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研究学部理工学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2012级3班学号xx姓名xx指导教师(签名)海涛2016年01月25日教研室主任(签名)2016年01月25日一、课题的内容和要求:1.了解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不平衡时的特点。
2.研究如何在电力系统事故状态下通过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有效阻止频率降低。
3.研究电力系统频率调整有何意义。
4.了解频率电厂选择有什么原则。
5.设计电力系统频率有功功率自动调节模型。
6.根据模型需求进行材料选择。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1.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方法2.稳态方程以及调频的计算3.虚有差法的相关计算4.电力系统频率有功功率自动调节模型的结构设计5.根据模型设计进行调频稳定的计算三、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自2016年03月09日起,至2016年05月24日止。
四、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1.查阅中、外文资料,熟悉设计内容。
第1周2.任务书,确定研究方向。
第2~3周3.开题报告,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第3~6周4.对电力系统频率有功功率自动调节模型的结构设计。
第7~8周5.初步完成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任务。
第9周6.编写论文,整理稿件并定稿。
第10~11周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段慧明,王亮,何飞跃,地区电网低频减负荷控制系统的初步探讨[J],山西水电能源科学,2005;23(5);30-35;[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323-325;[3]李先彬,电力系统自动化[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235-248;[4]韩祯祥,电力系统自动控制[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14-30;[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DL428-91,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09;[6]周新封,施贵荣,赵刚,华北电网“4.28”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2:60-65[7]黄瑞虎,变电站并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广西大学[8]袁季修,孙光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现状与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9,4:12-15[9]何利铨;邱国跃.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控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何利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控制[M].[10]韩肖清,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与调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1]蔡邠,电力系统频率,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2]杨冠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13]季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14]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附件2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号1238170306学生姓名黎朗均学部理工学部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2级3班指导教师海涛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研究本课题背景我国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系统频率偏差超出±0.2Hz(300万kW以下系统10.5Hz)延续1h以上,或±1Hz延续15min以上,为电力系统事故。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是保证电能质量的重要措施。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时有功功率处于平衡状态,即系统内所有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总和与系统内所有负荷消耗(包括网损)的有功功率总和是相等的,全系统有统一的频率。
但电力系统中的负荷是经常变化的,受工厂的作息时间、人民的生活规律和气象条件变化等影响,具有随机的特点,而且一处的负荷变化,将导致全系统的频率变化,使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扩影响电能质量,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不平衡时,必然造成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有功功率缺额将造成系统频率下降。
在电力系统事故状态下,通过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阻止频率降低;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负荷变化将引起有功功率不平衡,导致频率偏离额定值因此,需要使发出的有功功率随时跟踪负荷的变化,自动对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进行调整,时刻保持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维持频率在额定值水平。
很显然,人工调节是无法满足系统运行要求的,必须实现自动调节。
另外,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与系统经济运行关系密切。
在满足频率质量的条件下,应使发电成本最小,按经济原则在发电厂和发电机组间分配有功负荷。
实际上,在电力系统频率自动调节中,必然要考虑系统的经济运行,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因此频率和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是系统经济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内容:了解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不平衡时的特点,研究如何在电力系统事故状态下通过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有效阻止频率降低,研究电力系统频率调整有何意义,设计电力系统频率有功功率自动调节模型,根据模型需求进行材料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一)研究方法熟悉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的相关内容及其调节方式,上网和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借鉴有关内容和结合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思考,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完善毕业设计内容。
(二)步骤1.查阅中、外文资料,熟悉设计内容。
2.任务书,确定研究方向。
3.开题报告,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4.对太阳能供电系统与半导体制冷系统进行设计。
5.计算可行性。
第9周6.编写论文,整理稿件并定稿。
(三)措施1.图书馆2.上网3.指导老师5.同学互相帮助6.时刻对自己有信心参考文献:[1]段慧明,王亮,何飞跃,地区电网低频减负荷控制系统的初步探讨[J],山西水电能源科学,2005;23(5);30-35;[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323-325;[3]李先彬,电力系统自动化[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235-248;[4]韩祯祥,电力系统自动控制[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14-30;[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DL428-91,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09;[6]周新封,施贵荣,赵刚,华北电网“4.28”事故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12:60-65[7]黄瑞虎,变电站并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广西大学[8]袁季修,孙光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现状与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9,4:12-15[9]何利铨;邱国跃.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控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何利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控制[M].[10]韩肖清,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与调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1]蔡邠,电力系统频率,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12]杨冠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13]季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14]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1985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指导教师签名:2015年03月12日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教研室主任签名:2015年03月12日附件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学部:专业年级姓名周次工作情况记录指导教师签字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学部:专业:年级姓名周次工作情况记录指导教师签字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注:第一周统一为开始做论文的第一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阅表(理、工科类,指导教师用)得分:88题目太阳能车载空调学部电气信息学部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学生姓名徐斌评分项目分值得分备注工作表现20%1、学习态度762、科学实践、调研763、题目工作量65能力水平50%4、查阅文献资料875、综合运用知识能力876、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877、计算能力558、外文运用能力879、计算机应用能力5510、分析能力88成果质量30%11、绘图质量1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撰写水平181613、设计(论文)效果129指导教师评语对待毕业设计认真负责,虚心好学,能遵守纪律,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时、独立地完成各项工作。
通过文献查阅与实践,较好地掌握太阳能充电与半导体制冷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计算对比出汽车所需制冷量,对材料进行真实选型,对计算出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正确性的分析阐述。
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除全部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较多的自选资料,并按要求按时完成论文摘要翻译,英文基础好,译文较为准确。
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理论分析与计算分析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创新创造能力、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对研究的问题能较深刻分析、有独到之处。
有一定成果,反映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论文结构严谨,有逻辑性。
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描述与论文有关的各种问题。
学习态度认真,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
指导教师签名:是否可以进入答辩环节:可以2015年05月22日注:如属于论文形式,无设计图纸的,将评分项目的第11项分值加到12项中。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理、工科类,评阅人用)得分:88题目太阳能车载空调指导教师海涛学部电气信息学部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1级3班学生姓名徐斌评分项目分值得分备注选题质量20%1、专业培养目标552、题目结合实际程度553、选题554、题目工作量54能力水平40%5、查阅文献资料546、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107、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558、计算能力559、外文运用能力5510、计算机应用能力5411、分析能力55成果质量40%12、绘图质量13、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撰写水平201614、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规范化程度8615、设计(论文)效果129评阅人评语论文选题结合有关专业的相关知识,扩展了对性能源的研究,以及学习有关绿色环保的新技术,顺应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论文题目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有一定帮助。
论文题目工作量合适。
进行了认真的实际选材计算,可行性实用性都较高。
较好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并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工作结果正确。
由英文文摘和所翻译的文献来看,英文水平尚可。
计算机应用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