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双轨制————————————————————————————————作者: ————————————————————————————————日期:ﻩ公务员工资双轨制改革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我国建立公务员工资双轨制基层公务员不升职也可涨工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
未来实行级别工资以后,可以体现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资历和能力的差别,使基层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提高待遇。
建立这种分析比较制度以后,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有了客观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为何要建双轨制?基层公务员工资低无晋升空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央决定在县以下机关实行双轨制是响应基层公务员需求和顺应现实的选择。
在我国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行政层级中,全国700多万公务人员其中绝大多数在县和乡镇。
但是,县委书记、县长为处级,县发改委主任、县教育局局长等重要职务都是正科级,虽然职务重要任务众多,但是受职级所限,下面的其他成员为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有的为股员。
他们是面向广大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人群,但是按照职务来挂钩工资的话,基层公务员工资非常低,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晋升空间。
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天花板”现象,不仅对他们来说不够公平,也不利于提高其积极性,更不能激励其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到主任科员就等着退休”也是一部分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
如何实行双轨制?工作表现好不升职也能加薪汪玉凯表示,担任领导职务和工资待遇分开两条线来实行,副书记副县长等领导职务和他的工资待遇挂钩之外,收入还将与职级挂钩,如有多少年的资历、工作表现、百姓评价等等考评标准。
“我建议,基层普通公务员如果工作好、工作时间久,拿到的工资不应该比县长低。
”汪玉凯表示。
这是否是整个公务员群体加薪的前奏?对此,汪玉凯表示,基层公务员职务和职级的双轨是解决基层公务员根本性待遇的问题,这与整个公务员系统调薪是不一样的,“当然,后者的改革也正在启动。
”建立“双轨制”让基层公务员有“盼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公务员将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这就意味着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将与职务分离、与职级挂钩,将改变过去当领导才能涨工资的现象,主要解决的是基层公务员薪资偏低的问题。
建立这种职务职级并行的“双轨制”以后,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有了客观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县以下机关行政职务的职位非常有限,多数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之间,就走完了个人的仕途。
而想要提高工资待遇只能靠提升职务这一条渠道,这就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
比如,大多数基层公务员觉得自己升职无望,“干好干坏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无积极性是部分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也无心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执政权威。
而只是守着所谓的“铁饭碗”,拿着可怜的工资,对其家庭生活的改善也并无好处。
不管怎么说,薪酬都是保障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职务与职级并行之后,就可以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提供了积极工作的动力。
从另一方面说,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如果只与职务相关,就会有很多人向往“当官”,这就导致官本位思想越来越严重,同时为了获得利益,会有人不断加入“买官卖官”的行列,形成贪污腐败的现象。
而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之后,只要基层公务员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合乎要求,工资就不断提升,这样的话,大家也不必头破血流地去挤官场的独木桥,这对净化社会风气也是有益无害。
对于打开基层公务员薪酬的提升通道我们予以支持,但与之相应的制度体系也应该出台。
首先要有明确标准,对于怎样算“合乎要求”要有详细的规定,同时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的考评机制,考核既要参考领导的评价,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反映,真正让那些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得到应有的报酬,让那些心存侥幸碌碌无为的蛀虫们付出相应的代价。
要将这一制度用到实处,发挥到极致,不要让这一制度沦陷为权利寻租和利益输送的平台。
延续多年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即将面临一场深层次改革,而受益最多的,将是绝大多数科级以下公务员。
经济观察报近日获悉,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
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说,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据透露,建立比较机制,是要求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以此来作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实施配套改革,则是指要将薪酬改革纳入到整个公务员体制机制改革,甚至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当中。
上述专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了。
"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
最终的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悉,在制定公务员薪酬改革政策的同时,人社部还与中编办、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正在筹划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
其中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目前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改革方案,预计在年内将会正式出台。
调整薪酬结构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经对各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做了调查摸底。
下一步,人社部将制定严格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
在大幅降低津贴补贴在公务员工资占比的同时,也使得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由暗转明。
上述专家说,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出台之后,受益最直接的将是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中西部、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国家将会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的依据是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
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组成。
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
公务员职务高,相应级别就高,基本工资也高。
从国务院总理到乡镇一级政府的科员、办事员,共分27个级别。
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务员工资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现在国内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30%,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
各省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
同一省内不同县市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也差距很大。
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多达32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2006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
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
近两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在中纪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以及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都提到严禁政府官员违规领取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
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
他还曾表示,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将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尹蔚民所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要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现在中央已经批准一些县市,开展公务员"职级并行制"试点。
有关部门也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执行办法,有关专家预计在五年规划期内,中央将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主要是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公务员的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也就是说,即使公务员没有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该专家说,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之后,一些职务不高,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其工资将可能与同层次职务较高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
也就说,一个副科级的公务员可能比科级公务员的工资高,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同样也可能比处长还高。
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县和乡镇层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涨工资呼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
何香久认为,国家应该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其外,在提高公务员职务工资基数同时,要扩大职务之间工资的差距,以此体现不同职务公务员的责任风险和职务贡献。
何香久举例,一个正处级干部,从2006年至今的工资总涨幅约为37.2%,平均年增长4.7%,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74.8%。
与企业职工相比,2006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是21001元,到2013年,这一数字提高至47593元,同比增长了127%,年平均增长15.8%。
核算下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是公务员的3倍多。
但何香久的说法很快招致舆论的强烈反驳。
反对者认为,何香久忽视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数偏低的事实,现在除了一些国企、外企职工的工资较高,民企、私企职工工资普遍偏低。
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工资中,津贴补贴部分,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
公务员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灰色收入。
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
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应该在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前提下,再提公务员涨工资。
据了解,2013年人社部已经就"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做了专题调研。
尹蔚民在2013年年底的人社部工作会议上表示,人社部将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