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之湖花园工程SCD200/200施工升降机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阮剑明审核人:阮剑明审批人:秦炳灿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曦之湖花园工程项目部二0一五年七月十九日目录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及参建单位工程名称:曦之湖花园建设单位:绍兴景明置业有限公司监理单位:绍兴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工程简介曦之湖花园项目共计13栋高层、7栋小高层、一栋幼儿园、一个地下车库及配套设施组成,项目占地面积85385㎡,建筑总面积274487㎡。
地上建筑面积213462㎡,地下建筑面积61025㎡;其中人防区11002m2,非人防区49501m2,2-8#楼为11层,9-10、13-21#楼为32层高层,11、12#楼为27层高层。
3、使用机械配置在9-21楼各配备安装一台绍兴市玲龙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CD200/200型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
施工升降机在搭设高度达9m时,设一道附墙装置,然后采用6m间隔与9m 间隔交错安装附墙架的方式,即9-10、13-21#楼在四层楼面、六层楼面、九层楼面、十一层楼面、十四层楼面、十六层楼面、十九层楼面、二十一层楼面、二十四层楼面、二十六层楼面、二十九层楼面、三十一层楼面各设置一道附墙,11-12#楼在四层楼面、六层楼面、九层楼面、十一层楼面、十四层楼面、十六层楼面、十九层楼面、二十一层楼面、二十四层楼面、二十六层楼面各设置一道附墙。
二、编制依据1、本方案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地质勘察报告》《升降机使用说明书》三、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机安拆2、人员组织、配备及职责总负责人:负责装拆全过程中总的组织、安排和协调以及安全总负责。
安全技术负责人:负责装拆前安全技术交底及装拆过程中的检查、监督、测试,安装后的试验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装拆组组长:在总负责人的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作业人员按安全规程、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装拆作业、并注意过程检查,协调指挥。
电工:负责主机电气的安装,调试等。
指挥:在组长的安排下,负责吊装的指挥工作。
其他装拆人员:在组长的安排下,按照操作规程及事先对各人的分工协调一致进行工作,并随时注意安全。
装拆组组长:任建装拆组成员:任斌杜辉勇陈文清3. 建筑物及场地情况和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无4.装拆机前准备4.1.建筑物及场地情况和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4.2.了解所装拆的施工升降机是否的所变动1、施工升降机在装拆前有无发生过异常情况(无)2、施工升降机的起重性能是否达到说明书要求(能)3、各机构能否正常工作(能)4、结构件有无损伤(无)5、是否需要作检修工作(否)4.3.施工升降机装拆机前期工作4.3.1.学习施工升降机装拆技术方案各安全措施内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4.3.2.根据施工升降机装拆需要准备好以下机具:4.3.3.按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升降机说明书、基础设计资料要求核实基础施工质量。
4.3.4.清点零部件规格及数量,检查工具、仪器。
4.3.5.根据装拆场地及车辆进出通道、安装程序和吊装主要大件的尺寸、重量、高度确定汽车吊停放位置、臂杆长度及倾角。
4.3.6.进一步明确装拆程序和注意事项,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5.施工升降机的安装程序5.1.1.围栏的安装:(1)将围栏的基础底座吊运到准备好的混凝土基础平面上,旋上与基础底座连接的螺栓,但暂不拧紧。
用钢垫插入基础底座和基础之间,以调整基础底座右铭水平度,然后拧紧连接螺栓。
而后交第一、第二标准节在内的三节标准节一起吊装到基础底座的标准连接座上,并装好相应的缓冲弹簧后,用螺栓将标准节与基础底座连接紧固。
用经纬仪在二个方向上检查导架与水平面的垂直度,要求导架的垂直度误差≦3mm。
(2)在基础的周围安装门框、接长墙板、侧墙板以及后墙板。
5、1、2 吊笼的安装:将吊笼就位到已安装好的三节标准节组成的导架上,调整好吊笼上各导轮和标准节立管之间的间隙,同时调整好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间隙。
5.1.3对重装置的安装:将对重装置吊入导轨架的对重滑道内。
5.1.4将导轨架加高到米:在地面上连接好4节标准节,然后吊运到已安装好的标准节上,并用螺栓连接好。
5.1.5加高后,在离地面9米处设置第一道附着架。
每6-9米安装一道附墙,首次安装高度为24米,最终安装高度为100米5.1.6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安装。
5.1.7吊笼的电力驱动升降试车。
5.1.8导架加高安装至要求高度。
5.1.9对重系统的安装5.1.10检查、调试:吊笼进行上、下空载运行,同时检查齿轮与齿条间隙、导轮与导架的间隙。
并安装上、下限位开关和三相极限开关的实际位置,安装、调整导架上的上、下限位档板、挡块。
5、1、11 按说明书要求进行坠落试验。
6.施工升降机的拆卸程序:6.1.1.考虑到安全,施工升降机拆卸前先做防坠落入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面的拆卸工作。
6.1.2.拆卸的方式和顺序基本上和安装的方式和顺序相反,这里只做要点说明。
6.1.3.拆卸前阅读说明书中有关拆卸安全检查说明的内容。
7.施工升降机装拆安全注意事项1、参与装拆的人员必须熟悉升降机的性能结构特点,并能熟练的操作,能熟练的排除故障,受过专门培训。
2、装拆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防止装拆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4、装拆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5、升降机运行时,人的头、手绝对不能露出安全栏以外。
