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煮漂前处理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酶退浆的浓度:淀粉被断裂的速度
几乎与浴中酶的剂量成正比。
(2)退浆的温度:淀粉酶有中温型(过去
多用中温型)和高温型两类,后者可耐95℃ 的高温,浴中短时间能耐更高温度,可以在1 10℃左右进行几十秒钟快速退浆。但必须避 免温度过高,导致活力的降低,适当地提高温 度目的是加速反应,缩短退浆时间,这时我们 允许酶的活力损失10~20%。
酶高温退浆速度极快.酶用量为0.3~3
克/升.在100~115℃处理15~30秒或85~
95℃处理几分钟,即可完成退浆任务。
3.3 氧化剂退浆
本法适用于所有浆料,特别是PVA。不了解 所上浆料的组成的情况下特别适用。它能使多种浆 料氧化分解成可溶性物质而去除。曾经用过的氧化 剂有:
(1)过氧化氢(H2O2): 在氧化退浆法中,被认为最理想的氧化剂是双 氧水和过硫酸盐。双氧水是30~35%或50% 浓度的液体,它对各种类型牌号的PVA都能
❖ 原布准备: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 印和缝头等工作 。
❖ 1.1检验 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成品的质量和避 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提供纺织厂进一 步改进质量的有关资料。
检验的抽验率,视品种而定。一般品种的抽验率为10%左右;
检验的内容
❖ 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 ❖ 物理指标有长度、幅度、重量、密度和强力
❖ 助剂的其他作用
NaHSO3——防止煮练时纤维素被空气氧化 润湿剂——加快煮练液对织物的润湿和渗透
…
(5) 煮练设备及工艺
①煮布锅煮练
特点:
❖效果最好 ❖绳状、间歇、高温高压 ❖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煮布锅示意图 工艺:
轧精炼液—进布—加盖—蒸汽排空气—关闭气阀—升温升 压—放出废液—淋洗—出锅
❖ 2级
有较长的绒毛
❖ 3级
有一些短绒毛
❖ 4级
有很少短绒毛,较整齐
❖ 5级
布面光洁
3. 退浆
❖ 经纱上浆,对织造而言是有利的,但给印染 加工带来许多困难。
❖ 浆料的存在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 剂和染料与纤维的接触,耗费染化料。并造 成染色印药疵病,影响产品质量。
为此,一般情况下,织物都要进行退浆处理。
分箱原则遵照。
❖ 根据原布每件长度、重量,结合布箱容量, 便于半制品运输。
❖ 卷染色布根据每卷重量或长度要求,结合原 布每件长度、重量,每箱可分为3~5卷。
❖ 为了便于绳状双头加工,分箱数一般为偶数。
1.3 打印
❖ 织物品名、加工类别、批号、箱(卷)号、 长度等,
❖ 印章打在分箱(卷)离布梢10~20厘米处。
(5)退浆浴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使酶的活性降低, 而非离子型润湿剂能与淀粉酶相容。
(6)氧化剂的影响:
氧化还原漂白剂都是对酶的有害物质,不 宜同浴使用。
现在的退浆用酶,多半是细菌a淀粉酶,
从形态上看,有液状的,也有粉状的,可直接用于退 浆浴中。
从退浆浆料上讲,有专用于淀粉的,也有适用于 淀粉和CMC混合浆料退浆的酶(如Bactosol FD), 以 及 淀 粉 和 P V A 混 合 浆 的 退 浆 酶 ( 如 Reactase ACL,为淀粉酶复合物)。
❖这主要是市场的变化,由自买衣料、自己缝制的时代 转向服装经营业者定购面料,整批裁剪制成服装。正是 由于整批裁剪,分片缝合,缝接处的白度、色泽一致, 才能算高档,有轻微色差的列入中低档,明显的色差就 认为是疵品了。
§(1)煮练的目的
去除天然杂质 提高白度 提高吸水性
§ (2)棉上的天然杂质
果胶物质——果胶酸的衍生物 蜡状物质——高级脂肪醇、酯、烃类 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灰分——金属盐 棉子壳——木质素、单宁、纤维素、半纤维素等 色素——有色的有机物质
❖ 纤维通过纺织加工而形成机织物,或纤 维通过纺纱,编织而形成针织物,未经 染整加工的通称为坯布。
❖ 坯布中含的杂质一般有两类:
➢ 一类为天然杂质,如棉花、麻纤维上的 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果胶物质和色素 等;
➢ 另一类为纺织加工中施加的浆料,油剂 和沾染的污物等。
➢ 上述杂质的存在,不但使织物色泽灰白, 手感粗糙,而且吸水性亦差。
1.4 接缝
❖ 染整厂的加工多属连续进行,而布匹下织机后的长 度一般为30~120米左右,因此必须把布匹的头子按 顺序缝接起来,才能适应加工的要求。缝接时应注 意正反面,要求平直、对齐,以防止产生折皱,同 时不能漏缝。
❖ 缝接方式分平缝式、环缝式三种。 ❖ 卷染、印花、轧光、电光等织物必须用环缝,如果
图案。 ❖ 4. 整理 改善织物的外观、手感等服用性能,赋予
织物特殊的功能。
❖ 印染企业对坯布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视。
❖ 从印染企业来说,能否开发名牌产品, 经营是否成功,首要的关键问题是要精 于对坯布原料的选择。
