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本上岸全国重点马院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二本上岸全国重点马院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二本上岸全国重点马院首都师范大学考研经验分享By:空蛹出蝶一、基本情况1、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鲁西北某二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考研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非跨考。

2、学校的基本情况2019年7月30日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包括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

在第四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排名中,首都师范大学评选结果A-。

在北京的五所A里面,首师是唯一一所双非(其他四个是清北人师)。

所以首师马院实力非常强。

二、常被学弟学妹们问到的问题1、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复习?大家都听过“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每个月都会有人问“我现在开始复习晚吗?”,甚至到十月还会有人问。

当下就是最好的开始时间。

好好利用每一个月、每一周、每一天,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学习,切忌自我感动、自欺欺人。

我2019年的寒假开始学英语,买了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倍速2.0看了两遍配套视频课。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不喜欢生硬背单词的人,那么我强烈安利这个单词课。

朱伟老师发音比较标准,上课风趣幽默,还有大量扩充词汇,在真题句子中背单词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我四六级都是一次过的,一直从寒假到考试都在学英语,所以英语学的还算扎实。

专业课是四月开始学,9月才开始背第一遍(血的教训,千万不要拖延!否则后面压力很大。

学弟学妹7月就要开始背书,最晚不要超过8月)。

政治7月开始。

2、如何选择专业课?我和本科同院研友基本上都是选马原理/思政/马中化,这三个专业的初试参考书一样,都是2018版马原理和毛中特两本课本,考试代码754+819。

3、是否歧视本科出身/跨考/二战?不。

不。

不。

我研友就有一个二本+跨考+二战成功上岸的,每年都有很多这种情况上岸,所以不存在歧视。

4、报考人多吗?报录比是多少?首师不公布一志愿报考人数、一志愿上线人数,也不公布报录比。

按考生编号公布一志愿复试名单,按学院公布拟录取名单。

你们要重点关注9月公布的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和3月公布的复试方案(复试比例)。

在评为重点马院之后报考的人数肯定会变多,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马理论也不再像五年前那样冷门,近两年马理论已经爆了,由于不考数学不考法律,很多二战+跨考生都选择马理论。

特别是每年考研人数暴增,2021考研突破400w并不遥远。

今年马理论400+比比皆是,很多350没学上,甚至370高分要调剂。

所以学弟学妹初试一定要使劲考高分,尽量避免调剂(调剂真的十分辛苦)。

5、本科成绩重要吗?四六级呢?本科成绩不重要,首师复试不看本科成绩单。

六级没过也没事儿(很多人12月考前去考六级,学了考研英语,通过六级会轻松很多)。

四级的话应该是大部分学校的毕业要求。

其实只要初试分够高,这些都不是问题。

三、详细复习经验1、英语分值:100分题型:完形填空10分(20个,0.5分/个)+阅读40分(4篇阅读20题,2分/个)+翻译10分(一篇文章随机5个句子,2分/个)+新题型10分(一篇文章5个题,2分/个)+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学弟学妹务必重视英语!学弟学妹务必重视英语!学弟学妹务必重视英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学长2019考研由于英语差1分,从211调剂到b区双非。

我朋友公共课115分,如果公共课再多考20分,她就有学上了。

还有一个同学英语也是差1分,千辛万苦调剂半个月最后决定放弃,一年的努力就没了。

我的英语和政治是完全自学,没(钱)报任何班,网课也都是(没钱)白嫖。

(1)单词。

时间:寒假一直到考试当天。

我看完两遍《恋练有词》视频课之后就是看着每个单元后面的单词表背,一天一个单元,第一遍把不会的拿绿色荧光笔标出,第二遍拿黄色,第三遍拿粉色,这样颜色最深的单词就是我重点不会的单词。

背完单词之后再回到前面的真题例句,把翻译遮住,自己口译。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自己实际在真题阅读中把握词意,更有语感。

