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不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对普通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讨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内容和教学改革途径。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专业人才培养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Teaching//He HaiyanAbstract Based on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of biochemistry teaching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and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have been put forward.Key words biochemistry teaching;teaching reform;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Author's address Departer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Hechi University,546300,Yizhou,Guangxi,China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多门专业课程的先修学科,也是化学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之一,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二级学科下新设专业逐渐增多[1],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重组,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打下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开设的生物化学专业课程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专业、化学本科专业共4个专业。

作为一所普通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围绕的是结合地方特色,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就业目标也不相同。

如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的是“熟练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中学和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的教师;培养能在蚕业、农业、环保、生物技术等企事业或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及其与生物相关的行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生物技术专业重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强,能在工业、医药、农、林、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能够在相关领域自我创业”。

此外,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由于学生就业需求与考研目标等人生规划的不一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的出发点和兴趣点也不一样,因而,如何针对这些区别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是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2教学改革的内容与途径2.1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教学计划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因此,具有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应有一定的差别,具体应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分量不同,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不同,教学深度、重点和难点也有所区别。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的做法是:在制定不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时重点考虑:一是课时区别;二是实践教学区别;此外还有理论基础知识的难度、深度区别。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班的生物化学教学因相关学科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教学的需要增加了理论教学的课时数、深度与难度,实践教学则关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补。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专业要求的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重在实验实践技能的掌握与了解。

而化学专业强调学生除了了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外,着重掌握与化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如有关物质的合成、物质分析测定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总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及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反映,各专业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拟定不同的教学大纲。

2.2教材选择与教学参考书推荐如上所述,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深度、不尽相同。

如何使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教材选择和教学参考书推荐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体现了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它是确保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2],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还反映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进展、研究前沿,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

而教学参考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延伸,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显著效果。

在教材与教参选择上除了考虑不同专业的需求,总体原则还要把握的是尽可能选择国家规划教材、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教材,此外还要注意教材、教参的更新与教参量的要求,不能应付了事而只随便列举一本两本教学参考书,也不能广而泛大量要求学生阅读,而应该是针对不同专业学习程度的需求尽量精而简,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3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讨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很多作者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甚至是不同院校的教学改革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笔者也曾对普通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几点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4],可以说对各专业的生化教学都有一定(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广西·宜州546300)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1)01-0127-02127维,并且看到严肃的科学概念可以解决幽默问题的喜悦。

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4.2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根本高职生对有关物理概念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得出结论后,一般说来,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往往仍是表面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为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着重理解其物理意义。

(1)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应要求学生机械记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将其“返回”到具体的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中,使之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

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概念学生都记住了,但当问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任意取一段,也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吗?”一部分学生回答是,由此可见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意义。

在此概念中有两点:①初速度为零;②只受到重力作用。

而一部分同学并没有真正认识“初速度为零”是判断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必要条件。

(2)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大不相同。

4.3物理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认识活动中起着引导和指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组织才能进行,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努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例如,在学习弹力这一节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日常生活实验:拿一把直尺,一手拿好,另外一头用手折弯一点,上面放一个小石子,然后放手,这样,小石子就弹出去了(采用高抛形式,不要伤到学生,但石子落下时却使一部分同学闪躲、嬉笑,从而达到一定的实验效果)。

这个小实验同学们在平时都玩过,而且印象非常深刻,但并不会去想其中的物理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手对直尺施加力的作用,使直尺发生形变,由于直尺发生了形变,而对放在上面的小石子产生一个力的作用,小石子在力的作用下才飞了出去。

直尺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这样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从观察得到的经验事实出发,对经验事实用逻辑的方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既比单纯用思辨的方法要容易接受,又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物理学这种逻辑与直观、抽象与形象、生活与科学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在高职阶段有许多内容都可以这样处理。

总之,物理概念、物理问题、物理方法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高职物理教学中,要把握概念、问题、方法的关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教会方法为重点的现代教育观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李秀林.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6).[2]保俊.物理概念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王佩琼.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电力高等教育,1994(S1).编辑曾敏(上接第120页)高职高专的教学以适量、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简单明了为主,而本科专业的学生入学基础较好,求知欲也较强,就可适当加大课堂信息量及布置较多的课后自主性学习内容。

总之,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4注重不同专业先修学科与后修学科间的联系无论是生命科学的哪个专业,生物化学都是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先修学科,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前提基础,而不同专业学科间的联系和递进关系有所不同。

比如,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与微生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酶工程、基因工程等课程的联系都较紧密,内容上有很多的交叉知识点,而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则主要是与农业微生物、土壤学、普通遗传学、生物技术概论等课程有一定相关,教师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着重强调与其余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真正起到先修学科对后修学科的辅助和打基础作用,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2.5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与考研方向不同针对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不能忽略的还有学生就业需求与考研方向也不同,学科教学要为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就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考虑到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各种不同学习需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上好每一节生物化学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