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3040年代华人女星篇『娱乐八卦』

203040年代华人女星篇『娱乐八卦』

20、30、40年代华人女星篇『娱乐八卦』20、30、40年代华人女星篇『娱乐八卦』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同时却又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浮华,让人沉迷。

中式的内敛与西式的时髦在那个时代有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完美结合。

1、胡蝶(1908—1989)她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

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

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属于老上海的美人,就是一那一朵花,虽有盛开的灿烂,也有凋落的凄凉。

但无论如何,每走一步,都带起风,随风起舞。

2 阮玲玉(1910——1935)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之后,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阮玲玉的表演才华横溢,光芒四射,达到了中国无声电影时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赢得广大观众由衷的倾慕。

阮玲玉是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人,她是这个“默片时代”的女王,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

然而红颜终归薄命,这位站在中国女演员演技巅峰的女星,却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后,结束了自己精彩而又无奈的一生。

3 陈燕燕(1916.1.12-1999.5.7) 1930年,“联华”公司在北京拍摄《故都春梦》时,她经常去看拍外景,遇到了蔡楚生。

由于她酷爱电影,于是主动向蔡楚生自我推荐,他们认为她形象好,有培养前途,于是让她在片中客串了一个不重要的角色,从此她步入影坛。

1932年她因主演了蔡楚生导演的《南国之春》一片一举成名。

此时,她的表演受到了电影界内外的一致好评,也开始了她创作的丰收期。

1949年她移居香港,与王豪创办了海燕影片公司,继续从事表演事业。

在香港、台湾两地拍片,多饰演中老年角色。

1981年她赴台湾加入了中国电视公司,成为该公司基本演员。

1988年在北京等地公映了台湾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她在剧中饰演的一个慈母形象,受到大陆观众的好评。

“美丽的小鸟”,“南国乳燕”,仅从这些名字,似乎就可以穿越历史风尘,浮现出陈燕燕“小鸟”般的明媚芳华。

她曾名列孤岛影坛四大花旦,曾是张爱玲最喜欢的女演员之一。

这位从默片时代就出名的女明星一生拍片不辍,香港电影《阮玲玉》和台湾电视剧《昨夜星辰》中,我们还能见到陈燕燕的风采,这在老电影明星中也是十分难得的。

4 黎莉莉(1915.6.2-2005.8.7)她从小当过丫头,做过养女,学过京戏,进过孤儿院,童年生活极为不幸。

1926年,在影片《燕山侠隐》中第一次扮演角色。

素有“甜姐儿”之称。

代表作有《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狼山喋血记》等。

对现在的追星族来说,黎莉莉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可她当年是与“一代名伶”阮玲玉同时代、比“金嗓子”周璇更早投身银幕的旧上海一代巨星。

翻开中国电影百年表演史册,默片时期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女演员中,她是最后一位辞世者。

5、王人美(1915~1987)1927年人上海美美女校就读。

1931年后主演或参加演出《野玫瑰》、《芭蕉叶上诗》。

所主演的《渔光曲》于1935年在苏联第一届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1950年从香港回上海,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两家春》、《青春之歌》等影片。

非同寻常的人生,潘玉良的女人香从油彩中飘散出来属于上个世纪的那段美丽肯定是不能延续到现在,多年之后,世界没有轮回,只是远远地还能看见那么一点熟悉的影子,嗅到一些熟悉的味道罢了6 舒绣文(1915-1969)从小家境坎坷,1931年到上海加入“天一”,充当语言教员,兼演小角色。

以后在影坛和剧坛之间两面发展。

1934年,她入“明星”,三年内拍了十余部影片,比较成功的是《劫后桃花》和《夜半香》。

抗战期间,她是大后方剧坛的四大名旦之一,主演的影片则有《塞上风云》、《血溅樱花》等。

抗战胜利后,舒绣文回到上海,主演了多部影片,最成功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片中交际花王丽珍那种八面玲珑、凶狠残忍的性格,被她表现得入木三分。

解放后,她继续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还参加了译制片的配音工作。

7 徐来(19096-1973)出身小康,但家道中落,一度潦倒,曾经去蛋厂做过女工。

1927年,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修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并与黎锦晖结婚。