系统背完两遍单词书之后就能拿活页夹把颜色最深的词全部摘抄出来,不看书了,专门拿活页夹背。

这种方法可以减轻负担。

(2)长难句。

时间:4月中旬。

买了刘晓艳老师的书,看的配套课程。

我从小到大中文英文语法一直不行,划不清句子结构句子成分,看完视频课当时确实理解了,但是现在又忘了……不过我一直很喜欢看美剧英剧、听英文歌曲,所以可能我的语感还不错,并且做多了真题阅读之后慢慢就能理清楚句子意思,并能在口译的时候就把按正常语序翻译。

所以,如果你英语基础比较好,不需要专门花时间看长难句;如果英语基础一般,还是有必要学习长难句的。

(3)阅读。

时间:5月中旬一直到考试前一天。

阅读是英语的大头,占40/100分,能不能上65就看阅读多少分。

我阅读做了1997-2019年,20年真题。

一共做了三遍以上。

阅读是要反复刷的,不是做完一篇对答案就拉倒,而是要分析错因,总结题型,继续改进。

我5月中开始做真题,每天1-2篇练手。

阅读不要停,一直到考试前一天还在做,保持手感。

我采取了最笨的方法:全篇手译。

准备一个大的单线本,写完阅读——批改答案——不看中文全篇翻译,写一行翻译空一行,空的那行对照中文进行批改。

刚开始翻译一篇需要2h,两个月后0.5h,自己的进步都能从时间和正答率看到,是非常激动的。

我前几年做的最惨的阅读只有18分,后面能做到32-36分(不稳定),二刷还有全对的时候。

二刷三刷你们不会记住答案,放一百个心。

认认真真10年40+篇阅读一刷下来起码半个月,每天还有别的要学要背,怎么可能记住答案。

很多人推荐的唐迟老师的阅读我没有看,一个是因为没时间,另一个是因为我找到一个巨nb的阅读老师:颉斌斌老师,他的阅读真的一绝,8月底我还特意写一篇长微博安利他。

斌斌老师的课偏技巧,能冲30+,适合单词没有大问题/阅读遇到瓶颈的同学。

你们要找一下他的资源。

把真题生词总结在活页夹里面。

阅读放到下午写,严格按照考研时间。

(4)翻译,完型,新题型。

时间:9月以后系统做。

翻译的视频课可看可不看,反正大家平均分都在3-4.5,拉不开差距,性价比不高。

完型近两年越来越容易了,我做到过8.5分和9分。

完型虽然是0.5分一个,但实际统计分数的时候会“五入”,也就是8.5分即9分,这一点可能算考研的福利。

新题型分七选五、排序、小标题三种题型,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错一个步步错,要认真学一下技巧。

