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水循环提高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水循环提高练习

《水循环》提咼练习
一、选择题
2016年11月,长沙市政府发布工程方案,提出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到2030年时,湖南长沙城市建成区80%^上的面积将达到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在试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里,定义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下图是“海绵城市
模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建造“海绵城市”最确切的理解是()
A.主要是针对城市内涝而实施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
B.主要是针对“城市热岛”现象而实施的调节气候措施
C.主要是针对城市水问题而实施的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措施
D.主要是针对城市水污染而实施水质净化措施
2•“海绵城市”所构建的水循环系统是()
A.纯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B. 高仿真自然水循环的人工水循环系统
C.纯人工的全新水循环系统
D.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叠加的水循环系统
3•城市海绵体蓄留、净化的水体可低成本用于()
A.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 .径流 C .蒸发D .水汽输送
5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 .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剧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有利于雨污分流④有利于地下水回灌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左厨右團
7.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
C.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增加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
、材料题&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
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再加上长期的历史原因,西
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
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

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 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 和_____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
循环类型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
处是___________ ;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解析】1.从图文资料中能够获得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主要是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针对城市内涝而实施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故 C 正确,A 错误;主要是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针对“城市热岛”现象而实施的调节气候措施, B 错误;海绵城市是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针对城市污水而实施的水质净化措施,故 D 错误。

故选C。

2.由材料并结合图示可知,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不仅是纯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A 错误;不是高仿真自然水循环的人工水循环系统,B错误;也不是纯人工的全新水循环系统,C错误;是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低价的水循环系统,D正确。

故选Db
3.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城市”。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

回收蓄积的雨水,可以用来城市道路的清洁、园林绿化等用水,B正确;不能用于城市居民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故ACD错误。

故选B。

4.B 5.C 【解析】试题分析:4.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仍进入下渗、蒸发环节,影响较小,A、 C 错。

水汽输送是降水前的环节,收集雨水影响不
到,D错。

5.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C 对。

收集雨水使用后作污水排放,
不是直接回灌地下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消费量,不是
B 对。

洗车、冲厕后排放入下水管道,
补充城市地下水
, A 错。

收集雨
水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不是减缓城市内涝,B错。

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D错。

考点:水循环环节;水资源利用;中国水资源分布
6.B
7.B
【解析】
试题分析:
6.左图中把雨水收集起来,可以减少城市涝灾;收集的雨水充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雨水收集,使其流入下水道,能够使雨污分流;雨水被利用,不是回灌地下水。

故选B。

7.右图中通过管道把雨水直接导入地下,直接转变为地下水,是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而下渗环节是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的过程,所以不会增加下渗的水量;雨水导入地下,会减少水循环中的蒸发。

故选B。

(1)蒸发降水甲(或陆地内循环)乙(海陆间循环)
(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

(5 [①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
种地表形态;③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解析】本题以水循环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的环节;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2)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据图可知,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和下渗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3)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图中丁为下渗环节,人类可以通过植树种草,保
护地表植被增加下渗环节水量。

(4)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

(5)考查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水循环的主要意义包括促进各种水体的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塑造各种地表形态;促进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与交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