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工作细则为了适应新型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使公司所属各矿山的各项地质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和统一化要求,特制定我公司矿山地质工作管理细则.第一章矿山探矿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矿山开发程序和地质工作阶段,将矿山勘探划分为基建勘探、生产勘探和地质勘探三类。
在此我们统称为探矿。
第二条矿山探矿的目的:矿山探矿是为了延长矿山寿命、扩大生产规模和探清矿区资源储量。
在已知的主矿体、平行矿体及矿区外围有利成矿地段继续进行找矿、评价和勘探工作。
第三条矿山探矿的任务:一、在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清矿体空间赋存位置、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特征。
二、进行储量升级,促进生产矿量的平衡,保证矿山持续稳定生产。
三、为开拓、采准、采矿设计和矿山长远规划提供必要的地质材料。
四、详细查明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构造地质条件,为安全生产提供资料。
第四条探矿网度的确定:各矿山要根据本矿区的矿体规模、产状及形态、稳定程度、有用组份分布的均匀程度、矿化连续性、构造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适合本矿区的探矿网度。
第五条探矿工程的布置原则:一、探矿工程的布置应符合矿山回采顺序和采掘技术计划。
二、探矿工程的布置应遵循“由浅而深、由近而远、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并做到“大小、厚薄、贫富、难易”并探的原则。
三、探矿工程的布置要与矿山开拓、采准、回采设计相结合,作到探采结合。
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以最少的探矿工程,获得最佳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五、探矿工程在空间上要尽量保持上下对应,构成完整的剖面系统,并尽可能垂直矿体或矿化带总体平均走向。
第六条探矿设计的编制要求:一、探矿设计文字说明要求:1、指导思想、目的与任务。
2、地质依据。
3、工程量及施工顺序。
4、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5、预期地质效果。
6、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二、附图要求:1、有地形地质图的要附地形地质图。
2、中段地质平面图(1:500-1:1000)。
3、有钻探工程的要有地质剖面图(1:500-1:1000)。
4、矿体垂直纵投影或水平投影图(1:500-1:1000)。
5、中段地质平面工程对照图(1:500-1:1000)。
第七条探矿工程施工的地质技术管理要求:1、根据探矿设计施工要求向施工部门进行技术交底,以便按设计要求施工。
2、及时掌握工程进度,进行地质编录和地质取样,经常到现场指导施工。
3、根据工程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发现与设计出入较大时应及时修改设计。
4、施工当中,遇有重大地质因素影响安全施工,应及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八条矿山探矿工作总结:每年度的年末都要对全年的探矿工作进行总结。
一、探矿工作总结的文字要求:1、区域地质与矿区地质简述。
2、矿体地质特征。
3、本年度投入的探矿工程。
4、新增地质储量的计算。
5、保有地质储量的计算。
6、结论与今后工作建议。
二、附图要求:1、有地形地质图的要附地形地质图。
2、中段地质平面图(1:500-1:1000)。
3、有钻探工程的附剖面图(1:500-1:1000)。
4、储量计算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1:500-1:1000)。
第二章地质资料编录整理规定第九条矿山地质资料要作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要随着探矿和采掘剥工程的进展情况,定期或随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第十条原始地质编录的内容:包括图表资料、文字资料和标本实物三个方面。
主要有:一、所有探矿工程包括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等原始地质素描图和柱状图。
二、所有采掘剥工程的原始地质素描图。
三、实测剖面、露头地质素描图。
四、各种取样、加工、化验登记表及成果计算表。
五、单项工程或矿块平均品位、厚度、面积等储量计算参数表。
六、地质标本及实物。
第十一条原始地质编录描述内容包括。
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地层层位、蚀变类型及产状要素等。
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产状要素、构造性质、断距、角砾及胶结物特征等。
矿体(脉)描述:矿体(脉)的形态、产状要素、矿物成份、矿石结构、类型及特征等。
第十二条原始地质编录一律采用现场实测、现场作图和文字记述,不得编制和目估。
要求线条均匀、术语一致、文字清晰。
现场工作完毕后应进行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三条原始地质编录的内业整理一般应在当天完成,并检查素描和记述是否齐全、准确,然后清绘并上墨或着色。
第十四条坑内钻原始编录按地质勘探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综合地质图件的编制工作要及时、正确的反映矿山揭露的地质现象,以满足探矿和开采设计、采掘计划编制、损失与贫化计算和指导生产的需要。