6、如果有人在导架上或附着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起升时严禁进入围栏内。
7、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8、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和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
9、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10、装拆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要求,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及工作服。
11、操纵升降机必须将按钮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12、吊笼启动前,应先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的隐患。
13、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14、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拆装作业。
15、装拆过程出现技术故障时,应解决问题后方能进行下一步装拆作业。
16、切记要拧紧标准节及附着架的连接螺栓。
8.安全技术措施:由总负责人组织全体装拆人员学习措施内容,进行技术交底,落实每项工作:1、装拆作业之前,组织学习装拆安全技术方案,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每天对分项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司机、吊装指挥、电工、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冬季、雨季应采取防滑措施。
3、遇有架空输电导线的场所,应避免主机结构进入输电导线的危险近程。
如条件限制不能保证安全距离时,要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架设。
4、作业人员必须遵守高空作业规则,严禁酒后上岗及高空抛物等一些不安全行为。
5、吊运长、大物件时,吊点应准确,保证被吊物平衡,并防止吊物旋转、摆动和碰撞。
6、装拆作业区5-10米范围外应设安全警戒线,工地派专人把手,非有关人员不得进入警戒线,专职安全员应随时检查各岗位人员的安全情况;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照明。
7、装拆人员要工作岗位明确,作业职责明确,既要坚守岗位,又要互相配合,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集中精力工作。
8、主机装完后,未经检验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9、主机检验合格后,应将安全操作规程和安装验收标识挂于醒目处,以提醒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
10、主机交付使用前,必须向使用单位作安全技术规程交底,并取得使用单位签字认可。
四、施工应急预案1、制定目的施工升降机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以及吊装物的坠落事故以致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坠落伤亡等常见事故,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预防突然出现的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积极采取的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
2、机构和职责设立抢险组织机构:抢险总指挥长:杨祖华抢险组组长:王忠兴组员:蒋罗、陈松人员疏散组组长:朱校兴、姜申付排障组组长:朱国富朱灵峰车辆引导员:张凤2.2各机构人员职责和执行任务(1)指挥长,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工作,负责调集人员、物资等立即抢险,把人员和物质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
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
调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抢救组,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伤员救护工作,在医疗人员到来前对伤员进行初步医疗护理并运离事故现场,对伤员妥善安置并在医疗人员抵达后帮助医疗人员了解现场人员伤亡情况,以利抢救并辅助搬运伤员。
(3)人员疏散组,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疏散与抢险、抢救工作无关人员,指引人员到安全地带,避免扩大伤亡。
(4)排障组,负责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为抢险伤员工作扫清障碍,并负责搜救伤员和防止连锁事故。
(5)车辆引导员,负责引导场内车辆为抢险腾出有效空间,同时引导消防和救护车辆进入场地合理布局、有效作业。
3.应急和响应措施事故发生后,最先发现者要立即报告直接领导、主管领导或值班领导。
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对伤员人员的抢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并逐级向上报告。
抢险组首先要了解事故情况以及伤员地点、数量和轻重,然后依情况分组携带必要器械组织救护。
人员疏散组立即在组长指挥下奔赴通往事故地点的通道,指挥人员有序行动,并为方便医疗和抢险人员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维持人员撤离秩序。
排障组得到事故信息立即分别组织人员携带器械赶赴现场,搜救被物体压住、掩盖的伤员,同时清理事故现场障碍物,为投入更多抢险人员并进行有效工作提供方便。
同时观察事故现场情况,对于潜在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或排除。
车辆引导员要时刻注意场内抢险部署,及时引导对抢险和人员撤离有影响的车辆转移到妥善地点,在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引导员指引车辆进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