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方勇华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处理
本节内容分两节课讲授。
第一课时讲完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包括学生当堂完成课本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第二课时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凸面镜、凹面镜”的有关知识,再加上处理《长江作业本》上本节的习题。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五、就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三学两为”,多说几句。
在落实“乐学、会学、创学”的教学理念上,我谈谈在备课中的一些想法、理解和做法,也是在此向大家作一个交流,不过是我个人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和做法。
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1、在课程的设计上努力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爱学习这门课程,他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大大的增强了,真正实现“乐学”。
这样,老师也
轻松,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备课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的:(1)尽量挖掘物理知识中的趣味性。
(2)尽量挖掘知识环境中的“美”,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
(3)多鼓励学生,尽量让学生享受成功地喜悦。
2、我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我要求学生玩要痛快、学要扎实。
让学生真正地轻松的学、快乐地学,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我不赞成课余时间将学生安排得这么死,我更反对中饭后老师进教室大讲特讲。
在减轻学生负担上我尽量从两方面去做。
(1)从生活的实际实例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理解记忆,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物理概念和定律,不强求表达的那么标准,减轻记忆的负担。
切忌死记硬背。
(2)提高课堂效率,不留课外负担。
我基本没有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力争当堂处理。
书面作业统一在课堂上安排时间完成。
顶多也只是布置学生回家做些小实验。
但是学有余力、物理兴趣浓厚的同学也鼓励他另做一本资料,且随时欢迎他向我询问其中不会做的题目。
为将来参加竞赛作准备。
3、我在备课时候比较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的渗透。
因为今天要老师就是为了明天不要老师。
在传授了思想和方法之后,要放手让学生去做。
所以我不注重备课中的细节和完美,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补充细节,从而达到完美。
4、科任教师同样要和班主任一样,全面关心学生。
抓住课程中的一些情景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触景生情,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理想、前途教育。
多激励学生、多给他希望、多给学生快乐。
使学生热爱生活,憧憬美好未来。
同时,还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望,若学生崇拜这位老师,肯定也爱听他讲课。
至于说“两为”----学为中心、教为主导。
我也没有过多的思考,我的理解是,只要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吸引学生,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安排下雷厉风行,按预定的目标上完这堂课也就行了。
当然,说时容易做时难,我讲的这节课也是很平常、很平凡的一节课。
做的很不够。
说实话,我也没有作精心的准备,更没有花架子。
这也是我做人的风格吧!在此,我再倾听同人的见解,虚心向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