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内控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与建议

【2019年整理】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内控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与建议

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内控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与建议反洗钱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在于如何防范各种洗钱风险,提高识别和防范洗钱犯罪的能力。

这是成熟的商业银行反洗钱职能管理的一种自律机制,但从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有关反洗钱内部控制的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足一:反洗钱系统功能不全。

邮政储蓄银行虽建立了大额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管理系统,但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能力仍然落后,反洗钱工作数据采集、加工等实际上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和经验判断上,没有建立对于大额、可疑交易实时监督上报的完整系统。

目前,仍然普遍采取的定期的、人工的报告方式,往往导致反洗钱报告与采取措施缺乏及时性与针对性。

不足二:基层人员反洗钱风险控制意识淡薄。

由于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邮政储蓄银行基层工作人员忙于日常具体业务,很少参加正规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放松或忽视了对反洗钱法规的学习,对反洗钱工作职责的认识模糊不清。

甚至为了多争取储户和存款,一定程度地通过放宽开户条件来扩大业务、吸取存款,因此,忽视了对于资金的来源和性质的调查。

不足三:对客户资料真实性的判断能力不足。

由于受利益驱使和短期经营目标任务的考核压力,邮政储蓄银行基层员工未能有效识别开户资料的真伪,更缺乏对特定客户在会计、结算、外汇等部门资金运作综合信息的掌握,因此,在界定和判断可疑交易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足四:事后监督对反洗钱审核不到位。

虽然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了相应的事后监督岗位,但在监督工作中往往仅局限于柜面业务的合规性,没有真正把反洗钱工作纳入其事后监督的范畴。

目前的事后监督往往表现为:只重视凭证要素审核,忽视业务是否涉及反洗钱;只重视客户身份证件是否核查,忽视对完整资料的审查;只重视业务的差错审核,忽视账户与资金性质相关分析等。

不足五:反洗钱规章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反洗钱规章制度,主要根据国家的有关反洗钱法规分解、细化反洗钱实施细则。

这使反洗钱的制度仍然停留在表面化的层次,并未真正深入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对此,各一级分行制定了《反洗钱实施细则》,并根据反洗钱的职责设置反洗钱内部管理岗位,但以上制度尚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上的改进与完善,使这一重要的内控制度缺乏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虽制定了反洗钱管理的相关制度,但制度比较粗糙,反洗钱岗位与业务操作岗位混淆,岗位责任制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不足六:邮政储蓄银行系统内部反洗钱工作缺乏有机的统一与协调。

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工作涉及个人业务部、公司业务部、会计结算部、风险合规部、审计部等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从目前来看,在一级分行层面虽然都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一些办法,但尚未形成以反洗钱为核心的一套系统的工作体系。

一些工作仍沿用以前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反洗钱风险控制与导向,新制定的反洗钱规定也没有完全渗透到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工作中去;反洗钱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协调统一的反洗钱机制尚未形成。

那么,该如何加强和完善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体系建设呢?笔者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是:一是细化到每个支行、每个责任人。

要贯彻落实反洗钱的制度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网络和工作制度,必须在横向上扩展到每个岗位,纵向上扩展到每个层级。

以此将该项工作延伸到每个网点,落实到每个责任人,以责任制的形式,督促基层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反洗钱法》,在反洗钱工作中做到了解客户、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和保存记录等多项制度要求。

二是认真落实反洗钱的各项制度,建立考核机制。

在制度执行上要做到奖罚分明,并对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风险与漏洞,确保反洗钱制度执行的连续性、有效性,真正实现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

三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洗钱制度体系是风险防控的必要环节,更是银行内控制度的重要部分。

因此,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管理水平,应从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入手。

要根据“三道防线”相互制约的原则,健全内部制度,设立包含反洗钱工作在内的操作、监督部门,使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

在实际工作中,对临柜一线、事后监督、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监督措施,避免管理失控;合规部门要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对不适应、不合理情况要及时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使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符合实际要求。

四是高度重视并加强反洗钱的员工培训工作。

反洗钱工作归根到底是由人员来实施的,因此,反洗钱人员的业务水平是开展有效工作的基础。

而现在,人员业务水平不足依然是邮政储蓄银行实施反洗钱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之一。

广大员工仅停留在对反洗钱业务的表面认识上,缺乏对更深层次的理论与操作。

所以,组织开展具有持续性和富有成效的员工培训,是邮政储蓄银行优化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方式。

反洗钱培训应结合实际,注重反洗钱操作技能的有效提高,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开展:第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第二,要强化对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制度法规和日常操作,尽快提高邮政储蓄银行一线反洗钱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操作能力。

培训的目的是要不断提高银行从业者反洗钱的思想意识、合规技能及综合素质。

五是建立信息网络资源,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对内完善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可疑交易数据的建库,实现全行范围内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识别,确保对已有的可疑交易信息报告的全面利用,解决银行内部反洗钱系统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对外通过加强与公安、纪检、税务等机构客户信息资料的共享,实现与其他系统对相关信息资料的校验,缓解邮政储蓄银行在账户开立时处于信息弱势的不利局面,把好邮政储蓄银行的账户开户关,解决洗钱者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机关干部教育与基层和院校教育相比,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有不同的特点,大块时间更少,偏重自我教育,侧重热点敏感话题,联系业务多,把握不住这些特点,教育容易出现被动应付、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一、存在的不良倾向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机关干部日常需要处理大量繁杂事务,放松教育、不教育、伪教育现象在不同机关不同程度存在。

