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就如何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这一问题,浅谈一下个人观点:众所周知,产品质量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其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凡是把质量管理放在优先地位的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时间、赢得效益,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反之,就会失去一切,最终被市场淘汰,因此,把质量提升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厂至今已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现已基本稳定基础,不过我们始终要求领导和员工要上下一心,时刻牢记着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树立产品质量全员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现场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每位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使其渗透每个环节,同时制定和完善岗位的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关的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奖励的重要依据。
首先我们应把好第一关,做好材料入厂的控制。
合格的材料是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前提基础,材料标准是检验材料质量合格与否的准绳,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就要求材料质量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验,都必须按照材料标准及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对于需要进购的材料,要严格按照材料标准选择质量好、服务好而又信誉佳的供应商。
把好材料入厂必须做到有专人检验,按批次使用,对供应商要了如指掌,及时掌握供应商材料质量变化的情况,同时做好对供应商的回访工作。
其次,我们要明白提高产品质量关键在人,因为压力容器是一种要求安全性能、操作工艺较高的行业,企业要认识到工人必须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质量意识,产品才会有好的质量保证。
所以,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具体的培训计划和详细的制造工序卡,并将制造过程工序的顺序归类,把归类好的制造过程卡发放在相应的班组手中,由生产管理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对关键工序的知识及操作要点要进行反复的宣传,让制造过程真正渗透到每个员工中,让每个员工熟练掌握每个过程的细节知识,使每个员工都能掌握好制造过程的操作规程,这样有便于整个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尽量减少实际工作中人为的质量问题。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完工后,班组长应将每道工序的过程卡或几道工序归类的过程卡填写好后(如是焊工班就包含焊工的施焊记录一起),以报检单的形式提交到质检部,质检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报检,经质检人员报检且复检合格确认后在过程卡上签字方为有效过程卡,生产部凭有效过程卡或经质检部签字的报检单开出详细项目内容的结账单,经生产和质检部签字方可结账,这是一个严格执行必须控制的手段。
同时企业的管理要随时监督产品的生产过程,要跟踪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是否报检确认合格,对没有进行报检确认的环节严令禁止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如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错误问题要及时拿出处理办法并集中讨论学习和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同时要追究生产主管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为生产主管是直接安排和指导生产全过程首先责任人,他应该更懂
得产品质量的利害关系,应该有更高的质量观念意识,他在生产过程中也更有权威性,毕竟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做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在现实生产中,当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相冲突时,为了保证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往往有很多生产管理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睁只眼,闭只眼,蒙混过关,或忽悠质检人员或以权势压人,让产品带着质量问题进入到下道工序,我想企业应该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以免这样的行为终究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严重损失。
再者,企业质检要随时进行巡检,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质量控制的检验标准和要求,对在生产过程发现不符合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向生产及技术部门提出反馈意见。
企业质检部人员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学习各种规范,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积极为企业质量提升贡献自己能及之力,切实保证检验机构依照产品标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总之,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但又必须手段与教育结合,主要在于企业每个员工对质量的认识和心态,产品质量的提升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努力,要多观察、勤思考,主动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质量意识,让质量在我们每一个员工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必然的良好习惯。
质检部:魏远辉
现代压力容器公司
20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