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安全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安全学原理
名词解释
1、安全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相关的安全特征以及与社会相关的安全内涵
2、安全观: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大安全观::大有现代和全局观念的意思,是以人为核心的高度综合性的安全
3、安全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安全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的认识和评定
填空题
1、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三大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规守纪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察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其他监管相结合
3、安全的认识阶段:无知——局部——系统——动态
4、事故的预防原则:技术原则和组织管理原则
简答和论述
背诵知识点
1、对安全的理解
【1】概念的理解
1、复杂的动态过程或状态: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技术状态:满足一定安全指标要求的物态
3、理念:人和事物不会遭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
【2】安全的相对性
1)、安全描述的相对性
2)、安全标准的相对性
3)对安全的认识与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安全的基本特征: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潜伏性
1、安全系统(目标)和系统安全(方法)区别与联系
1)、定义
安全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评价、排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对设备、资金、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综合控制,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最佳状态的学科
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系统论。

可靠性理论等手段,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2)、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安全决策和控制
系统安全工程: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评价、危险源控制
3)、侧重点不同
安全系统工程:管理层面
系统安全工程:技术层面
4)、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更符合本质安全的要求。

3、预防事故发生四个层次:
根除、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
隔离、故障安全措施
个人防护
事故应急救援
4、安全方法论
一、本质安全方法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地工艺技术
3、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
4、减少人的失误
5、加强监督
检查
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措施
3、加强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救援)
二、人机匹配法
1、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2、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人机相互匹配
原则:人:适合从事要求智力、听力、视力、综合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工作)
机器:作业环境差、功率大、速度快、重复性及持续性作业等
三、生产安全管理一体化方法(全面安全管理和安全目标管理)
1、全面安全管理内容:全面安全目标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部工作安全管理
2、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1)、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2)、系统的、动态的管
理(安全目标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系统整体安全的最优化、即系统的整体效益)
四、系统方法
系统特征(属性):整体性、阶层性、目的性、相关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五、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研讨法、宣传娱乐法、实验和实习、奖惩教育法、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法
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2、工伤保险、安全生产管理职责3、企业安全健康知识及安全文化4、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六、奖励相结合的经济激励方法
功能:1、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2、提高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挖掘人的内在潜力4、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原则:1、多奖励少惩罚的原则2、奖励和惩罚的超前性原则3、奖励和惩罚实事求是的原则
七、高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
八、风险分析与评估(安全分析与评价)
5、安全文化
定义: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保护身心健康及安全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体系结构: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价值规范文化
功能: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安全行为的规范约束功能、传播辐射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
了解知识点
1、安全科学学科体系:
哲学层次——安全观
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
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
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
2、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科学基础理论
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
安全科学经济规律
3、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工业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职业卫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高科技应用及特殊环境的安全技术
4、对安全本质的分析
安全概念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安全概念的物质性
安全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安全是人与物的统一
安全是状态和过程的统一
5、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
安全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基础
安全的社会属性对其自然属性的制约与指导作用
6、安全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关系:
安全观受世界观所主导
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
安全观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保障
7、事故模式理论
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伤亡事故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相继发生的结果
连锁反应包括的五种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人受伤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释

3、动态变化理论:
4、轨迹交叉理论: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联系的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
8、公共安全文化包括:社区、交通、消防、休闲娱乐、保健
9、安全生产责任的关键是“三要到位”即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10、安全法规的作用:规范(指引、预测、教育评价、强制)、社会(促进经济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