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滨海大道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滨海大道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4)1、滨海大道主线本标段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 (5)2、相交道路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 (7)3、道路横坡 (7)4、路基填挖高度 (7)5、路基填料要求 (8)6、路基填筑 (8)7、挖方路基 (8)8、填挖交界过渡段 (8)9、路基处理 (9)10、浅层换填处理 (9)11、技术标准 (9)12、工程地质条件 (11)三、施工准备工作 (13)1、施工总平面布置 (13)2、项目部机构设置及人员准备情况 (16)3、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17)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8)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19)1、路基施工 (19)1.2、路基填筑 (23)2、软基处理 (32)3、边坡防护工程 (36)4、道路排水工程 (45)5、基本要求 (46)6、施工注意事项 (48)五.路面工程 (49)1、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49)2、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 (52)3、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施工 (55)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58)5、沥青砼路面施工 (63)六、质量保证措施 (74)1、质量保证体系 (74)2、质量保证措施 (75)七、工期保证措施 (77)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83)1、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83)2、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84)3、安全管理制度 (85)4、安全保证措施 (87)九、交通疏导措施 (90)1、围挡施工 (91)2、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91)3、围挡施工大样图 (93)4、注意事项 (94)十、埋地管线查探和保护措施 (94)1、埋地管线查探 (94)2、原有管线保护方法和措施 (96)3、建筑物保护方法和措施 (97)十一、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98)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DG09015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所使用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1 -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JTG-2000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水泥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51-93) 。

3、甲方针对本工程的相关要求。

4、施工现场勘察获得的资料。

5、我公司现有技术水平、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情况。

6、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路线位于虎门镇新湾片区境内,本标段路线起点在上南路以南约170m 处,与设计第三标段设计终点(桩号K7+763.605 )相接,开始利用连升路进行拓宽改造,直至设计终点信义路。

现状连升路为双向六车道主道+ 双向四车道辅道的城市主干道,设计将其拓宽为双向八车道主道+ 双向四车道辅道,富民路跨线桥段,由于受现状富民路跨线桥宽度限制以及沿海高速在建立交限制,主道保留双向六车道,将辅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

滨海大道富民交叉路口受两侧建筑物限制,道路红线宽度较窄。

道路主线上跨富民路,辅道适当并入桥下节约空间,并与富民路平交,为渠化灯控平交路口。

K8+900 附近为滨海大道沿海高速立交,该立交为沿海高速建设范围,目前正处于施工阶段。

线路往南与现状沙长路交叉,设计采用信号灯控平交路口。

滨海大道南行至K10+410 处与新安路交叉,设计采用信号灯控丁字形平交路口。

设计终点处与信义路丁字交叉,采用信号灯控平交路口。

本标段设计起点桩号为K7+763.605 ,坐标为X-521533.818 Y-368359.183 ;设计终点桩号为K12+240.284 ,坐标为X-517311.506 Y-369103.408 。

本标段主线全长4476.679m ,共设12 个交点,圆曲线半径最小值为400m 、最大值为3800m 。

圆曲线半径400m 段为现状富民高架桥,已设置超本标段道路两侧均设置了辅道,东侧辅道路线全长4404.294m ,共设19 个交点,圆曲线半径最小值150m (单坡段,不设超高)、最大值为3776m 。

西侧辅道路线全长4321.427m ,共设11 个交点,圆曲线半径最小值为250m 、最大值为8024m 。

本标段共设11 个主辅出入口,均采用平行式单车道,出口减速车道长度为70m ,渐变段长度为50m ;入口加速车道长度为120m ,渐变段长度为50m 。

本标段道路主线利用现状连升南路进行拓宽改造,纵断设计保持现状道路纵断面不变,其高程最高点为17.357m ,位于沿海高速公路立交进出口附近,高程最低点为3.272m ,位于进港一路附近。

主线纵断设计起点与第三标段设计终点高程相接,终点与现状信义路相接。

全线共设置11 个坡段,最大纵坡为2.9% ,最小纵坡0.15% ,最小坡长为210m ,最小曲线半径为R{凸}= 3500m、R{凹}= 2500 ,最小竖曲线长度为58.171m 。

本标段道路东侧辅道全线共设置25 个坡段、最大纵坡为5.0% 、最小纵坡0.3%、最小坡长为110m、最小曲线半径为R{凸}= 500m、R{凹}=6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为37.5m。

本标段道路西侧辅道全线共设置22 个坡段、最大纵坡为3.525% 、最小纵坡0.3%、最小坡长为110m、最小曲线半径为R{凸}= 1000m、R{凹}= 1500m、最小竖曲线长度为36.029m。