徐来长得很标致,有“东方标准美人”的绰号。

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之一周剑云看中了她,1933年聘请她加入“明星”。

1933年,她主演了无声片《残春》,因此片一举成名。

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在主演了《船家女》后,便息影。

此后,经杜月笙介绍,结识唐生明,与黎离婚。

此后她与丈夫唐明生一直住在上海。

四十年代末,全家迁居香港。

1956年底,回北京定居。

30年代著名“标准美人”徐来8 袁美云(1917—1999)1932年出演处女作《小女伶》,素有“小女伶”之称。

代表作有《化身姑娘》、《西施》、《家》、《红楼梦》等。

她曾经在煌煌巨制《红楼梦》中反串贾宝玉,曾经在银幕上再现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曾经是电影《家》中梨花带雨的梅表姐。

“袁美云”是她学戏登台后改的名字。

在1934年著名摄影师陈嘉震所拍摄的“八大女星”写真集中,十七岁的袁美云,半个多世纪前的黑白照片,今天看来仍艳光四射,青春无敌。

40年代主演几部影片后,移居香港。

9 路明(1919—2001)路明的姐姐徐琴芳和姐夫陈铿然都是著名的电影工作者,1936年她由姐姐介绍加入“艺华”,主演了《广陵潮》、《女人》等片,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年,她主演《弹性女儿》,演活了舞女的生活遭遇,她主唱的影片插曲也得到广泛流传,路明因此而一举成名。

抗战前后是路明演艺生涯的黄金时期,她主演了几十部影片,其中《影城记》、《打渔杀家》、《天堂春梦》等都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10 谈瑛(1915-2001)1931年从影。

1931年开始从影,在“联华”拍有《暴雨梨花》等片。

三十年代中期加入“明星”,主演《小玲子》、《夜奔》等片,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当红的女明星。

抗战爆发后,她在“新华”主演《化身人猿》、《麻风女》等片,票房都很好。

谈瑛造型奇丽,又善于化装,因而赢得“神秘女郎”和“黑眼圈女郎”等雅号。

解放前夕赴香港,在港拍有多部影片。

谈瑛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演员,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明星堆里,很容易将她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如果看她演的影片,她的笑,她的愁,她神秘性感的气息,她独一无二的黑眼圈,让人过目不忘。

如果翻开三十年代的电影杂志,她闹出的一桩桩轰动新闻,她前卫无所顾忌的行事,让人惊谔不解。

她就是“神秘女郎” 谈瑛。

11 叶秋心(1913-1984)在武汉的电影史上,最早的影星。

1913年生,少年时曾就读于汉口圣罗以女中。

因她爱好电影,又长得文静秀丽,身材窈窕,被当时汉口的武汉影片公司看中,应邀在该公司拍过一部《什刹海》的片子。

叶秋心于1932年离开武汉到上海,经影界前辈邵醉翁介绍,进“天一影片公司” 正式从影,与著名影星胡蝶、马陋芬合演《孽海双鸳》,一炮打响。

在《春宵曲》中她饰演一位舞女张珊珊,因演得惟妙惟肖,观之者众,使叶秋心声名大振。

1934年,她因主演了《百花洲》而进人当年《良友》电影杂志评选的全国八大明星之列。

当时,八大名星之一的徐来,被影界誉为“标准美人”,叶秋心的容貌胜过徐来,则被冠以“模范美人” 的称号。

从此,声誉日隆。

12 李香兰(1920年2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

1906年举家迁到中国东北。

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

1945年日本战败,李香兰以汉奸罪名被逮捕,后被无罪释放。

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继续其演艺事业。

1958年冠夫姓成为大鹰淑子,告别舞台转而从政。

1974年当选参议院议员。

李香兰受过正式的西洋声乐教育,代表作有《夜来香》。

后来有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很多同名艺术作品,如流行曲、舞台剧、电视剧等。

她不是华人,却又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

13 龚秋霞(1916-2004)少年时参加梅花歌舞团。

1936年从影,在文化影片公司中拍摄《父母子女》。

1937年加入明星影片公司,同年因主演《古塔奇案》而大获成功,其主唱的影片插曲《秋水伊人》曾流行一时。

抗战期间她先后在“民光”、“新华”、“国华”及“中联”、“华影”等公司拍片,作品主要有《孤儿救母记》、《歌声泪痕》、《蔷薇处处开》等。

抗战胜利后龚秋霞往来于沪港两地,在“大同”、“大中华”、“长城”、“凤凰”等影片公司拍摄了近60部影片,多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主要作品有《柳浪闻莺》、《花街》、《中秋月》、《三笑》等,80年代后息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