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2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2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设计2篇
【1】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
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
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2.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3.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斗挨大血发弹空没
4.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三、细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
理解“当头一棒”。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2.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3.自学第4自然段,小组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五、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六、课外拓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板书设计: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况:危急→更危急→十分危急
白求恩:镇定→坚守阵地→争分夺秒
对工作认真对同志热忱国际主义精神
【2】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
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到了什么?
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
(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桌一起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

(投影)
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
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

齐读。

讨论并交流:白求恩两次答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哪句话最使人感动?为什么?
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8.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11.分角色朗读。

四、展开想象,读读课文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体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2.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3.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存疑探索,延续兴趣
1.总结全文。

2.存疑探索,指导阅读。

师: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为伤员做手术时不幸中毒,以身殉职,毛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国人民向白求恩学习。

你们想了解更多白求恩的事迹吗?老师这
里有几本介绍白求恩事迹的故事书(出示书籍),谁愿意看,下课可以到老师这里借阅。

板书设计: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当时情况怎样做的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敏捷
敌机盘旋炮弹爆炸阵地继续
烧着布帘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