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目录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 (3)一年级:1、认识家中的危险品和危险地带 (4)2、课间活动注意安全 (7)3、认识红绿灯 (9)4、认识“火” (11)5、敲门的陌生人 (13)6、地震来了 (15)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初步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2、通过开展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
3、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坚持综合实践课程与其他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事项,学会安全使用刀具、安全使用电器等,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知道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2、使学生了解户外活动中的安全事项,学会安全参加课间游戏、劳动实践等,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使学生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等,知道交通事故急救电话、横穿马路和骑自行车的相关规定,保证交通安全。
4、使学生了解预防火灾、火灾报警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等,学会使用灭火器处理轻微的火情,掌握遭遇火灾正确脱险的方法。
5、使学生了解在家、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危险,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自我防范,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6、使学生了解学校和家庭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的简单方法,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求助及逃生等简单技能。
三、教学内容1、家庭生活安全(1)安全使用刀具。
(2)安全用电。
(3)安全使用电器。
(4)室内活动安全?)保护视力。
7)日常生活饮食卫生。
(6)外伤处理。
(5(.2、户外活动安全(1)课间活动安全(2)游戏安全。
(3)体育课着装。
(4)体育活动安全事项。
(5)集体劳动等社会实践。
安全。
(6)手脚冻僵处理。
(7)流血处理。
3、交通安全(1)行走安全(2)避免坠入下水管道竖井(3)穿越马路安全事项(4)骑自行车安全事项。
4、消防安全(1)预防火灾。
(2)校园防火。
(3)火灾报警。
(4)轻微火情应付。
(5)火灾脱险。
5、社会生活安全(1)不法分子侵害报警。
(2)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事项。
(3)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
(4)路上歹徒防范。
(5)学生宿舍安全防范。
(6)发现小偷处理事项。
(7)中小学生不宜饮酒。
(8)中小学生不可吸烟。
6、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1)地震自救。
(2)防范雷击。
(3)防范台风。
(4)水灾防范。
(5)滑坡自救互救。
(6)突发卫生疾病预防和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另外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地震自救演练、参观消防中队等实践活动。
四、实施建议1、教学设计的实施途径主要以综合实践课为主,也需要其他学科中有机渗透,以大课程观对待小学生自我保护保护能力的培养。
2、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演练等形式中掌握知识和本领。
3、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相结合,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
4、教学设计在编排上采用螺旋上升的原则,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针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学习和实践。
五、课时安排:六学年共计48课时,其中课内36课时,课外实践12课时。
一年级:第1讲认识家中的危险品和危险地带活动目标: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近半数的意外伤害是发14、儿童意外伤害是中国1.生在家中。
排列较前的是跌倒、跌落、碰撞、挤压伤、割伤和中毒。
所以认识家中带有危险性的物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很重要。
2、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单独留在家中,但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很缺乏,对自身在家庭中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做得很欠缺,让孩子把学校的教育传导给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任。
活动过程:活动一:认识家中的危险品。
1、谈话:小朋友,家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我们在家里做些什么呢?2、事例:暑假里,我们海宁市南苑四里却发生了一幕家庭的惨剧,一位七岁的小男孩从六楼家中的窗中掉下,失去了生命。
本来他现在应该和你们一样是南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快乐地生活着,是什么夺去了他美好的生命呢?3、找一找:那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家里有哪些危险的东西和危险的地方吧(学生没讲到的教师可补充)4、看一看:出示学生找到的一些物品与方位:(1)代表性物品:刀、剪、电器、煤气、化学品(药品、酒精、汽油、清洁剂、农药以及酒等)、针、打火机、水瓶、水壶等。
(2)代表性方位:窗台、门外的陌生人、比较滑的地面、尖锐的转角、柜子上面、电器周围、厨房里、带尖角的装饰品等活动二:安全使用刀具。
1、说一说:在你们家里,有些什么刀呢?是谁在使用这些刀呢?2、看一看:出示一些刀剪的图片,说说这些刀剪有什么特点。