主要表现有:安排“随意化”。

计划定了,写在纸上,挂在领导嘴上,有的想到什么抓什么,喜欢什么抓什么,上级强调什么抓什么,领导布置什么抓什么,随心所欲,消极对待;有的有计划不落实、有规定不执行,朝令夕改,计划赶不上变化,借口工作冲撞,“主动申请”牺牲教育,拖而不教,教而不真,导致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匆匆开锣,草草收场,很不严肃。

内容“教条化”。

上面教育来了,照搬照抄,机关干部、基层官兵一个“药方子”,或者“一人生病,大家吃一副药”,搞一锅煮,弄一刀切,解决问题不是层次过低,就是不着边际,有问题无对象区分;有的每年教育内容从年头到年尾一个样,提法也懒得随社会形势、部队任务、机关干部想法变,因此有的机关干部表示“耳朵都听得起老皮了,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方法“程式化”。

满足于部署了,开了会,作了动员,提了要求,尔后集中整顿一阵子,关起门来念一念书,作一作笔记,总结写一写,自查读一读,停留在“规定动作”上,鲜有“自选动作”;或者以会代教,领导台上讲一讲现象,部门组织生活学一学,把行政会议、组织生活当作“狗皮膏药”,用来代替教育活动,领导讲过了,意味着教育就算搞过了,一切按部就班,一个模式运行,一个声音教育。

组织“形式化”。

实施中,所有程序走到,但浮于表面,为完成任务敷衍塞责。

时间上,貌似安排满满当当,却都让给了自学,而自学等于放学;人员上,强调全员参加,往往放松管理,借故报情况、送文电、有接待,东拼西凑,人员稀拉,难以保证;教育中,人到位而心思在外,领导不到场,要么瞌睡,要么看报,要么会场内办公,一派“你吹你的号,我拉我的调”的景象,纪律松弛,秩序涣散,可谓乱象丛生。

二、原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干扰,机关干部教育面临许多实际困难,效果难以保证,既有领导层面的,又有业务部门的,既有重视不够的问题,也有操作不得法的问题,既有落实规定走样的原因,也有统筹不力的因素。

分析有三方面:思想上“含糊”。

对抓好机关干部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清,片面认为教育主体是基层,重心放在基层,忽视了机关干部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机关干部素质的高低,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委决策实施质量。

或者认为机关业务工作忙不过来,搞教育白白浪费时间,不划算;或者认为机关干部都是经过选拔的,具有相当觉悟,教育靠自我,不值得;或者认为领导讲了,批了,机关干部出不了事,出了事也是小事,不碍大局;或者对机关干部关心的话题讳莫如深,避而远之,思想根子上不重视、不作为。

的领头羊制度上“打折”。

机关干部教育没有针对性,实效性不大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缩了水,坚持不好。

思想调查摸底、专题思想分析、交心谈心流于形式,有的基本没有,有的没有问卷,羞于座谈,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干事一支笔,领导一个圈,大功告成。

因为机关干部教育一般随党委进行,如果党委一撇手,教育就会脱手。

很多教育,领导很重视,会上会下强调不少,而执行中却不落实规定,形成“两张皮”,出现”轰轰烈烈作动员,扎扎实实走过场”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称为“制式形式化”也不为过。

对象上“虚位”。

相对基层教育,机关干部教育是一个容易忽视的群体。

对于组织者而言,自己是教育者,也是被教育者,有的感到机关干部大大小小都是官,自己能力水平有限,怕讲错了话、忧出错了文、惧办错了事,主观能动性不足。

有的机关干部摆位不正,奉行“业务至上、领导高兴”实用主义,能躲就躲,置身教育之外,自行其是,主观上放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思想深处抵触教育。

三、对策建议加强机关干部教育,要从思想源头抓起,搞好统筹,整合资源,与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相融合,坚持用制度抓好日常教育,做到用抓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去抓好机关干部教育。

力量要保证,思想要统一。

首先有一个要不要抓的问题。

要站在机关干部教育事关部队全面建设,事关服务基层水平,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的高度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教育引导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教育是组织关爱,参加教育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种观念。

党委要常抓常议,摆上日常议事日程,纳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范畴;机关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分管专司;政治机关,要切实担负起机关干部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角色,高度重视,积极作为。

根据机关干部现实思想情况,除党委安排教育外,机关党委每季度要适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干部教育内容、带倾向性问题,政的领头羊治协理员和宣传科要积极配合,带头组织实施,形成党委主动、机关联动、干部互动的局面。

计划要科学,统筹要兼顾。

一级机关,日常工作中,既要对上,又要对下,既有大项工作,又有具体事务,不仅时间难集中,人员也难以完全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