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险人伤理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车险人伤理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万方数据
间等骗赔手段频现;更有部分地区“人伤黄牛”蔚然 成风,“专业”代理索赔,提供包办虚假资料、参与 交警调解、提请法律诉讼等一条龙服务,扩大理赔损 失。据有关统计,全国车险人伤理赔水分超过30%, 对行业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二)赔付标准不一。理赔争议屡现。 车险人伤理赔的现行参考标准为《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以下简称《解释》)及相关《人身保险残疾程度 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等。《解释》虽然在赔偿范围、 项目和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和提高,但仍 存在一些不明确、不具体的规定,导致保险行业与交 警、法院之间对于标准的争议。如医疗费、误丁费、 后续治疗费等常见赔偿项目的争议,有的分歧还很大, 为此引发了部分保险消费者和公众对第三者人伤赔付 标准的质疑。此外,保险行业内部之间也存在标准差 异。在车险人伤理赔中,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赔付标 准存在差异,甚至同一保险公司的不同案件之间也存 在标准不一的现象,引发了不少理赔争议。 (三)涉诉案件增多,风险隐患增大。 由于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保险消费者和事故 受害人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人伤理赔争议的情况越来 越多,理赔诉讼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带来了风险隐患。 一是影响行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人伤理赔诉讼案件 大多起因于赔款争议,而这种争议对保险行业形象的 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二是合法权益受损。基层法院在 审理人伤理赔纠纷案件时,更加注重保护保险消费者 和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导致保险机构的一些合法权益 无法得到保护。 (四)结案周期偏长,理赔效率不高。 由于涉及到人伤因素,车险人伤理赔案件比非人 伤理赔案件的结案周期要长,有的甚至长达几年。据 统计,2010年粤东地区车险人伤理赔案件的平均结案 周期为99天,大大长于非人伤赔案的结案周期。相 关保险消费者特别是交通事故受害人对此产生了“保 险理赔慢”的怨言,损害了保险行业服务形象。 三、车险人伤理赔问题的原因分析 车险人伤理赌案件由于标准不一,导致争议多、 管控难,进而导致理赔周期长、易产生水分等一系列 问题。从粤东地区的情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既有内 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一)保险机构不够重视。 一是认识尚不到位。按照传统车险理赔管理思维 和模式,现行管理模式大多侧重于车辆定损监督和物 损处置。行业普遍对人伤管控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制
on
Financing
Satisfaction Model(FSM)for the SB based
the market structure from the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It establishes and
to
analyzes the FSM by using the data from 1998 to 2009
【6】陆岷峰.对中国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深层思考【C】.南京 大学商学院斯密论坛,2009. 【7】陈敏,饶爱民.民营企业发展的国民待遇问题探析叨.税务 研究,2005,(8).
The
Establishment
Satisfactio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Financing Rate Model for Small Business:During the Period
and 1998—2009
of
Wang Yajion91
(1.Central University
and Xing Lixia2 China;2.ICBC,Beijing,100140 China)
of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100081
Abstract:Financing satisfaction rate is and measures
近年来,车险人伤理赔由于赔付金额大、理赔水 分高、结案周期长、法律纠纷多等原因,逐渐成为保 险理赔的难点和焦点。然而,目前全行业对其中的问 题和危害尚不够重视,因此作者在开展专题调研的基 础上,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 一、车险人伤理赔的主要特点 车险人伤理赔指机动车辆因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 员伤亡,由交强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承担的保险理 赔。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国家对人身伤害 赔偿进一步重视,车险人伤理赔的影响面也日益凸显。 具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社会影响大。 从各个方面来看,车险人伤理赔的社会关注度越 来越高,社会影响日益增大。一是我国交通事故率偏 高。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事故也 随之大幅增加,相关伤亡人数多年居世界首位。据统 计,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万起,造 成6.5万人死亡、25.4万人受伤。二是交强险政策性强。 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伤亡首先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予以 赔付,而交强险作为强制性险种,其本身带有较强的 政策性。三是民众维权意识增强。随着国家对民生越
and mak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Financing
Model for
SB;Macroeconomic Policy;Private Finance;Crowding-out Effect
(责任编辑:张浩;校对:zH)
