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份; 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份。
2
三、空间观念
3.8 4.5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9 3.5
4.8
(2)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
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3.8分米, 宽2分米,容积是34.2立方分米。小胖 想用它来装一件长3.5分米,宽1.9分米, 高4.8分米的礼物,是否装得下?
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运算
如:0 . 1 2
5 7

0 . 1 2 7
5

0.6 7

6 70

3 35
1 2

3.5

1 2

1 3.5
1 7
56
又如:56×9 =560-56=504 ×63
56×63=504×7=3528
168 336
六、运算能力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与
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碰撞与争论—新课标修改的动力
2005年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关键一年 ,观点碰撞与学术论争为课程改革注入了 活力,关于数学课程标准所引发的讨论和 争论引起各方关注,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在 课标修订中得到充分关注——形成了新课 标修改课程共同体
1、四个学习领域(2005年---2010年)
三、空间观念
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观察:有序观察,选择对象,变换角度 (2)操作:学会画图,动手操作,自我释疑 (3)变式:变化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大小 (4)辨析:同中见异,异中求同,精确分化 (5)结合:形象与语言结合,数与形结合
四、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 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 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 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 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多样化”旨在“各取所需”, 乙湖
()
适应不同学生!
水深 60米
海平面0米 甲湖 水深 20米
20 米
甲湖水面高度记作0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 -20)米;乙湖是堰
塞湖,水底高度记作(+20)米,水面高度记作(+80)米。
2.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 大约1000人,
想一想,( )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约一万人.
空间想象(表象的改造)
实物指认 图形指认 剖面指认
三种水平既递进发展,又交错共存
三、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 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
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份; 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份。
三、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 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运算 估算过程中的合理判断
360< 22×18<440(积的范围)
22×20=440 20×20=400 20×18=360 积比440小 比积积接少近24个0018 积比360大
多2个20 能坐下
六、运算能力
符号了”
——列科尔德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可见:数学符号如同“象形文字”,
简洁、生动、形象、传神,
符号本身就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
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描绘,都相形见绌!
二、符号意识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 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 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
(a+b)c=ac+bc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
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 证明结论。
七、推理能力
案例1: 因为3×6=18 所以30×600=18000
凭借经验和直觉—合情推理
因为3×6=18 所以30×6=18个十=180 凭借数的概念—演绎推理
所以30×600=180个百=18000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运算 估算过程中的合理判断
传统的“简便运算”适度保留,发挥它的训练功能。
解:56+31+19+24=130 130-31 130-56 (50-48)+(50-47)
注意学习习惯
七、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
4.8-4.7
4.7以下
600000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171.7170.2 168.2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图的直观性可能产生“误导” 一格表示的数量越小 条形的长短相差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我为歌狂 狮子王
动画片投资和收益的关系
罗 山 小 学 视 力情 况和看 电视 时间统 计
单位:人
40
35
30
25
20
15
投资(万元)
10
目前5收益(万元)
1500 36000
0 300
5.2-5.1
5.0-4.9
6789读作( 6 )千 ( 7 ) 百 ( 8 ) 十 ( 9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6789=( )×1000+( )×100+( )×10+( )
一、数感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
个十 百

一、数感
1.看图写数。
(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

()
()
案例1: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案例2:两幅条形图蕴涵的信息
五、数据分析观念
研究性学习的缘起:父子争论,看电视是否影响视力?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教师需指出:“样本”问
1.你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题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2.你的视力怎样?
5.2~5.1 5.0~4.9 4.8~4.7 4.7以下
c
a
b
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2加7,再把结果乘3减21。告
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
设:所想的数为x, 则( 2x+7)×3-21
=6x+21-21
=6x
三、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 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
3.读一读,填一填.(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
如前面的填空练习
一、数感
2.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
0.15×3=? 0.15 ×3 0.45
2 小时行6千米,1小时行?
3
6

2 3

6
2
3

6

1 2

3

3 6
3 2

1
1 先求1份是多少→再求3份是多少
2/3小时行6km 即3份中的2份是6 3份是9
1小时行
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自发”走向了“自觉”
一、数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


1080稍大于1000;
72×15=1080(米)
1080超过2000的一半,都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
二、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 创新意 识
3、体现课程理念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 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 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教 育
• 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大的改变: “双基”→“四基” “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四基: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 十个核心词: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
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 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 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 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运算 估算过程中的合理判断
传统的“简便运算”适度保留,发挥它的训练功能。
例如:89×1.01= 89 .89
反例:125×8÷125×8 =1
六、运算能力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