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因王叔文关系,被贬为永州作司马。
在永州近十年,写了不少文章。
我们过去曾读过的《小石潭记》就是当时写的《永州八记》之一。
今天学的《捕蛇者说》一文也是那一时期所写的。
柳宗元受到排挤,贬居永州,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困苦的生活经历和黑暗的社会现状,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有所同情。
这篇《捕蛇者说》就是通过记述一个捕蛇者的悲惨生活,突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个中心思想。
关于“说”“说”是一种文体,主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本文是通过记事来说理,即通过对“捕蛇者”蒋氏的遭遇的述说说明“赋敛之毒”这个中心。
本文以记叙为主,结合适当议论、抒情。
开头由蛇毒写到捕蛇,引出捕蛇者,然后详记捕蛇者的话,最后推出结论,提出题意。
文章前两部分是记叙,后一部分的议论则是前面记叙的必然归结。
学习本文,默读课文的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默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概貌。
思考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异蛇”之毒?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当时的世上还有比毒蛇更毒的东西,使读者产生了急切读下去的愿望。
这一段重在写“毒蛇”之异,从三个方面加以描绘:一是颜色之异,二是毒性之异,三是用途之异。
注意首句的省略句“触草木,尽死”,“尽死”前省去的主语应是“草木”,其余皆省去“毒蛇”。
小结:写“异蛇”剧毒,而“永之人争奔走焉”。
2、蒋氏的自述反映了什么?文章在这一段着重写什么?如果说第1段是概述,从第2段开始便转入到具体的描述。
引出了主人公“捕蛇者”一—蒋氏。
先写蒋氏三代捕蛇之“利”,继而写捕蛇之“害”——“吾祖”、“吾父”、“吾” 三代有的“死于是”,有的“几死者数矣”。
一个“且曰”,将写“利”转为写“害”,再写蒋氏的神情“貌若甚戚” ,极其生动地写出了“捕蛇” 并非好事,“争奔走焉”实属无奈,字里行间,深含悲苦。
“利”与“害”关系,跌宕有致。
3、作者是怎样描写蒋氏“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的?文章通过对“捕蛇”、“赋敛”之间“利”与“害”的一系列对比,说明了“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作者是怎样写捕蛇之“利”来反衬赋敛之毒,试分析是怎样进行对比的?①六十年的变迁厂非死则徙尔“乡邻”与“蒋氏”之比T「以捕蛇独存②悍吏来乡逼税厂哗然而骇“乡邻”与“蒋氏”之比TT也然而卧③平时的生活厂旦旦有是哉“乡邻”与“蒋氏”之比T「其余,则熙熙而乐5、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看看下面哪个句子是本文的主题。
苛政猛于虎也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是本文的主题,即作者的观点。
苛政猛于虎也”是作者用来论证论点的一个论据,虽说与本文中心意思有关,但结合课文内容来看,它不是本文的主题。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本文的写作意图,不是论点,也不是主题。
深入探求:捕蛇者说》一文引孔子的话“苛政猛于虎也”作结,说明柳宗元和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上有何相通或相悖之处?说明他们“反暴政”的思想是相通的,柳宗元揭露暴政的毒害更深刻。
捕蛇者说》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句话反映了柳宗元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反映柳宗元不仅对人民所遭受的灾难深表同情,而且希望能促成“暴政”有所改革。
积累:关于下列句中的“是”字的用法。
关于下列语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2、吾祖死于 是 代词,代捕蛇这件事)吾尝疑乎 是代词,代“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赋敛之毒有甚 是 蛇者乎? 指示代词,这种)自吾氏三世居 是乡指示代词,这个,代“永州之野”)太医以王命聚 之 代蛇) 问之 代蒋氏) 言之 代情况) 余悲 之代他的境遇) 君将哀而生 之 乎代蒋氏自己)代蛇)谨食之捕蛇者说》测试1 .选出注音不正确的一项()A.视其缶(f cu)曩(n ang) 殚(dm)其地之出B.弛(ch 1)然顿踣(b o)生日蹙(c u)C.啮(ni e)人挛腕(lu dn w an) 痿(1 ou)D.隳(hu 1)突恂(xtn)恂而起而骇(hci )者2•“永州之野产异蛇”中用“异”,不用“毒”,理解正确的一项()A.用“异”说明此蛇格外毒E.用“异”说明与其他蛇都不相同C.用“异”暗中伏下一个“毒”字,但比“毒”的含义更丰富D.用“异”说明蛇是永州特产3.选出诵读下面句子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乡邻之生/日蹙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D.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指的是____________ 的一种文体,跟在某种程度上相似。
“说”的内容,般是作者对某个社会性问题________________ 从而说明一个道理。
A.现代当代散文感情反发B.古代现代散文抒情言志C.古代现代杂文见解和议论D.当代当代杂文说明和解释5、此例句中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A.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恒都。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C.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参考答案1.D解析:D.隳(hu 1)突2.C解析:“异”字比“毒”字含义更丰富。
3. B解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般来说,应该依据句子的内部结构来掌握句中的朗读停顿。
因此,正确理解句意是恰当的划分句中停顿的前提。
很明显B项中的“诗赋”是一个词语,中间不应停顿。
4.C5.D解析:例句是对偶的修辞方法,只有D项是对偶。
中考解析1、根据提示或要求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文言语句的理解、默写【分析】:本题难度较大。
不但要能熟练背诵课文,而且还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缺一不可。
答案为:苛政猛于虎也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句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考点】:读好停顿【分析】:“永州之野产异蛇”中主语是“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谓语,所以正确的停顿应是“永州之野/产异蛇”答案为:A项。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可陛下。
B河曲智叟亡(w eng)以应。
C复立楚国之社稷(j 1)。
D更(g e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考点】:字音;拼音规则【分析】:B项中的“亡”是通假字,同“无”,所以应该读的读音应该是w『’;C项中的“稷”“ j i ”,四声;D项中的“更”的含义是“更换”,应该读一声。
答案为:A项。
柳宗元文学成就1、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天说》、《封建论》为代表作。
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2、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评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三戒》、《传》等篇。
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
3、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等。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亦似小说。
如《宋清传》。
4、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
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
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
5、骚赋:独具特色。
《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
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
《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
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
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
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
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
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名《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