(1.._上接第65页)目前交通事故人伤鉴定机构良莠 不齐,鉴定标准不统一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 出。同一案例在不同机构的伤残鉴定结果可能大相径 庭,导致赔付标准差异较大。二是“人伤黄牛”在一 定范围存在。粤东部分地市存在从事车险事故咨询及 诉讼代理的“人伤黄牛”,用少量资金买断伤者的赔付, 并通过造假向保险公司申请巨额索赔。三是证明材料 造假时有发生。在人伤理赔过程中,收入证明、虚假 居住证明、虚假诊疗材料造假等情况时有发生,对部 分难以核实的材料保险公司查证往往有心无力。 四、解决车险人伤理赔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外部沟通协调力度。 一是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保险 业与医疗、税务、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建立 定点医院机制、医疗专业审核等制度,在伤者定点医 疗、务工收入核实、伤残等级鉴定等方面开展合作, 降低保险公司核赔成本。二是积极推动司法机关完善 赔偿标准。完善人伤赔偿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规定,制定科学、细化、操作性强的赔偿标准。 (二)完善行业共享交流机制。 一是统一行业赔偿标准。以2011年5月新出台 的国家首个关于残疾种类和等级划分的标准《残疾人 残疾分类和分级》为契机,借助其对残疾等级分类的 细化,对现行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
来越重视,人身伤害赔偿标准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
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 (二)流程环节多。 对于涉及人员伤亡的同一起交通事故,保险公司 采取交强险和商业险“分开立案、统一赔付”的理赔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杨娉(1987一),女,江西人,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汕头监管分局; 尹江鳌(1975一),男,湖南人,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汕头监管分局; 李根(1983一),男,湖南人,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汕头监管分局。
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实际判决时也往往判定保险公司必 须赔偿。 (四)外部多方有失规范。 一是伤残鉴定市场不规范。(下转第16页◆◆)
万方数据
【4】李建军.基于国民账户均衡模型的未观测经济规模测算 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6). 【5】李建军.中国未观测信贷规模的变化:1978~2008年【J]. 金融研究,2010,(4).
on
an
effective index to
objectively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the supporting policy

Small Business(SB).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questionnaire method.this paper develops
车险人伤理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杨娉,尹江鳌,李根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汕头监管分局,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本文阐述了车险人伤理赔案的基本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翔题产生的根源。结合车险人伤理赌的实
际情况以及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如何解决车险人伤理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机动车辆险;车险人伤;理赔管理
度建设滞后。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对于人伤理赔管控缺
乏系统完整的制度、科学规范的流程;对于各个项目
的赔偿标准,没有科学、统一的确定方法,对于部分 项目不同公司认定标准不同,导致理赔争议较大。三 是人才缺口很大。人伤理赔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 岗位人员兼具保险、医疗、法律等知识,并有较强的 沟通协调能力,但目前产险公司人员配备普遍严重不 足,大部分公司仅在二级机构设有人伤核赔岗位,三 级机构大多未设,一线人伤查勘人员缺乏。 (二)人伤理赔技术复杂。 车险人伤理赔是产险公司理赔业务处理过程中技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porting
policy
for the SB.Ba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conclud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ancing Satisfaction Rate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40.63。氛。。赫㈣甑;文献标识码:A,自㈣。。。。。文章编号:1007—9041—2012(01)-删
措施,流程环节较多。一方面,对交强险人伤案件, 首先通过“交强险理赔服务通道”预先垫付抢救费用, 事后再在交强险限额内核赔。另一方面,对商业险人 伤案件,首先区分人伤程度,确定一次性赔偿或进一 步审核定损,并待交强险核赔金额确定后,再在商业 险项下对剩余部分进行赔偿。因此,人伤案件理赔的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三)法律关系复杂。 车险人伤案件处理涉及到三方和两个不同的法律 关系。一方面,被保险人和受害人之间是民事损害侵 权关系,主要受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另一方面, 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是合同关系,主要受合同法、 保险法的约束。法律关系的不同导致被保险人需要支 付给受害人的赔偿与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的赔偿有 可能存在差异,往往容易引起纠纷。 二、车险人伤理赔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车险人伤理赔案件因其自身特点和其他原因,在 实际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业内表现为:理赔水分 高,滋养了“吃保险”的利益团体,给行业健康发展 带来不少危害;对业外体现为:理赔争议大、周期长、 诉讼案件多,影响了被保险人的保险消费感受,给行 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一)赔款快速增加,理赔水分较高。 近年来,车险人伤理赔金额呈持续上涨趋势,占 比快速提升。同时在理赔过程中,“搭车开药”等套 用他人信息骗取赔款、抬高后续治疗费、拉长误工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