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临泽县新华农场小学陈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以及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份,20根教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进入小学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数学知识了,今天王老师找来了几道难题,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四座小房子,每座房子里都装着一道难题,要进房子必须先拿到钥匙。

算对了钥匙上的数学题就可以开门了,谁来取第一把金钥匙?
学生举手回答,并说一说最后一题是怎么算的。

师:你说的真好,原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把数字凑成“十”。

拿到了钥匙,就让我们来解决难题吧。

二、探究新知,讨论计算方法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幻灯片:两箱牛奶,左边箱9盒,右边箱5盒。


2.谁来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①左边有9盒牛奶,右边有5盒牛奶,一共有几盒牛奶?
②左边箱子比右边箱子多几盒牛奶?
③右边箱子比左边箱子少几盒牛奶?
师:第二、三个问题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谁能马上解决呢?
生:9-5=4(盒)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动脑筋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板书:一共有几盒牛奶?
3.分析问题(出示课件)
师:这里一共有几盒牛奶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加法)为什么呢?如何列式呢?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用加法解决,因为我们要求一共有几盒
牛奶,就是要把左边的9盒和右边的5盒合起来,所以应该用加法解决。

生1:9+5=14(盒)
生2:5+9=14(盒)
4.探索算法。

(出示课件)
师:你们同意这个结果吗?
生:同意。

师:光用嘴说可不行,今天你得想想这个9加几的加法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9加几
师:老师这里就有两箱牛奶,有没有办法移动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一共有多少盒牛奶呢?
学生边说边移动:从5盒那箱中移动一盒到9盒那箱中,一眼看出是14盒。

师:你能用小棒摆出刚才的过程吗?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边说边摆。

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会听的孩子,他为什么要把5分成1和4呢?
生:因为只有1才能和9凑成10,所以要把5分成1和4。

师:哦,原来是这样。

我们可以把9凑成十,还有没有其他的凑法呢?赶快用你学具盒里的学具再摆一摆吧,摆完以后可以和同桌交
流一下你的方法。

(课件演示配合讲解)
学生操作活动。

师: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验证方法。

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仔细的听,如果有不同的意见,要等同学汇报完后再提出来。

学生用教具展示,可能出现的计算方法有:
(1)数一数;(2)用计数器计算;(3)拆小数,凑大数:把5分成1和4,1+9=10,10+4=14,所以9+5=14;(4)拆大数,凑小数:把9分成5和4,5+5=10,10+4=14,所以9+5=14;(5)把9看成10,10+5=15,15-1=14,所以9+5=14。

5.比较算法:
师: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验证了9+5=14是正确的。

大家还想到了好几种计算方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他们都先凑成了十。

师:所以我们可以给这些方法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凑十法。

师:这几种凑十法你最喜欢哪种呢?说说为什么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你觉得这两种凑十的方法一样吗?
引导学生找出差异,编出儿歌。

CAI:“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看小数,分大数,凑成十,加剩数”。

师:找出差别了,现在你觉得它们两谁更好些呢?
生:9最接近10,把9凑成十比较容易。

师:通过我们的讨论,得出了和数学家同样的答案,让电脑来告诉大家数学家的发现吧。

CAI:计算9加几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其中最好的一种凑法是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把5根分成1根和4根的两堆,1根和9根圈在一起就是10根。

所以9+5是这样计算的:把5分成1和4,1+9=10,10+4=14。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次这个最好的方法吧。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一读。

三、巩固联系
1.圈一圈,算一算。

(出示课件)
师:刚才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找到计算9+5的最好方法,解决了第一个房子的问题,还有信心进入第二间房子吗?
生:有。

师:好,那就让我们加快脚步,请进。

这里面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什么呀?
学生好奇。

CAI:第一页是一个信封,第二页出示书P73“练一练”1题。

师:它要我们“圈一圈,算一算”。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是否引导。


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解决困难吧,四人小组听好要求:
①小组长分发题单,组织大家讨论“圈一圈”是圈什么?怎么圈?
②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圈法及计算的结果。

请小组长分发题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信封里的问题。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请同学汇报。

2.想一想,算一算
师:团结就是力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又顺利的解决了第二间房子的问题,让我们赶快进入第三间房子。

CAI:9+3=;7+9=
师:只有两个算式,能不能解决哦?
生:能。

师:请翻开书P70,看到“试一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有结果的孩子主动给大家说说吧。

学生汇报结果(CAI),并说说怎么算的。

3.解决问题(出示幻灯片)
师:解决了三座房子的难题了,还有最后一个房子,还进去吗?
生:进去
师:那好我们开门看看是什么难题呀?
看懂了的孩子来说说题意。

生:左边鱼缸有9条金鱼,右边鱼缸有8条金鱼,请问一共有几条鱼?
师:赶快列出算式计算一下吧,
有结果的孩子,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生:列式:9+8=17(条)
(1)把9分成7和2,2+8=10,10+7=17。

(2)把8分成1和7,1+9=10,10+7=17。

师:这个算式的两种凑十法,还有没有明显的优良之分?
生:没有了,他们都比较接近十,都很好。

四、教学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数学新知识?
五、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
——9加几的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看小数,分大数,凑成十,加剩数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小学教育
本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