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

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

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
【摘要】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
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必有其打动人和耐人寻味之处。

除了创意
之外,一个作品还受它的实用功能,工艺技术,材料,艺术品位,社会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创意;作品分析;识别
一、艺术设计概述
1、设计作品鉴赏
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
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
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学生需要有能
够感受设计之美的眼睛和理解设计美的大脑。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
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可以说鉴赏是欣赏的一种升华,当然,当深入对一件作品的欣赏,则需要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
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很广。

二维的有平面广告,书籍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等;三维的有的手工艺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另还有三维空间环境设计,四维多媒体设计
与制作等等。

虽然每个领域看似千差万别,但相互关联。

这也是一个设计师即有可能进行
建筑设计,同时也有产品设计。

如何评判一件设计作品的好坏,优与劣。

但每个人都会因
为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生活经验,物质或精神需求水准等方面的因素而有不同的标准,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设计界的名人
谈到设计界的名人,二维平面设计的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陈幼坚等。

服装设计的有可可夏奈尔、克里斯汀・迪奥、三宅一生等;建筑设计的有弗兰克・劳埃德
・赖特、勒・柯布西耶、贝聿铭等。

他们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创意。

二、设计师陈幼坚及作品简介
以二维平面设计师陈幼坚为例,陈幼坚生于1950年,在香港长大,中学理科毕业后,只念过十个月的夜间设计课程。

他曾赢得本地及海外设计奖项五百多个,其公司在1998
年japen typography association 所举办的比赛中,一连夺得九个奖项,当中包括一个最杰出作品奖。

他于1989年更获得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的“设计家年奖”。

其公司在1996年被
美国纽约graphis 杂志选为该年度世界十大设计公司之一。

他的海报及腕表设计没美国三
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陈幼坚来自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城市――香港。

在这个快速变换的城市里,陈旧交汇,东西连接,贫富并存,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那种“现在就要的”紧迫气氛。

纷繁芜杂之中,陈
幼坚,却以独到的设计风格将东情西韵融会贯通。

在牢牢把握市场脉搏的前提下,使东方
文化重新焕发了新资。

陈幼坚从不否认自己是商业设计师,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家。

“商业是命题,艺术是境界,我所做的无非是在努力将商业命题做到艺术的境界。

”他做到了:1996年美
国权威的设计杂志graphis评选世界十大设计公司,陈幼坚设计公司作为唯一的一家亚洲
公司列为其中。

他为这次盛事设计的海报充分体现了他的风格--中西合璧,简约中透着东
方的神韵。

陈幼坚被公认为设计大师,但也更喜欢“视觉艺术家”,认为在视觉艺术的最高
境界中没有行业、空间、地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分隔,艺术家的创作应游刃于不同的领域。

风格也不必限定于一种,简约或者是繁复都只是手法,艺术家应随机应变,运用自如。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迪斯尼公司委托陈幼坚进行庆回“庆回归珍藏版”设计。

回归之路,艰辛曲折,可与“西游记”齐名:当年唐僧师徒历尽艰辛,蹰蹰西行,如今众望所归,
西方不亮东方亮。

于是由迪斯尼家族唐老鸭和米老鼠等组成的“东游记”诞生了。

2002年在接受可口可乐公司邀请设计“可口可乐”中文标识时也遇到了挑战:客户摈弃了沿用24年之久的中文标识,要求所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风格。

看似简单的要
求落实到四个方块字上着实不易。

他在仔细研究了“coca-cola”的英文标志后,沿用其中的
飘带和笔划弧度,经数月的构思和修改,创造了充满现代感的新表示,让人一眼就能认出“coca-cola”家族的新成员。

真可谓方寸之间见功力。

如今新标识已随着“可口可乐”的动感
广告和各种产品迅速传播,成为新的时尚风标。

陈幼坚为北京申奥设计过海报,他也希望可以为上海2010世博会出力。

他认为奥运
会和世博会都是展示中国文化和国力的大好时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够参与盛事,实为
一大快事。

这也是为什么他每年必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韩国、澳洲以及英国等地的邀请,向当地设计界讲述“东西古今融会再创”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弘扬了中国文化。

2002年,陈幼坚三幅最新的艺术作品(照片拼贴画和装置艺术品),应香港精艺轩画廊之邀,参加了5月份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02芝加哥艺术展”,该展览是美国最具规模的国际艺术展览。

同年6月,其作品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该艺术盛会在
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盛事,并被誉为“国际艺术界的奥林匹克”。

三、结束语
创意即为创作构思,它是一个作品的灵魂。

它需要策划,经营。

创意的特性是:无法
预测、无法组织、无法系统化、而且绝大多数都遭遇失败。

创意的基本思维方法有辐射思维、多向思维、换元思维、转向思维、对立思维等等。

创意不是一个程式化、概念化的表现,而是目的性极强、较为广泛的思维活动。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必有其打动人和耐人寻
味之处。

除了创意之外,一个作品还受它的实用功能,工艺技术,材料,艺术品位,社会效益
等因素的影响。

使其不仅具有实际用途,而且能满足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的要求,也就是
好用,用时能产生舒适感。

艺术品位指的是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审美属性和文化底蕴。

评判
一件设计作品或产品艺术价值的高低,除了它美的外观使人悦目之外,再就是看其是否具
备文化的内涵。

很多经得起艺术标准衡量和长时间考验的作品,都具备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社会效益是艺术设计鉴赏在信息时代特有的一个带有边缘意义、复合性的标准。

它是以市
场为导向的经济杠杆,它有时会与传统的艺术规律和理念相冲突,然而,艺术设计只有在
真正的融入社会时,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刘晓刚,朱泽慧,刘唯佳.奢侈品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