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841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编号:841试题名称:行政管理学(共3页)适用专业:行政管理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题(第1-5题每题4分,共20分)1.序贯决策答:序贯决策即动态决策,它与单项决策不同,要求做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决策。

一般说来,序贯决策有两个特点:①它做出的决策不是一个,而是一串决策,因而又可称为“一揽子决策”;②这一连串决策不是彼此无关的,而是前一项决策直接影响后一项决策,前后项决策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即前一项决策是后一项决策的准备和基础,后一项决策是前一项决策的继续和完成。

这些决策往往是一连串相互关联的决策,前一步与后一步,即前一项决策与后一项决策都伴随着时间先后的动态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它叫做动态决策。

序贯决策是由一系列单项决策构成的,我们可以把序贯决策系列中的每一项具体决策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单项决策,但并不是任何几个单项决策相加都构成序贯决策,只有那些在时间上存在着先后顺序、在内容上存在着逻辑关系的多项单项决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构成我们所说的序贯决策。

2.帕累托分析法答:“帕累托分析法”又叫“ABC重点管理法”或“分类管理法”,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种类繁多、错综复杂的事务或问题进行分析排队,并根据一定的数量标准划分类别,以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一种定量的科学管理技术。

ABC技术引导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问题的管理,同时兼顾其他次要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对管理对象根据其不同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类,以此来确定哪些是管理的重点对象(A类),哪些是管理的一般对象(B类),哪些是管理的次要对象(C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的做法是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把事务或管理对象按照影响因素,或按事务属性,或按所占比重,划分为A、B、C三类,分别给予重点和一般等不同程度的管理,以达到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目的。

习惯用法通常是,把累积百分数由0%一80%的那些因素称为A类因素,是主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80%一90%的为B类,是次要因素;累积百分数在90%一100%的为C类,在这一区域内的因素是最次要因素。

在区分了这些不同的类别之后,再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管理。

ABC管理技术要求对于A类因素给予特别的注意,慎重处理;对于B类因素要比较慎重地处理;对于C类因素则一般处理,以保证重点,掌握关键因素,使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3.大部制答: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Large department system),是指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质是一种政府治理模式。

大部门体制改革应该是政府组织架构调整与政府运行机制再造的统一。

大部门体制是大部门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大部门体系是一种由核心化的行政决策中枢及其办事机构、综合化的政府组成部门、专门化的执行机构三个要素形成的政府组织架构。

大部门体系应采取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4.行政责任答: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属性可作如下理解:(1)应为行政责任与不应为行政责任。

其一,行政责任在性质上是政府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权、开展国家行政活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所承担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有做一定事情的义务,即负有应为行政责任。

其二,行政责任在后果上规定政府及其官员有不超越行政权限、不实施非行政管理、不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表现为政府及其官员有不做一定事情的责任,即负有不应为行政责任。

(2)广义行政责任与狭义行政责任。

从广义上说,行政责任是指政府作为国家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通过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

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里,全体国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国民授权是国家行政权的权源。

因此,政府应当为国民谋利益,并接受国民的监督,从而承担广泛的行政责任,即广义行政责任。

从狭义上说,政府公务人员作为政府的构成主体,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当其违背与其公务身份同时产生的义务和职责时,就必须承担责任即承担狭义行政责任。

狭义行政责任又有两种情况,即法律上的行政责任和普通的行政责任。

前者主要指因触犯法律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其主体恒定属于个人,他人不能为之承担或互换;后者则主要指因具体的工作制度或道德品质而产生的行政责任。

在通常情况下,普通行政责任不涉及法律问题,有时还存在因为公务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连带变化。

所以,普通行政责任常常可以互换承担。

5.柔性授权答:柔性授权,即上级领导者对工作不做具体安排,仅指示出一个大纲或轮廓,下属可以随机应变、因地或因事制宜地处理工作,有比较大的自由。

这种情况要求精明能干的下属。

二、简答题(第1-4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

答:(1)国家政府职能的含义国家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其中,行政职能主要包括包括:维持职能、保卫职能、扶助职能、管制职能、服务职能、发展职能。

(2)国家政府职能的内容①国家与社会的关系:a.精英政治盛行:在消极的意义上则是指所谓精英统治,即社会的极少数人及其组合的集团,实际控制甚至垄断了国家权利,国民实际政治权利因此受到限制、侵害甚至被剥夺。

而在积极意义上可以提高效率,有利于统治,使国家越来越重视民主。

b.公共支出增长:由于公共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而社会对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将逐步提高,从而导致公共产品的扩张,且日益挤占消费结构中私人产品的相对份额。

公共产品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公共支出不断膨胀的原始动力,而公共资本存量与私人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构成了公共支出日益扩大的客观要求。

这样,凭借巨额公共支出及其不断增加,政府相应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影响力,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是支配力。

很多学者提出了民主、公平的理论。

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政府和市场的争论,很多的学者发表了言论,亚当斯密、凯恩斯、费里德曼等都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理论的不足也显现出来。

③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于公平与效率的争论是广泛和持久的。

在这方面,大体上存在“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和“效率与公平平衡论”三类观点。

效率优先论认为,个人权力是效率优先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效率是个人勤奋工作的结果,直接反映个人努力的程度,而勤奋的人理应占有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报酬。

公平优先论认为,只有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即通过政府干预才能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均等。

最后,效率与公平平衡论认为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主张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即以最小的公平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率结果。

(3)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行政功能较之传统行政得到了大大的扩展。

由于享有立法创议权,且获得了广泛的委托权,国家行政机关事实上已经涉足相当多的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检察功能,即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它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认识,同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从发展趋势上说,当代社会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征:首先,发展变化的节奏明显加快,发展变化的内容趋向多元化、丰富化、复杂化;其次,诸种“新”的事物层出不穷,譬如新思想、新观念、新学科、新技术、新行业、新文化、新财富、新需求等等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再次,竞争日趋激烈,并使各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趋向错综复杂。

如前所述,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法律有限、人事无穷”的现象明显增多并造成和激化了传统国家组织体制、领导制度、管理方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

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对现实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并有效解决问题,对未来需要做出前瞻性判断并提前进行战略性规划的力量。

2.简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

答:(1)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含义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是指一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心态的综合性概念、行为和过程。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是这一概念、行为和过程的主体。

在政治和法律的意义上,这种主体地位是以本质的政治合法性即多数国民认同与宪政的合法性即宪法和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基础的。

在公共管理的意义上,这种主体地位则是以合法合理的权力即公共行政权力为基础的。

政府从这种权力地位出发,通过履行特定的职能,实现国家对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

“行政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获得并保持权力,行政官员的职位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这个目标是完成其他目标的先决条件”。

但是,行政权力是典型的国家公共权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