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
F =甲
1
1N
S
F =
乙 2 2N
2
S
丙
3
2N
11.1《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物理适
应学生八年级学生
1、什么叫做功?。
单位是?
2、找出带“功”字的词语。
3、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
(二)课堂导学
一、学习目标:
11.1功
一、合作学习:
1、分析课本P63 想想议议物体做功的实例:在什么力作用下,
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
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
下没有做功;
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推导和总结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没有
做功的三种类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重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公式和单位。
难点:1、运用公式W=FS 计算机械功;
2、没有做功的三种类型。
三、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2、做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3、讨论物体做功的三种情况并能举例
(2))有距离无力;
(3)力和距离相互垂直。
4、功的计算:
(1)对图进行分析:
小结:可见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
大,做的功越多。
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2)功的计算公式:W=Fs
2
(3)功的单位:N·m,也叫焦耳,简称焦(J), 1J=1N·m
物理意义: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1 米所做的功为1 焦耳。
二、、反馈训练:
1、请你判断在以下实例所示的情景中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a) 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山东姑娘唐功红,在奥运会中获得一枚举重金牌,她的举重过程分为两个过程:第一阶段,她抓起杠铃把它举过了头顶;第二阶段,她举着杠铃在空中稳稳停了
3s。
则她在第一阶段做功,在第二阶段做功。
(填“有”或“没有”)
2、放在水平面上重150N 的小车,在10N 水平拉力下,沿拉力的方向匀速前进了
20 米,在此过程中()
A.拉力做功200J
B.重力做功3000J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150N
D.重力做功为3200J
(三)课堂达标
1、1J=1N·m,就是()。
A.把质量为1kg 的物体移动1m 所做的功;
B.把重为1N 的物体移动1m 所做的功;
C.在1N 的力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m 所做的功;
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为1N,动力臂是1m。
2、重力为1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移动 1 m,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与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为3N,试问拉力在此两种情形下所做功的大小关系:()
A.在光滑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B.在粗糙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C.两种情况所做功的相同
D.无法判断
3、用20N 的水平力将5N 的球沿地面滚出,球滚10m 停下,滚动过程中推力
做功()
A.150J
B.200J
C.50J
D.0J
4、起重机的钢绳将5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6m 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m,钢绳
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J, 重力做的功为J。
5、质量为40kg 的物体受到100N 的水平拉力,移动了50cm。
求:(1)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2)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