安利徐佳朋老师,他的双面胶大法十分好用,也是一个小众老师,资源需要找一下。

把翻译、完型、新题型的生词总结在活页夹里面。

(5)作文。

时间:7月一直到考前。

背了学姐给的十大十小作文(在此特别感谢梅梅学姐),7月开始背,早上背晚上默写,一天一篇小作文,两天一篇大作文,先听录音,校准读音,标注生词,再开始背。

刚开始背一篇要花30min,慢慢的就能15min了。

作文反复背反复背反复背,背到滚瓜烂熟(好好理解一下什么叫倒背如流),总结作文类型,再开始仿写。

(6)真题的书必须是《考研真相》。

比黄皮书排版合理。

我借同学的黄皮书看过,黄皮书的阅读生词总结在每一篇阅读的上面,而且是按编者认为你可能不会的生词,一篇可能也就十个,这简直太不合理了。

而考研真相是每一段都总结生词,就标注在每一段(忘了上面还是下面),都是按照大纲标注的,不存在编者主观臆想。

等你做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排版很重要,因为你并不想对照上面去慢慢找每一段。

二刷三刷就可以买淘宝上9块9一套的题,只有题没有答案,对照考研真相的答案批改。

考研真相还会送答题卡,好像是8张,可以用来写作文。

建议大家购买正品书,盗版书虽然价格便宜但是不一定送答题卡,还有印错答案的风险。

2、政治分值:100分题型:单选16分(1分/个)+多选34分(2分/个)+大题50分(10分/个)政治暑假开始就行,听一章徐涛强化课,做一章1000题。

1000题刷三遍以上。

安利公众号小R学姐的答题卡,今年做了改版能四刷,非常方便。

后期把徐涛背诵小黄书背会,然后肖四肖八就基本可以了。

技巧安利腿姐,虽然我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有看,但是据反馈来说都是很好的,适合北京上海(压分地区)考生。

选择题十分重要,尤其是多选,"多选/错选/漏选都不得分",50分的选择题拿34以上比较好。

等到11月后各位老师都出了考前模拟卷,把选择题都刷一遍,这个可以找刷题小程序,我姐妹安利给我的一个就是19.9包括所有老师的模拟卷选择题,睡前刷一刷挺好的。

政治搞懂了就很简单,没什么难度,是性价比很高的学科,10月份开始学的人都有,把关键的概念要做好区分,过线很容易,但是要努力考七十,给自己提分。

3.专业课专业课一共300分,能不能拿高分就全看专业课怎么样了。

专业课没有班可以报,全凭自学。

对于非跨考的同学来说,这都是我们三年一直学的内容,不会陌生;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两本教材是你们的大学公共课,学起来也不难。

(1)熟悉教材。

两本书自己先过一遍,快速地过,了解一下大概的结构什么的。

(2)整理框架。

对照圣才和2018版笔记我整理了框架笔记,全面地掌握全书的知识点,然后就写笔记,搞清楚重要概念。

(3)全面学习。

暑假开始全面学习,结合真题,把历年真题按照年份和题型整理好(这一步也是梅梅学姐教我的,感谢学姐,这个方法帮我很大的忙)。

第三遍看书的时候就是结合真题,了解考点在哪里,也同时把历年的真题掌握了,暑假的两个月课本就基本背下来了,就算背的不熟也是提到哪个知识点就知道在哪里,大概怎么说的。

(4)重点背书。

九月开启疯狂背书模式,一天12h的学习,8h都在背书,上午背马原,晚上背毛概。

结合真题背书,真题分类找到了本校的出题风格和出题重点,背书时就知道哪里该认真背,哪里该跳过。

虽然前面把书背过一遍,这个时候还是觉得脑子里空空,什么也不会,挺正常的,不用担心。

我背书很晚,我开始第一遍的时候同学开始第三遍,所以压力很大,睡不着,掉头发,姨妈也不来,在宿舍哭了两次,我舍友都来安慰我,非常感谢我的舍友。

背书越到后面背的越快,背着背着忽然逻辑就清晰了,那些不会的不理解的反复诵读也就一下子明白了,可能是顿悟。

背的时候要背关键词,以及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要背得乱七八糟,这样背了也不会写不会用,知识要系统地掌握才能活学活用。

课本背7遍以上,考350+就比较稳了。

到12月考研政治老师们会总结一年的时政热点,还有国家大的会议报告,这也需要认真学习掌握。

总的来说这两门专业课还是比较简单的,也没有其他的书要看,搞懂课本和真题就可以了。

四、每天的时间安排建议暑假不要回家,在大环境下的人还是比较自觉的。

我学院考研氛围很好,大部分人暑假都没有回家,学院也给开了教室,开了空调。

我暑假6.45-7点背作文,7-7.30背单词,然后一直到11.45都是背专业课。

中午吃饭,午休。

下午2-6点学英语政治,晚上6.45又背专业课,一直学到晚9.45学院锁门。

我觉得这样高效的学习安排,在家里很难做到,而且后来学的很累的时候我也是想想那个闷热的暑假自己都熬过来了也就坚持下来了,暑假真的很重要!尤其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抓住暑假这段时间——“得暑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英语),“得选择者得天下”(政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