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味的作用与方法(1)

调味的作用与方法(1)

调味是烹饪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古代对菜肴的调味已十分讲究。

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本味》篇就对饮食调味作了叙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对制盐、制酱、制醋、制豆豉、制酱制品、腌鱼及腌肉等技术,都作了具体介绍,仅制酱一项,从荤到素就记述了10多种,而制醋又介绍了21种。

可见古人把调味放在烹饪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调味在潮州菜中不单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潮州菜之所以能饮誉海内外,其中原料、精巧的烹制技艺,固然是十分重要,而调味也处于同等的地位。

潮州菜的清淡甘和鲜美,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厨师调味的功夫。

调味就是根据主、辅料的特点和菜肴的需求,在整个烹制过程的必要环节上,恰当而适量地配以必须的调味料,使菜肴产生令人喜爱的特殊美味。

一、调味的作用
1、去腥解腻
有些原料带有腥味、膻味或其他异味,有些原料较为肥腻,都必须通过调味,除去或减少制出菜肴的腥与腻等。

如鱼有腥味,故生炊鱼,一般应放上姜丝、葱、芹菜及红辣椒,除去腥味。

羊肉有较重的膻味,“红炖羊肉”便用葱、姜、甘草、桂皮、绍酒等味料调味,还配“南姜醋”酱碟,以去其膻味。

以猪肉类为主料的菜肴,容易因肥腻而使人厌食,常用胡椒粉、麻油、香菜、椒末与酒等调味,有的还配酸甜酱碟,或再用酸黄瓜、菠萝片、柑片之类围边,给顾客佐食去腻。

2、提鲜佐味
有的菜肴原料营养价值高,但本身并没有什么滋味,除用一些配料之外,主要靠调味料调味,使之成为美味佳肴。

如鱼翅是名贵原料,但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美味,甚至还带有腥味,没有调味料是不能烹成佳肴的。

“红炖鱼翅”就用了绍酒、精盐、酱油、生葱、生姜、香菜、麻油、胡椒粉、上汤、二汤、浙醋、味精、红豉油等10多种调味料,使之成为高级筵席上鲜味浓郁的高档名菜。

再如海参、豆腐、竹笙、蛤士蟆等原料本身都没有或缺乏滋味,都需要味料协助提鲜和使之产生美味。

3、辅料定味
调味能帮助某种原料,形成特有的滋味。

同一种原料,可以烹制成几种以至10几种滋味不同的菜肴,主要是调味的作用。

如燕窝若加入咸味味料之后,可制成“咸三丝官燕”、“菜胆燕”等;若改放冰糖、清水,则制成的是“冰花甜燕”。

咸甜两样,滋味大不相同。

即使原料本身已非常鲜,通过调味也可使之变化无穷。

如猪肉,加南乳、南乳汁、白糖、姜、葱、酱油、蒜末可烹制为肉烂香滑、具南乳香味的“南乳扣肉”;加上汤、笋花、红辣椒、葱、绍酒、香菇等,可制成味道浓香的“角玉肉”;加白醋、白糖、葱、辣椒、姜米、绍酒、酱油等,可制成酥香美味的“酸甜咕噜肉”等等。

多宝娱乐 编辑:scmdehf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