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单元测试九基因的本质(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的结构模式图。

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是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2.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3.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关于R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是RNAB.RNA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C.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D.尿嘧啶是R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碱基4. 关于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孟德尔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研究中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B.艾弗里在做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应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D.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5. 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9% B.18% C.23% D.24%6. 有三个核酸分子,共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这三个核酸分子可能是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B.两个DNA、一个RNA分子C.三个DNAD.三个RNA7.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

则有关该DNA 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B. 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D.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8.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有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只作于①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D.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9. 细菌在15 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① B.子二代DNA应为③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10. 假设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含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A.1000 B.2000 C.500 D.无法确定11. 将大肠杆菌放在15N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大肠杆菌DNA中所有的氮均为15N。

然后将其转移到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3代,在第3代大肠杆菌DNA总量中含15N标记的DNA占A.12.5% B.25% C.0% D.75%12.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个A. 60B. 80C. 120D. 18013. 如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 .一个DNA 分子复制n 次后,子代DNA 分子中不含母链的DNA 分子数B .含有n 个碱基对的DNA 分子的种类C .具有n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D .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连续自交n 代后杂合子的比例15.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A .注射R 型菌后,老鼠不死亡B .注射S 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 型细菌C .注射R 型菌及热处理的S 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 型细菌D .注射S 型菌及热处理的R 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 型菌 16.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 .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17.下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能充分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含活R型菌的培养基⎩⎪⎨⎪⎧――→①+S —DNA 长出S 型菌――→继S 型菌――→②+S —RNA只长R 型菌――→续R 型菌――→③+S —蛋白质只长R 型菌――→培R 型菌――→④+S —荚膜多糖只长R 型菌――→养R 型菌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8.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 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 .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 ,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19.下列有关D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 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 完全相同 ③DNA 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精子中含有的遗传信息量与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量相同A.③④ B.③⑤C.①④ D.④⑤20.经分析某生物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分子,碱基A与C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5%,碱基U占碱基总数的24%,由此可知该生物是( )A.玉米B.烟草花叶病毒C.噬菌体D.果蝇21.下图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苷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22.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12.5%时,该DNA分子的复制次数是( )A.1 B.2C.3 D.423.下列是关于一些科学发展过程和方法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和小鼠做了著名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孟德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研究豌豆的性状遗传,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它们的完美合作在科学史上被传为佳话D.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做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24.嗜热菌能在5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生活,其DNA分子结构上的碱基对比例最可能为( )A.G—C碱基对含量比例相对比较高B.A—T碱基对含量比例相对比较高C.G—C碱基对与A—T碱基对的含量比例相等D.两种碱基对含量呈任意比例25.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位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二、非选择题(共50分)1.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是方式是。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酶,B是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进行的时间为。

(4)乙图中,7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

2. 根据下图回答(1)图中C是____,G是____,I是____。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_(填编号字母)。

(3)I形成G的过程叫做________。

(4)图中E的主要载体是____,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__。

(5)1个H中含________个F,一个F中含________个E,一个E中含________个D。

(6)写出I物质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该实验成功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方法,进一步表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4)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物质存在________(上清液或沉淀物)中。

(5)噬菌体的DNA连续复制n次后,含亲代噬菌体的DNA链的子代噬菌体个体应占总数的________。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表达式是________。

4.在试管内合成DNA的实验过程是:先把高能磷酸基团接到4种含14N脱氧核苷酸上,然后加入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最后放入一个带有15N标记的DNA分子,让其复制一次。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得知,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C=G。

这个事实说明,DNA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