综合地质编录工作要求图件齐全、内容全面正确,图面整洁美观。
第十六条矿山应尽力建立建全下列基本综合地质图件:一、矿区地形地质图(1:10000-1:50000)。
二、矿区地形地质图(1:2000-1:5000)。
三、勘探线地质剖面图(1:500-1000)。
四、中段地质平面图(1:500-1:1000)五、矿体样品分布及矿体全定图(1:200-1:500)。
六、开采矿块地质图(1:200)。
七、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或矿体水平投影图(1:500-1:1000)。
第十七条矿山应尽力建立建全下列报表和文字资料。
一、矿块、矿体和矿区储量统计表、变动表及汇总台帐。
二、探矿工程完成情况统计表。
二、矿产损失与贫化计算统计表。
三、矿山或地质部门在该区交过地质报告的要有文字、附图、附表、附件等全部内容。
第十八条矿山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地质资料的使用、借阅和保管制度,并设专人、专室进行保管。
第三章矿山取样、加工及化验的规定第十九条地质取样按取样目的可分为:化学取样、技术取样、加工技术取样和岩矿鉴定取样。
化学取样是矿山在探矿和开采过程中经常的、大量的一种地质取样。
第二十条化学取样方法有:刻槽法、剥层法、方格法、打眼法和拣块法等。
各矿山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合适取样方法。
一般都使用刻槽法。
刻槽断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断面规格为10厘米X5厘米、10厘米X3厘米。
第二十一条化学取样一般是沿垂直走向的方向、揭穿矿体全厚度。
样品分段应注意矿岩的自然分布、矿石类型、矿化的均匀程度、地质构造线和蚀变程度等地质因素。
一般以不超过2米为宜。
第二十二条化学取样要防止样品的混杂与损失,为保证取样质量,地质人员要经常到现场检查、监督;对样品操作、样品收集及刻槽规格等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三条坑内地质钻岩矿芯取样经地质编录后进行。
样品的长度要根据岩矿芯的回次采取率换算求得。
单样样品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米。
第二十四条样品在收集装袋的同时要填写样号卡并放入袋中,样品送入加工室时要办理样品验收交接手续。
第二十五条矿山地质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样品的内外检工作。
内检样品的合格率达70%以上时认为该批样品的分析结果合格;当分析结果的合格率达不到70%时应认真查明原因。
第四章矿山储量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储量是矿山质和量的具体反映,储量管理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矿山要努力加强管理,充分回收资源,提高回采率,降低贫化率,贯彻“大小、贫富、厚薄、难易”兼采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各矿山要建立健全储量计算的原始数据、表格资料、图纸资料和各种储量计算台帐。
第二十八条各矿山要根据产品价格、地质条件、选冶加工技术条件等制定适合本矿山的工业指标。
第二十九条储量分类要根据国土资源部2002-12-17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进行分类。
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各矿山上报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b)、控制的基础储量(122b)和推断的资源量(333)。
第三十条储量计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一、要根据矿山确定的工业指标圈定矿体。
二、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床赋存条件、不同的勘探方式和工程分布,结合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
三、遵循矿床客观地质规律,正确连接和合理推断矿体。
四、要正确划分储量计算的块段,正确确定储量类别和级别。
逐个块段计算其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然后按矿体进行统计汇总。
五、对能利用的共生矿产,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伴生元素都要计算储量。
第三十一条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以实际测定的参数为准。
第三十二条矿山根据探矿程度和生产准备程度随着采掘(剥)工程进展及时定期地进行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的计算工作,要掌握储量的增长、消耗和保有情况,平衡各级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
第三十三条生产矿量:生产矿量是根据生产准备程度划分的,地下开采的生产矿量分为开拓、采准、备采三级矿量。
第三十四条生产矿量计算是在地质储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数据均以地质储量计算资料为依据。
生产矿量中的开拓矿量是平衡表内工业地质储量的一部分;采准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备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
第三十五条各矿山在每季度末二十五日前向公司上报地质储量和生产矿量情况。
本细则由生产部制定并监督实施,望各矿遵照执行。
侨兴矿业投资管理公司二00八年三月十日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