1 、滨海大道主线本标段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1.1、K7+763.605~K8+120 路段横断面:3.0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8.0m 辅道+5.0m 主辅分隔带+15.0m 主车道+8.0m 中央分隔带+15.0m 主车道+5.0m 主辅分隔带+11.5m 辅道+2.5m 绿化带+2.5m 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83.5m 。

1.2、K8+120~K8+240 路段横断面:3.0m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2.5m 绿化带+15.0m 辅道+13.0m 现状高架桥+13.0m 现状高架桥+15.0m 辅道+2.5m 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73.0m 。

1.3、K8+240~K8+710 路段横断面:5.0m 人行道+7.0m 辅道+13.0m 现状高架桥+7.0m 辅道+13.0m 现状高架桥+8.0m 辅道+3.5m 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39.0m 。

1.4、K8+710~K8+920 路段横断面:3.0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2.5m 绿化带+15.0m 辅道+5.0m~58.0m 主辅分隔带+11.5m 主车道+2.0m~8.0m 中央分隔带+11.5m 主车道+1.0m~5.0m 主辅分隔带+8.0m辅道+2.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70.0m~133.0m 。

1.5、K9+040~10+660 路段横断面:3.0m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3.0m 绿化带+7.5m 辅道+5.0m 主辅分隔带+15.0m 主车道+8.0m 中央分隔带+15.0m 主车道+5.0m 主辅分隔带+8.0m 辅道+2.5m 绿化带+2.5m 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80.0m 。

1.6、K10+660~K12+240.284 路段横断面:3.0m 人行道+2.5m 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8.0m辅道+5.0m主辅分隔带+15.0m主车道+8.0m 中央分隔带+15.0m 主车道+5.0m 主辅分隔带+8.0m 辅道+2.5m 绿化带+2.5m 非机动车道+3.0m人行道(含树池),路幅总宽为80.0m 。

2 、相交道路道路横断面布置如下:2.1 、富民路道路标横断面:5.0m 人行道+12.5m 机动车道+12.5m 机动车道+5.0m 人行道,路幅总宽为35.0m 。

2.2、沙长路道路标横断面:8.0m人行道+12.0m 机动车道+2.0m中央分隔带+12.0m 机动车道+8.0m 人行道,路幅总宽为42.0m 。

2.3、新安路道路标横断面:5.5m人行道+12.0m 机动车道+5.0m中央分隔带+12.0m机动车道+5.5m人行道,路幅总宽为40.0m。

2.4信义路道路标横断面:4.5m人行道+8.0m机动车道+8.0m机动车道+4.5m 人行道,路幅总宽为25.0m 。

3、道路横坡为利用现状道路,本标段滨海大道主线、辅道及匝道机动车道道路横坡采用1.5% ,富民路、沙长路、新安路、信义路机动车道道路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路拱除了富民路、信义路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式外,其余道路均采用直线形式。

路基工程设计4、路基填挖高度本工程沿线地貌属珠江冲积平原,路基填土高度除了要满足道路沿线片区防洪、排洪的要求外,还应考虑到地下水位对路基的影响。

本标段部分路基填挖高度在于0〜28m。

5、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填料应因地制宜,并宜选用有一定级配的砂、砾类土等粗粒土。

当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采用土石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槽底面以下80cm 以内的粗粒料的容许最大粒径为10cm ,80cm 以下容许最大粒径为15cm 。

6、路基填筑路基填筑前应做好平整场地工作,并先挖除地表杂填土、耕植土、垃圾土、植被等。

路基填筑应分层均匀碾压,根据压实机具功率,分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30cm,压实宽度应每侧宽出路床20~50cm 。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及强度应满足下表要求,确保机动车道的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35MPa 。

零填及挖方路段,应先将表面压实,使之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后再修筑路面。

填方路基:本标段道路填方路堤边坡高度均小少8m ,边坡采用一级边坡,坡率采用1:1.5,7、挖方路基本标段道路挖方路堑边坡除了K7+790 〜K8+160 段、K8+890 〜K8+980 段、K11+620 〜K11+700 段西侧高边坡外,边坡高度均小少8m ,边坡采用一级边坡,坡率采用1:1 。

8、填挖交界过渡段填挖交界过渡段分纵向和横向,为减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路面整体稳定和强度,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 1 :5 时,路基底部应挖成宽不小于2.0m 的台阶,台阶设4% 向内倾斜的坡度。

9、路基处理本标段涉及软基处理对象的主要有现状道路拓宽段基础处理、鱼塘处理等;采用处理方法为:9.1、针对浅层素填土、杂填土、垃圾土耕植土等且无深层淤泥软土的一般路基段采用换填中粗砂1m 进行处理,中粗砂上分层回填路基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