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简谱)粤曲 荔枝颂_课件1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九年级下册音乐(简谱)粤曲 荔枝颂_课件1


种之一,于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
角洲一带,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
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现在则专指丝竹
音乐。广东音乐: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
格的乐种,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
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
性民歌曲艺等等。而我们现在所讲的广东音乐
则专指丝竹音乐(小曲)。
粤曲 荔枝颂
粤曲渊源

粤曲源自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间,有
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
• 1.穿街过巷卖唱的女盲艺人,被人们称作“瞽 姬”、“师娘”。这种演唱盛行了60多年, 在粤曲史上称为“师娘时期”。
• 2.辛亥革命后又出现明眼女艺人(亦称“女 伶”)演唱粤曲。1918~1938年,是女伶演 唱的全盛时期。
听赏粤曲《荔枝颂》
•典故: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荔枝来。” 荔枝又称为“妃子笑”。
典故来由

杨贵妃与荔枝的典故见于《新唐
书·玄宗贵妃杨氏传》:“妃嗜荔枝,必
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
未变已至京师。”

此外,苏轼也甚爱荔枝,曾在《惠
州一绝》中。”
荔枝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粤曲出现了一 个欣欣向荣的局面。
• 1958年,集中优秀演员和乐师,成立了广东音乐 曲艺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 粤曲从基本单一的站唱,发展为有弹唱、说唱、 表演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批新生力 量,在创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时,还整理了不少 传统曲目。
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 独树一帜的红腔。

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
《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曾被
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10月
11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广东音乐的特点

一、要从广东音乐的特点来看广东民歌的。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
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

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
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
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
蜜源植物。
• 红线女
红线女
红线女—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红派表 演艺术创始人,广东开平人,红线女从艺60 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 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 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 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
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
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
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

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
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
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