❖ 优质的坯布加上精细的加工,两者相辅 相成,才能打出名牌,才能实现优质, 优价进,优价出。
将退浆后的棉布浸轧烧碱溶液, 置于煮练锅内,加入碱液, 排去空气,碱液加热循环, 煮练完毕,放去废碱液, 排气并及时放水入锅充分水洗。
②绳状汽蒸连续煮练
特点
❖绳状、连续、常压 ❖效率最高
❖ 易产生折痕和擦痕
等。 ❖ 外观疵点的检验项目视品种而定:油污渍、
铁锈、织入杂物或金属物、色纱、折痕、拖 纱、棉结、杂质。
1.2 翻布
为了便于管理,常把同规格同工艺原布划为一 类加以分批、分箱 。
分批原则一般尊照: ❖ 煮布锅煮练品种,一般按煮布锅容量分批。 ❖ 绳状连续练漂品种,一般按堆布池容量分批。 ❖ 平幅连续练漂品种,一般每批10箱。
纺织品的前处理就是去除上述各种杂质以满足用户要求,并为染色、印花、 整理提供合格的半成品。
第三章 纺织品的前处理
❖ 第一节 棉织物的前处理 原布准备、 烧毛、 退浆 煮练 、 漂白 开幅、轧水和烘燥 丝光 发展——短流程处理
❖ 第二节 苎麻纤维脱胶和织物练漂 苎麻织物练漂 苎麻纤维脱胶
亚溴酸钠商品为含有60~80克/升NaBrO2 的碱性溶液,即含有78~104克/升有效溴。 NaBrO2退浆在欧洲使用较普遍,具有不脆损纤 维而退浆尽的优点,我国在六十年代也曾用过,
发现并不像文献报导的那样突出,究其原因,欧
洲用的是马铃薯淀粉,我国则用玉蜀黍淀粉。而 NaBrO2对前者退浆特别有效;亚溴酸钠的退浆 活度与NaClO不同,在不同用量水平时,其总氧
❖ 第三节 羊毛初加工 选毛、 洗毛 炭化
❖ 第四节 丝织物前处理 脱胶、 漂白
❖ 第五节 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前处 理 粘胶织物 合成纤维织物 混纺和交织织物
❖ 第六节 其他织物前处理 绒类织物 色织物 针织物
End
第一节 棉织物的前处理
❖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轧 烘→丝光→(烘干)
在用双氧水退浆时,可中性退浆,若加入碱, 会使PVA凝胶化,因此,碱的加入反而会延缓 浆料的去除。另外.还会使PVA退浆织物形成发 色体而变色,且有刺激性气味形成。
在双氧水中加入硫酸镁,便可提高双氧水对 碱的稳定性,再加入润湿剂和螫合剂,便能进行 涤/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浴法。
(2) 亚溴酸钠(NaBrO2)
化能力总是一个常数。这是由于其氧化机理所决 定的。
在NaBrO2退浆时约28%的NaBrO2是用以与淀 粉反应,约 50 %的NaBrO2与原棉中的杂质反应。 因此,效果比酶退浆好,其优点是白度好;还可减少
漂白时漂白剂的用量。退浆时用织物0.5~1克/公
斤,室温下浸渍后堆置,最后用热碱液洗涤。
退浆
3.1 碱退浆
主要适用于淀粉浆。 此法普遍采用, 它能使淀粉溶胀而脱除,也能够使丙烯酸酯浆料 成为羧酸钠而溶解去除。 碱退浆法对PVA浆料不甚相宜。
❖ 碱退浆法适用于堆置法,时间长、效果并 不理想。但成本低、设备可因陋就简,如添加 渗透剂可加速反应和提高效果。
3.2 酶退浆
❖ 酶是由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产生的生物催 化剂,本身是蛋白质。 ❖ 酶的作用对象具有专一性.例如淀粉酶只 使淀粉水解而不损伤纤维素纤维,这是酶退浆 的独特特点。酶的另一个优点是反应物易于生 化降解。
(3)退浆浴中添加钙质:钙质的稳定作用、 主要是它参与了淀粉酶的交联,增加了它的 三维结构稳定性的结果。
(4)退浆浴的PH值:
在不同PH浴中,酶分子会稍为改 变它的形态和电子模型,在特定的pH 值时,会形成适合于淀粉分子的“活性 部位”,因此,一般的酶适合于pH5~ 7的退浆浴,以发挥最大功能,低于或 超过此最佳值,活性大大降低。
(3)煮练液成分及其作用
❖ 主练剂:烧碱(NaOH) ❖ 辅助用剂:
NaHSO3或Na2SO3 水玻璃(Na2SiO3) 表面活性剂
❖润湿剂 ❖乳化剂 ❖去污剂
其他
❖磷酸三纳 软水剂 ❖…
(4)煮练剂作用
❖ 使杂质由非水溶性转变为水溶性而去除
❖ 将一些杂质破环而去除
果胶物质→果胶酸钠盐 蜡状物质→皂化、乳化 含氮物质→水解 棉子壳 →溶胀、木质素变成木质素磺酸钠 灰分 →部分溶于水,其他用水玻璃吸附
前处理
张晓莉
染整工艺过程
染整加工主要有前处理(练漂)、染色、印花、整理 四个部分。
❖ 1. 前处理(练漂) 除去纺织品上的天然杂质和人为 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渗透能力,使印染成品表 面光洁,色泽均匀,色牢度好。
❖ 2. 染色 赋予织物特定的单一的色泽。 ❖ 3. 印花 在织物上印制特定的多种色彩组成的花纹
2.2 烧毛原理 ❖ 烧毛原理——利用绒毛与布身温度差 ❖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
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 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 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 到既烧去了绒毛,又不使织物损伤的目的。 2.3 烧毛工艺过程 ❖ 刷毛→烧毛→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