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厂级安全培训基本内容--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一、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概况、企业的性质、安全生产特点及防范措施等企业的基本情况:贺兰县宁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贺兰县暖泉工业区。
公司创建于2005年5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占地面积46394㎡,法人代表陈廷;营业范围蒽油、洗油、轻油、工业萘、煤焦沥青的生产及销售。
公司现有职工136人❖化工生产的特点: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三废多、污染严重,生产流程连续性强等❖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严格,流程复杂,物料加工,输送的物料大多是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生产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又多是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和窒息物的特点,生产的危险性大,因此做好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其特性如下:原料煤焦油需经过一系列的工段进行加工处理,方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期间物料在设备、管道流通的过程中,若某一处发生故障,就会导致全部或局部停车,甚至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故必须要求生产设备、管道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生产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和熟练的生产技术能力,才能确保生产持续、稳定、安全进行。
生产中产生易燃易爆、有毒和窒息性气体❖生产中的原料、中间品、产品存在的CO、CO2、H2S、丙烯、丙烷、CH3OH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如果从设备或管道的薄弱环节泄漏出来,遇明火、静电作用、高温热源就会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甚至死亡等事故。
工艺气体中H2S会严重腐蚀设备管道,生成FeS而脱落,使管道的强度因壁厚减少而降低。
❖由于物料的输送需要动力设备,加之生产工艺流程比较复杂,电气多、线路多、载压设备多,加上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信号、联锁和报警,从而构成了十分复杂的供电系统,各种工艺管道和电缆电线交织成网,布满全厂。
❖综述以上特点,对安全生产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在生产设备、设施、厂房上起保障人员安全的所有附属装置(防护罩、冲淋装置、洗眼器、防尘装置、安全护栏等)、设备安全的所有附属装置(安全阀、限位器、联锁装置、防雷装置)等及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器材、各类呼吸器、救生器、特种防护服等,总称为安全防护设施。
事故发生的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
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
环境的不安定因素。
❖公司常见安全生产事故(1)火灾、爆炸事故:公司潜在的火灾事故分为三类:包括油火灾、电气火灾、气体火灾等。
❖油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物料(轻油、蒽油、煤焦油)泄漏,遇外界火源而导致的或是高温渣油、燃油泄漏直接着火。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分为三种:一是外界火源引燃电缆引起的;二是电力线路短路引发的;三是电流过载导致的。
❖气体火灾发生的原因为液化气、塔顶瓦斯气、锅炉水煤气等泄漏后,遇火源引发火灾或爆炸。
(气体火灾在本公司少见)❖物料泄漏发生火灾爆炸:装置中使用的物料大多是易燃易爆的物料,存储于塔、容器、机泵和换热器中。
一旦泄漏遇明火就可能形成火灾或爆炸。
❖装卸车区及罐区:站台的主要危险为油气泄漏扩散,特别是鹤管装车时,油气从油槽车上部装油孔冒出,大量油气扩散,遇明火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槽车装油,特别是轻质燃油时,有时会因装油流速过快或静电接地不好会发生因静电引起油罐车大火。
如北京某炼油厂在用大鹤管装燃油时,因流速过快产生静电引发了多次油罐大火。
炼油厂也发生过汽车槽车装车台火灾事故。
北方某炼油厂汽柴油装车站在装燃油时,曾因司机身穿容易产生静电衣服,发生了一起静电电引起的大火,因静电起火爆炸的事故还有很多,如瑞科公司1.05事件。
油罐随着收油和付油作业,油的液位都在发生上升和下降,如果油罐液位控制不好、失灵或发生误操作都有可能发生冒顶跑油引发事故的危险。
油罐、易燃易爆物质贮罐一般都有防雷、防静电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由于防雷电设施有缺陷,或地区雷电来势过猛,也会发生由于打雷而引发罐区大火。
广州某石化厂原油罐曾因打雷引发了一场原油罐区大火。
进罐区的油品,要严格控出装置温度,特别是重质油品因粘度大,出装置温度控制较高,一旦温度过高或油罐底部有水,最易发生热油进罐油罐突沸爆炸事故。
汽油中含轻组分超过规定指标,汽油进罐后,轻组分快速气化,也容易发生油气外逸挥发,遇明火爆炸着火。
湖北某炼油厂催化裂解装置在开工时,稳定塔底操作温度太低,出装置汽油带走未分离的液化气,进罐后大量逸出的液化气扩散到罐区马路,正当采样车通过时,引起了空间爆炸,造成2人死亡,5人烧伤。
❖电气系统中的设备及电缆由于其结构及操作等所具有的特性,本身就有火花及闪爆的隐患,再加上它处于火灾、爆炸的危险区域,二者之间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该系统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2)电气事故:❖人身触电事故、设备烧毁事故、电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电击引起的二次人身事故等。
而人身触电事故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气线路或设备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引起的触电也称直接触及带电体;另一种情况是当线路或设备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引起的触电;根据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情况不同又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3)中毒窒息❖生产装置中所用的物料大都有毒,在物料发生大量泄漏时,现场的工人不可避免的要接触这些毒物,就有可能导至中毒事件的发生。
人员在进行容器内作业时由于容器置换不好,有可能因缺氧而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
(4)高处坠落❖装置中的塔、罐、冷换设备及大部分管线均属于高架结构或离地面较高,作业人员在进行巡检、采样、检测及维修、检修等活动时,如未系安全带或操作平台无护拦,孔洞无盖板时,装置区未设置照明夜班作业人员在进行巡检、采样时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5)灼烫❖装置采用蒸汽加热,设备温度较高,作业人员一旦接触可能被烫伤。
使用的蒸汽或高温的物料一旦泄漏喷出也会烫伤在场的作业人员。
因此裸露的高温设备管线必须要保温,操作要严守操作规程,并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化验室使用的碱液等物料对皮肤特别是对眼睛有刺激作用,当作业人员接触此类物质时,就会发生被化学灼伤的情况。
(6)机械伤害❖在生产装置区和泵房内由于转动机械无防护罩、网、安全遮栏等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损坏,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无防护用品等原因,人体接触到转动设备会造成人员伤害。
❖企业的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以及机器本身缺陷、破损等造成的。
常见的因素有:A:不采取安全措施,冒险作业。
B: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被拆除等。
C: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
D: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足。
E:在与机械相关联的不安全场所停留、休息。
F: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进行操作。
G: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
(7)车辆伤害❖公司潜在的车辆伤害事故主要是厂内机动车辆、油罐车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如驾驶员无照驾驶、酒后驾车或超速驾车等。
(8)物体打击❖公司潜在的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检修作业(高处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乱扔工具或将工具未放稳而导致砸伤人。
❖公司各类安全装置的介绍由于厂内有各种特殊设备、设施,需要安全附件,来确保设备运作的安全保障,其中安全泄压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信号装置、报警装置。
防火防爆设施:指防爆泄压装置,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和放空管等。
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十项权利和四项义务:a.十项权利:①合同权:“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注]:《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也是对劳动合同的进一步明确。
②知情权:“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③建议权:“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④批评、检举及控告权(不得报复):“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⑤培训权:“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⑥获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权:“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⑦拒绝危险权(不得报复):“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⑧紧急避险权:“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⑨工伤索赔权:“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⑩工会监督权:“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b.四项义务:①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安全生产法》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依照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这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