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四章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学案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四章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学案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

学案7 整体与局部,准确又全面——人物形象题之要诀学案引语小说是以表现人物为核心的文学艺术,高考小说命题更是以人物形象为核心。

其命题角度有二:一是综合全文,概括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二是局部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内涵或特点。

二轮复习,就是要以这两种题型为抓手,从深层次解决概括分析人物的准确全面问题。

自学在前自我诊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菊花[美]约翰·斯坦贝克萨利纳斯山谷笼罩在浓厚的、灰色绒布般的冬雾之中,上与天空下与世界完全隔绝了。

浓雾像扣在周围山巅上的锅盖,把偌大一个山谷变成严丝合缝的一只铁锅。

萨利纳斯河这边的山坡上有个农场,残存着庄稼茬的黄色田垄浴在薄薄的、冷冷的阳光中;但在这十二月份,阳光是射不到谷底的。

河这边,亨利·埃伦家位于丘陵上的农场里已经没什么活计了。

爱丽莎·埃伦正在山坡的花园里干活。

她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一双眼睛清澈如水。

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直到她的眼睛。

她这会儿正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子剪掉去年残留的菊茎,与她那充沛的精力相比,菊茎显得纤细柔弱,太不堪一击了。

她的丈夫亨利正在篱笆外面和人谈着什么,她很好奇,又觉得有点无聊,瞧了一会儿,又接着干自己的活。

“又侍弄你的花儿啦,”亨利说,“它们今年长势好啊。

嗨,对了,今年卖出的30头小公牛,成交的价钱和我要的差不多。

”听到丈夫搭话,爱丽莎直起身,顺手把那只手套又戴上:“对,今年长势会很好。

”不管是言语中还是脸上,她都洋溢着得意。

“的确有点本事,”亨利说,“真希望你去侍弄果园,也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爱丽莎目光锐利地望着他。

“也许我能,我确实有一套本事。

”这时,从公路那边传来了车轮的吱嘎声和马蹄的声响。

一个男人赶着大篷车走来,对她说:“我是补锅磨刀的,我一天没找到活干,今晚多半吃不上晚饭了。

”“对不起,”她急躁地说,“我没东西让你修。

”他的目光离开她的脸落在地上,四处张望,最后看见她刚刚修整过的花床。

“这是些什么花?菊花吗?公路那边的一个太太要我替她讨些良种菊花……”爱丽莎听到这句话,十分兴奋,她立刻在花床边的土地上跪下,手套也忘了带,直接用手指挖出一些沙土,捧进花盆里,然后捏起她刚才掘起的菊苗。

强有力的手指把菊苗栽进沙土里,用指关节把菊苗周围的松土捣实。

她朝他递过花盆,轻轻地放到他的怀里。

又来到后院破罐头堆里扒出两只变了形的平底铝锅,交给他。

锅很快修好了。

爱丽莎从屋里拿来五角硬币放在他手心上。

“说不定有一天我也要出去,我也会磨剪刀、敲平锅底,我可以让你相信这些事女人也能做。

”她高声说。

爱丽莎站在铁丝网前注视着缓缓离去驶向城里的篷车,她的唇动了几下,无声地说:“再见——再见!”接着她低语道,“那边真亮,那儿有发光的东西!”低语声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甩了甩头,使自己清醒过来,然后朝四周看看是否有人听见。

回到屋里,爱丽莎仔细地梳好头发,画了眉,涂上口红,穿上最漂亮的衣裙,在家里等亨利带她去城里看电影、下馆子。

亨利回来后,匆匆拾掇,抬头看到爱丽莎后,一下子站住,盯着她看:“嘿嘿,爱丽莎,你真漂亮!”爱丽莎自豪地说:“我的确身强力壮,以前我从没发现自己这么身强力壮!”那辆双人敞篷小汽车颠簸在沿河边,奔向城里。

不一会儿,爱丽莎看见路前方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她知道那是什么。

他只带走了花盆,扔掉了她精心挑选的菊苗。

汽车转了一个弯,她看见篷车就在前面了。

为了使汽车走过时不看见那篷车和牲口,她把整个身子扭过去,转向她的丈夫。

她把大衣领子竖起来,为的是不让他看见她正像老妇人那样——虚弱地哀哀哭泣。

刹那间,汽车驶过去了,一切都结束了。

她没有回头。

(选自《人与鼠》,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澍智译,有删改) 1.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爱丽莎在文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试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爱丽莎先是对现实感到孤寂压抑,接着有了追求平等、向往美好、走出农场的渴望,再接着又因自我价值不被认可而痛苦,最后走向内心坚强,重新认识自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苦命人[法]维克多·雨果芳汀看到自己能够生活,就有了暂时的快乐。

她买了一面镜子,欣赏自己美丽的头发和牙齿,忘了许多事情,只惦念她的珂赛特。

她时常寄信。

这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确实有人发现她每月至少写两封信,并且老是一个地址——孟费郿客店主人德纳第先生;也确实有人看见她在车间里常常转过头去揩眼泪。