3、论一论:如果我们要使用这些刀剪,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安全呢?小结:(1)在父母的指导下使用。
(2)使用时注意力集中,不比划、打闹、开玩笑,以免误伤别人和自己。
(3)父母不在时,不乱使用。
(4)要提醒父母把家里的刀具安全收藏、不要掉落下来割伤人。
剪刀的使用:我们小朋友平时用剪刀比较多,那么我们小朋友怎么使用安全剪刀呢?谁有小窍门?小结:(1)使用适合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的儿童剪刀,没有尖头的。
(2)剪时左手拿住物品左边,剪刀朝身体的前方剪,不要剪住自己的手,剪完后把剪刀口收拢。
(3)不要挥舞剪刀,不要拿着跑动。
(4)给别人传剪刀时,要握紧剪刀头部,把尾部朝着对方。
4、练一练: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表演剪纸、传剪刀,比比谁做得好。
活动三:家庭生活安全小窍门。
1、谈一谈:你在家里受过伤吗?得到了什么小教训和小经验?2、亲子作业:给爸爸妈妈的作业(做到的打“√”,没做到的,等做到后打“√“)(1)家里的刀具等容易划伤划破的利器,用后要安全收藏。
()(2)一些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请不要让孩子单独完成,比如切东西等。
()(3)不把酒精、汽油、清洁剂、农药等化学剂装在用过的饮料瓶中。
()(4)药品、打火机及以上化学品要放在上锁的抽屉中或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5)尽量不留孩子单独在家中。
()(6)把急救电话(119/110/120)以及急用电话号码放在电话机旁,并教给孩子合理使用方法。
()资料:邻居们匆忙竟站在阳台上大喊救命,岁女孩在家被菜刀划破手指后惊惶失措,14合肥市一.赶来,见此情景不禁啼笑皆非。
美国纽约郊区的赫蒙特有一位10岁少年,一次在农场劳动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双臂。
他强忍剧痛奋力跑到400米以外的电话亭,用脚拉开铁门,又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电话,然后便昏倒在地。
救护人员救醒他时,他还提醒人们别忘了带上断臂。
刀具图片2讲第课间活动注意安全活动目标:使学生课间真正得劳逸结合,1、引导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正确健康的课间活动,到休息。
、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初步认识课间活动的规则与秩序。
2 :活动准备 80厘米左右的毛线或细绳。
每人准备好一根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
师:叮铃铃,下课铃声一响,有些同学就跑到教室外面去玩耍,跑啊,跳啊,玩得可真开心。
有的在走廊里横冲直撞,有的在地上摸爬滚打,还有的在玩打架呢……。
提问:小朋友,你觉得这些同学课间这样活动好吗?(学生会说:不好)那为什么不好呢? 1、在走廊里横冲直撞是很危险的,不小心就会摔跤。
学生发言:、在地上滚来滚去很不卫生,会把衣服弄脏的。
2 3、玩打架最不好,我们不能打同学,要跟同学做好朋友。
二、问题交流。
讨论:课间十分钟,我们该怎么安排比较合理呢?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好好(学生可能会说:下课后要先上厕所;喝点水;天气冷了,可以带绳子来练想一想。
.跳绳,带毽子来踢毽子……)教师指出:下课后,我们要整理一下课桌,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学习用品;然后喝点水或者去上个厕所;最后再去玩耍。
提问:谁来说一说,你们下课后玩些什么,怎么玩的呢?(跳绳,捉迷藏、丢沙包、和同学比赛跑步、翻绳、炒黄豆……)师:课间十分钟,小朋友的活动真丰富,那么,你认为哪些活动比较好?哪些活动不适合我们玩呢?(让学生评说)(通过学生讨论:首先让学生明白课间要做的是喝水、上厕所、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然后再自由活动,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接着再讨)论自由活动玩些什么比较好。
三、解决问题。
(跳绳、踢毽子、丢沙包……)学生讨论:哪些活动适合课间玩。
提问:在我们班,你看到哪些小朋友下课活动能遵守纪律,也是安全的呢?他)让学生自由发言们是怎么活动的?(师:我们班表现好的同学很多,其他同学都要向他们学习,课间活动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一种适合在室内玩的游戏,叫翻绳。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细绳,跟着老师做。
(老师示范,学生跟着学)小朋友们就可以在教室里跟好朋友玩玩翻绳。
以后,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师:还有好多好玩的游戏,我们利用以后的课来学习。
好吗?(让学生认识课间活动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并教学生一种有益的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课间活动的丰富多彩,愿意与同学玩。
四、课堂小结。
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学习用品;课间十分钟是休息的时间,我们要整理好课桌,然后喝点水或者去上个厕所;最后再去散散步,和小伙伴们玩玩小游戏。
希望小朋友们在课间文明活动,让我们的课间变得健康而有益。
第3讲认识红绿灯活动目标: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初步尝试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产生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尝试按信号做动作,初步具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设置马路(没有红绿灯)、红绿腊光纸、胶水、抹布、牙膏盒、橡皮泥、音乐磁带、录音机、红绿灯图片活动过程:一、活动激趣。
师:“瞧,大马路上停着那么多玩具汽车,你们想玩吗?那我们来当小司机,把这些汽车开起来,好吗?开的时候要在马路上开”。
学生自由玩汽车。
(听音乐)师:“汽车累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我们也休息一下吧。
”二、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1、师:“刚才,我们玩了开汽车游戏,高兴吗?那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个别讲述:乱,要撞的)“那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好朋友说一说好吗?”学生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