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
A. 国家
B. 政府
C. 政党
D. 民众
2.政府出资建养老院属于社会保障中的( C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C. 社会福利
D. 优抚安置
3. 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标志是(B )。
A.纳税人 B. 征税对象 C. 税率 D. 税目
4.能体现量能负税原则的税率是( B )。
A. 比例税率
B. 累进税率
C. 固定税率
D. 浮动税率
5.消费贷款属于( D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6.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是( A )。
A.贷款
B.存款
C.投资
D.发行金融债券
二、名词解释题
1.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2.社会保障:是指政府财政对丧失劳动能力、失业及遇到其他事故发生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3.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职能,或预订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征集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4.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5.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一系列财政方面手段和措施的总称。
6.商业信用:企业之间在出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交付货款形式所提供的信用,也是通常所说的商品赊销或预购的活动。
7.股票:是股份公司给股东证明其投资并凭以领取股息的凭证,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
三、简答题
1.简述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答: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是由若干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于代表供求的指标选择不同而产生了种种理论。
主要有: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影响因素有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和竞争的变动、物价水平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等;西方的利率决定理论,包括古典利率理论、货币供求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等。
2.什么是资源税,征收资源税有什么作用?
答: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促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配置;(2)调节资源极差收入,实现公平竞争;(3)增加财政收入。
3.简述公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要点:公债的偿还是指近期偿还公债本金与支付利息。
偿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次偿还法;(2)购销偿还法;(3)调换偿还法;(4)比例偿还法。
4.马克思是如何论证货币起源的?
答: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入手,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5.什么是信用,它有哪些形式?
答:要点: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主要形式有:(1)商业信用(2)银行信用(3)国家信用(4)消费信用(5)民间信用。
6.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哪些?
答:要点: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主要是指其吸收资金的业务。
它包括: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