天地间的怪事莫过于侦察别人的一些和自己绝不相干的事了。

“她一定是那种女人了。

”恰巧有个长舌妇到孟费郿走了一趟,和德纳第夫妇谈了话,回来时说:“花了我三十五法郎,我心里畅快了。

她有个孩子。

”她的过失,到现在已众所周知了。

芳汀被撵走了,在冬季。

冬季完全没有热,完全没有光,紧接着早晨的是迷雾、黄昏,窗棂冥黯,什物不辨。

天好像是暗室中的透光眼,太阳也好像是个穷人。

芳汀挨家挨户找人雇她当仆人,没有人要她。

后来她去兵营替士兵们缝粗布衬衫,每天可以赚十二个苏。

在这十二个苏中,她得替女儿花十个。

从那时起,她就没有按时如数付钱给德纳第夫妇。

这时,有个老妇人,那个平时在芳汀夜晚回家时替她点上蜡烛的老妇人,把过苦日子的艺术教给她,并劝慰她,生活就好比是两间屋子,第一间是暗的,第二间是黑的。

她所赚的钱太少了,债主们紧紧催逼她。

每天早晨,芳汀依然对着镜子梳那一头光泽闪亮、细软如丝的头发的时候,但常常木然出神。

德纳第夫妇没有按时收着钱,便时常写信给她。

有一次,说她的小珂赛特在那样冷的天气下需要一条羊毛裙,母亲应当寄去十个法郎。

她收到那封信,捏在手里搓了一整天。

到了晚上,她走到一个理发店,垂下一头令人叹赏的金丝发。

“好漂亮的头发!”理发师喊。

“您肯出多少钱?”“十法郎。

”“剪吧。

”她买了一条绒线编织的裙,寄给了德纳第,心里想:“我的孩子不会再冷了,我已拿我的头发做她的衣裳。

”她自己戴一顶小扁帽,遮住光头,仍旧美丽。

一天,她又接到德纳第夫妇的信:“珂赛特害了猩红热。

假使您不寄四十法郎来,孩子可完了。

”她放声大笑。

随后,向大门外跑,一面跑,一面跳,笑个不停。

她走过广场,看见一个走江湖的牙科医生正对着观众们演说。

芳汀钻进人堆去听,也跟着他们笑。

那牙科医生突然对着她叫起来:“您的牙齿真漂亮!假使您肯把您的瓷牌卖给我,我每一个出价一个金拿破仑。

”“瓷牌是什么?”芳汀问。

“就是上排的两个门牙。

”“好吓人!”芳汀逃走了。

但那人仍喊:“想想吧!假使您愿意,今晚到银甲板客栈里来。

”芳汀回到家,出了半天神,跑到楼梯上又去读德纳第夫妇的信。

到晚上,有人看见她朝着巴黎街走去,那正是有许多客栈的地方。

第二天,邻居玛格丽特走进芳汀的房间,看见她坐在床上,面色惨白,一夜工夫老了十岁。

“耶稣!”玛格丽特说,“出了什么事,芳汀?”“我的孩子有救了,我也放心了。

”她微笑着。

那是一种血迹模糊的笑容,一条红口涎挂在她的嘴角,嘴里一个黑窟窿。

她把那四十法郎寄到孟费郿去了。

那却是德纳第夫妇谋财的骗局。

芳汀把她的镜子丢在窗子外面。

她搬进了破楼,没有床,只留下一块破布做被子。

她早已不怕人耻笑,常穿着一触即裂的破衫上街。

她每天缝十七个钟头,但是一个以贱值包揽女囚工作的包工,忽然压低了工资,每天只给九个苏。

她的债主们的狠心也更是变本加厉。

正当这时,德纳第又有信给她,说他立刻要一百法郎,否则他就把小珂赛特撵出去,让她冻死在路边。

“一百法郎!”芳汀想道,“但是哪里有每天赚五个法郎的机会呢?”“全卖了吧!”她说。

(选自《悲惨世界》,有删改) 3.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反思1.你觉得在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克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对高考考查人物形象的两种题型有所认识吗?如何落实“准确、全面”这一答题的根本要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场答案批语完善1.爱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6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第②点正确,这一点从她种菊花及与丈夫对话的内容中可以看出。

但第①点根本不是“性格特点”。

第③点看似正确,看到自己心爱的花被人遗弃而伤心哭泣,好似有点敏感脆弱,其实是未了解她哭泣的根本原因。

最后得分:2分。

学生乙第①点答得准。

第③点虽然有点表面化,但还能说得过去。

只是第②点理解错了,未从整体上思考问题。

(后面“总批语”会详说原因) 最后得分:3分。

学生丙该答案第①③点答得很好,尤其是第③点,说到了女主人公的关键处,中肯准确。

令人遗憾的是,对陌生人后来丢弃菊花她因此伤心哭泣的情节未作评价,这是全文最重要的情节。

还有,她送菊花给别人一事能否作出“热心助人”和“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两种理解?最后得分:4分。

总批语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爱丽莎精心培育了菊花,听到陌生人讨要菊苗,高兴地、热心地送给他,紧接着随丈夫进城,发现了那个人丢弃菊苗,带走了花盆,她伤心地哭泣。

概括其性格特征,当然要扣住这个核心情节。

可是,不少考生都把“送菊苗给别人”当成了“纯真善良”“热心助人”的体现,这属典型的断章取义,就事论事,只看到第10段内容就下断语。

如若这样理解,她先前拒绝陌生人就讲不通了。

再者,不少考生抓住了她的哭泣就得出“敏感脆弱”的结论,错误也同样如此。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固然要抓住人物某处言行,但要把这处言行放在整个事件、整个情节中理解,这样才不失之偏颇。

满分答案①勤劳能干。

如精心打理花园,操持家务。

②爱美、有情趣。

如平时养花,也打扮自己。

③自信好强,追求平等。

如坚信自己会像男人一样能干。

④渴望自我价值的认同。

如修锅者要良种菊苗时,她很兴奋;菊花被弃伤心。

⑤向往文明,憧憬自由。

勇敢走出农场奔向城市。

(任意答出三点即可)2.文中三次写到镜子,分别表现了芳汀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6分) [原文见“自学在前”]现场答案批语学生甲该答案抓住了芳汀照镜子的神情,分析出其心理,除“焦急”一词不当外,其他的都较为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