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制度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制度1 总则1.1 保守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大事。

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增强各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保密观念,更好地贯彻国家保密法,为保障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制订本制度。

1.2 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公司成立保密委员会,保密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设在党委工作部,负责日常工作。

1.3 公司密级分为三级,即绝密、机密、秘密。

1.4 保密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既能保守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又便于生产经营”的方针。

2 管理职责2.1 贯彻执行国家的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保密制度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

2.2 确定公司保密重点和抓好公司保密工作法规文件及规章制度的实施和贯彻。

2.3 对全体员工及其出国人员进行保密教育,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4 负责对保密工作的安排、指导和检查,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2.5 负责对失、泄密事件的调查、处理,严重事件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3 保密工作的原则3.1 确保党和国家机密的安全,为经济工作服务。

3.2 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

3.3 严格划分保密范围,严格划分密级。

3.4 严格管理机密事项。

4 保密工作的范围4.1 上级下达或公司内形成的带有密级字样及指定阅读范围的文件、电报资料、党内刊物、科技情报或其他有保密要求的事项。

4.2 公司内控数据、统计报表及文件资料。

4.3 属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及相应的数据、报告、论文等。

4.4 党、政重要会议的记录,重要的印信及技术、人事、文件、保卫、财务档案。

4.5 外事接待工作的接待人员、参观线路、介绍材料、会议记录及双方签订的各种协议、合同等。

共 6 页第 1 页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5 管理内容与要求5.1 科技档案材料的保密要求5.1.1 公司保密委员会每年对科技保密项目进行一次划定工作,包括提密、降密和解密的意见。

5.1.2 科技保密项目要做到执行者、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三通知”。

5.1.3科技保密工作与产品技术管理工作要紧密结合,下达技术文件计划时,应明确密级。

5.1.4 科技材料要按要求归档集中管理,单位与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晒发,复印和借阅时,必须经过主管领导批准,按规定手续办理,并承担保密义务。

5.1.5 公出、实习、考察收集到的秘密级以上的技术资料,必须及时归档,不得保存在个人手中,更不得借阅他人或转让。

5.2 涉外事项的保密要求5.2.1 对外接待、技术交流、签订科学协议等,都应在分管领导指定范围内进行,不得擅自介绍公司的技术数据、经营管理目标和文件资料等。

5.2.2 引进项目和对外贸易签订的合同及其他文件、资料,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归档,公开发表和应用时,经主管部门报分管领导或上级批准。

5.2.3 发往国外的电传、电报、电话和文件等,均不得涉及内部机密并留底稿备查。

5.2.4 出国人员出国前,必须接受保密教育,提出保密要求,出国人员回国后,要在15天内向党委组织部门交保密纪律和安全情况的书面汇报材料。

5.3 计算机站(室)、电传室和复印室保密要求5.3.1 计算机站(室)、电传室和复印室要采取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要按机要人员管理。

5.3.2 计算机站(室)和电传室不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随意进入。

凡进入室内的人员,不准携带提包等物品。

5.3.3 计算机站(室)内的有关保密的文件、资料、软件等,应由专人保管,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转录复制。

5.3.4 到电传室发报的单位,必须填写发报承办单,经主管领导审批;收到电传文稿后,电传人员应按要求登记,填写收支承办单,由有关领导签收。

电传人员不得泄露电传文稿中的机密事项。

5.3.5 复印文件材料、资料,应办理申请手续,由主管领导审批。

绝密文件不允许复印;机密、秘密文件确系需要复印的,须经主管领导同意。

复印的残页要统一处理。

5.4 文件资料的保密要求5.4.1 凡秘密级以上的文件、资料,统一由总经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办理收发、传递、借阅、催办、检查、清退和立卷保管工作。

其他人员均不得携带、代收、代发机密文件。

档案室按规定收回归档,不得遗失。

5.4.2 一般档案可根据工作需要,在阅览室登记、翻阅。

秘密级以上或内部档案资料,必须经有关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出,但不可抄录、出公司或转借。

5.4.3 密级以上文件,其转递和移交要单封、单发、单收,严格履行手续,并由专人负责送递。

共 6 页第 2 页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 5.5 公章、介绍信的保密要求5.5.1 严格履行上级有关刻制公章的规定式样、手续的有关规定,到指定刻制部门刻制。

5.5.2 启用公章、印鉴时,应有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未经批准,保管人员不得使用印鉴。

5.5.3 不得在空白介绍信上加盖公章,不得携带空白介绍信外出。

5.5.4 公章启用和作废,均应登记留存印模,作档案保存。

作废公章要按规定缴回颁发部门封存或销毁。

5.6 保密手册5.6.1 保密手册由专人负责发放和收回。

5.6.2 特殊情况需要保密手册,需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公司保密委员会批准,方可领用。

5.6.3 保密手册的领用采取以旧换新的方法。

如工作需要可保存一年,到期收回。

5.6.4 保密手册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不得转借他人共 6 页第 3 页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 一、总则第一条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权利和权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公司所属组织和分支机构以及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第四条公司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第五条对保守,保护公司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门或职员实行奖励。

二、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第六条公司秘密包括本制度第二条规定的下列秘密事项:1、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3、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重要会议记录;4、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5、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6、公司员工人事档案,薪资待遇,劳务性收入及资料;7、其他经公司确定为应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决定,决策,通告,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七条公司机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1、绝密是最主要的公司秘密,一旦泄露会对公司的权益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

2、机密的主要的公司秘密,一旦泄露会对公司的权益造成严惩严重的损害。

3、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对公司的权益造成损害。

第八条公司秘级的确定1、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秘级:2、公司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级:共 6 页第 4 页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3、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员工工资性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4、属公司秘密事项但不能标明密级的,通过口头通知,传达接触范围的人员.第九条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依据本制度第七条,第八条之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三、保密措施第十条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公司行政部或主管副总经理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公司秘密由电脑使用者负责保密.第十一条对于密级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非经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及特别授权人员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第十二条属于公司秘密的设备或商业机密,由公司指定的专门部门负责,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十三条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公司秘密事项的,应当事先经总经理批准。

第十四条具有属于公司秘密内容的会议和其他活动,主办方应采取下列保密措施:1、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2、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对参加涉及密级事项会议的人员予以指定;3、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管理会议文件;4、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第十五条不准在私人书信和通讯中泄露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秘密,不准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公司秘密.第十六条公司员工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总经理或相关领导,由其及时作出处理.四、责任与处罚第十七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给予警告并予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共 6 页第 5 页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党办-3A-01-0071、泄露公司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2、违反本制度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的:3、已泄露公司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第十八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予以辞退并罚款五千元并酌情赔偿公司因此受到的经济损失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1、故意或过去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2、违反本制度规定,为他人穷取,出卖公司秘密的;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五、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规定的泄露是指下列行为之一;1、使公司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2、使公司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共 6 页第 6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