降雨多,多数县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称。
... 雅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古属“梁州”、“青衣羌国”,为历代郡、道、州、府治所,是古代南方丝绸之地。
境内自然、人文、民俗资源叠加,突出了大熊猫、茶文化、红军文化的自然文化优势,被列为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7个,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雅安是一片灵秀文明的土地,这里山川秀丽,景韵独特。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山、水、桥、城交相辉映。
全市有2个国家森林公园,6各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2个地级风景名胜区。
景观:二郎山风景名胜区、白马泉风景区、贡嘎山风景区、-田湾河花果山旅游度假区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步、无霜期长、热量充足。
春季回暖早、夏季气温较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全年夜雨多、终年雾日少。
由于境内地质地貌复杂,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的区域性和复杂性特征突出。
气象要素的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部份山体从山脚到山脊先后可见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寒带的植物。
北部各县、区雨日多、晴天少,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总雨量在1000~1750毫米之间;南部的汉源和石棉县受中、低空下沉气流影响形成比较独特的干暖气候,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气温较高,年均温为17~18℃,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较少,年总雨量仅750毫米左右。
雅安,素有“天漏”、雨城之称,其主城区即名为雨城区。
雅雨,为雅安的“三雅”之一。
雅安的平均年降水量1663.7毫米(1981-2010年的气候数据)。
从降水日数来看,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除了12月和1月以外,其他月份均在15天以上。
5-9月是雅安的多雨季节,降水量占全年的78%。
而7-8月更是雅安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8月最多
可达450.6毫米,7月次之,为361.2毫米,7-8月降水量将近全年的一半(49%)。
连绵阴雨,是雅安的降水特色。
连续降水日超过20天的个例不胜枚举。
1975年10月5日至11月22日,曾连续降水49天!1968年8月21日至11月22日,曾经出现过:连续降水32天,暂停1天,又连续降水33天,再停歇两天,再降水26天的惊人案例。
雅安之所以多雨,与它独特的地形密切相关。
雅安位于青藏高原东麓,四川盆地的西南缘。
雅安西侧是高大的二郎山,西北方是险峻的夹金山,南部有大相岭横亘相向,所以气流只有东面一个出口。
因此往往在盆地出现偏东风或东北风时,雅安正好处于迎风坡,水汽遇到地形抬升凝结,极易形成降水。
同样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年降水量就只有雅安的一半左右,这也进一步证明雅安特殊的地形对雅安雨水丰沛的贡献。
雅安年降雨量与位于华南的广州(1736mm)相差无几,甚至比南宁(1310mm)和海口(1652mm)还要多。
对比1971-2000年与1981-2010年的气候数据,可以看到雅安的降水日数已呈现减少的态势。
2013年1月1日-4月20日,雅安降水量129.1毫米,和比常年(1月1日-4月20日)152.5毫米相比,偏少。
但今年4月1日-20日,雅安降水量84.9毫米,常年4月1日-20日为46.5毫米,今年4月以来雅安的降水量比常年已显著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