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艺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华茶艺的历史,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 了解六大茶类的功效、特点及常用的茶艺器具;
3. 掌握茶艺基本流程和茶艺礼仪,能够熟练冲泡1-2 种茶叶;
4. 传承弘扬中国的茶文化,提高生活品质,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茶类的特点、常用茶器、茶艺的基本流程。
难点:六大茶类不同的功效、冲泡特点。
解决思路:使用实物对比、PAD 合作探究学习,分别从干茶的形状、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演示法、观察法、项目教学法、体验法
【课前准备】
1. 每个茶桌六大茶类适量;紫砂壶、玻璃壶、功道杯各1
把,闻香杯、品茗杯等茶器各1 组;2 台PAD;2 份任务单
2. 多媒体课件,《茶艺基本流程》微视频;
3. 汉服。
教学过程】
、项目导入(4 分钟)
经常喝茶的请举手;喝过哪几种茶?喜欢喝什么茶?是否了解它的功效?
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中华茶艺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选茗、择水、备器、烹茶、礼仪、环境的选
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整个品茶过程安静、美好、高雅、惬意,人们可以在茶香中放松身心,延年益寿。
2008 年,国务院批准茶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茶叶是怎么发现的?播放视频:《茶的由
来》(2'10')'
从神农氏发现茶以后,秦汉时期出现简单的制茶,两晋南北朝时出
现茶叶市场。
唐朝茶圣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百科全书。
所以一般认为,中华茶艺形成于唐,发展于宋明,极盛于清。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茶艺文化中的以下知识:
1.六大基本茶类;
2.常用的茶艺器具;
3.茶艺基本流程;
4.
茶艺基本礼仪。
二、出示项目任务及评价标准(1 分钟)
“探茶”、“赏茶”、“评茶”三个环节中获得茶叶数最多的小组可获得“茶博士”小组。
1.探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3 片茶叶。
(1)能够分辨茶桌摆放的茶具,正确完成连线题,计1 片茶叶;
(2)能够分辨茶道六君子,正确完成连线题,计1 片茶叶;
(3)合作探究一类茶叶,归纳的结论准确、完整,计1 片茶叶。
2.赏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2 片茶叶。
(1)能够分辨六种干茶,计1 分茶叶;
(2)分工明确,全员参与茶艺练习,计1 片茶叶。
3. 评茶环节:本环节最多可获3 片茶叶。
茶艺展示B 级计1 片茶叶,A 级计2 片茶叶,有讲解计1 片茶叶。
三、项目实施过程(35 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常用的茶艺器具,了解茶叶的分类和不同功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PAD 为工具,以信息搜索、筛选技术、实物对比为手段,达成本环节目标。
】
茶具,古代又称茶器或茗器。
古籍中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
茶臼、茶柜等至少24 种。
现代人常用的茶具主要有茶壶、盖碗、茶杯、杯托、公道杯、茶盘、茶巾、茶荷、茶夹、茶匙、茶针、茶叶罐等饮茶用具。
任务1 :以小组为单位,对应图和实物,合作探究茶桌摆放的茶具名称及作用,完成连线题
教师补充: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
根据材质主要分为陶土、瓷器、漆器、玻
璃、金属、竹木、搪瓷七大类茶具。
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名
闻天下。
茶具在茶席上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
茶具摆放有序,左右平衡,左右手不能交叉取用。
学生试一试:请按图示要求,摆放茶具。
茶艺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论茶,增进友谊,修心养性,学习礼法,陶冶情操。
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诗中写道:“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说明茶具有非常显著的保健功效。
任务2 :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根据茶的发
酵程度从不发酵到全发酵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黑茶、红茶六大类。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绿、白、黄、青、黑、红六大茶类任
选其一,利用PAD 搜索、筛选资料,了解其功效和冲泡
特点,包括水温、冲泡时间等,提炼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记录在任务单上。
各小组展示探茶阶段成果,教师分别做补充,根据评价标准给予评价。
选茶也是一门学问,应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茶叶。
另外,喝茶也是分季节的。
绿茶等不发酵或微发酵的茶叶比较适合春夏,黑茶、红茶等后发酵或全发酵的茶叶更适合秋冬饮用。
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设计意图:通过微视频,了解基本的茶艺流程;通过实物对比
法,从干茶的形状、颜色及茶汤的颜色、香味及口感等方面观察归纳,分辨不同的茶叶,为猜茶做准备。
以学生动手练习、掌握茶艺技能、观察比较、讨论探究为主要手段,达成本环节目标。
】
中华茶艺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拥有其特色茶艺。
另外,根据所饮茶叶不同,茶艺的流程也不同。
例如中式乌龙茶艺就包含30 多个步骤。
总体上茶艺大致有以下步骤。
1. 观看《茶艺基本流程》微视频。
教师补充讲解:
(1)备器布席。
选择合适的茶具,合理布局。
(2)温壶洗杯。
用开水冲洗茶壶、茶杯,一为消毒,二是提高壶温,这样冲泡出来的茶味道更香。
(3)赏茶投茶。
欣赏茶荷中干茶的色、形、香,用茶拨取适量茶叶放到茶壶里。
(演示如何赏茶,左手持茶荷,右手扶茶荷口,先自己低头赏茶,然后自左手边顺时针向客人转一圈,供客人赏茶,转到自己胸前,然后投茶至茶壶。
)
(4)醒茶。
将水倒入茶壶,让沉睡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
醒茶的水可以用来洗杯。
(右手持水壶,手腕向内侧转圈倒水。
)
(5)泡茶。
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向下冲入茶壶,先低后高,使茶叶转动均匀接受水分。
(凤凰三点头还是一种礼仪。
)
(6)淋壶。
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提高壶温,保存茶壶里的香气。
(7)斟茶。
把泡好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然后用公道杯依次巡回注入闻香杯中。
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8)奉茶。
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把茶托双手送到客人面前,行奉茶礼或伸掌礼。
(演示斗转星移,如何翻转闻香杯,翻转后送给客人。
)(9)闻香品茗。
闻茶香,品茶味,赏茶色,论茶经。
(演示双手搓闻香杯以闻茶香。
)
(10)茶艺基本礼仪(伸掌礼、叩指礼)
2. 学生分组练习茶艺。
通过实物对比,注意观察每种茶叶的干茶颜色、形状以及茶汤的颜色,以便进行识别和区分。
运用探茶环节对六大茶类冲泡特点及保健功效的探究,小组合作进行茶艺练习,为评茶做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评茶,让学生担任评审,对各组的茶艺练习进行检测,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同时达到展示交流、共同进步的效果。
】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茶叶,进行完整的茶艺展示。
每组根据分工,选派1 名同学担任评茶员,1-3 组为一大组,4-6 组为第二大组,组间互评。
评茶员根据评价标准打分。
每个小组在展示前,先说明本组选择冲泡的茶叶名称,茶艺师姓名,客人姓名,然后开始展示
四、项目总结(5 分钟)
计算各小组获得茶叶数量,评选“茶博士”小组,颁发奖励。
茶艺是中国人对生活艺术的伟大发明,更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最初,由僧侣带到朝鲜、日本;西汉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亚、西亚、地中海名国;唐朝时,通过茶马古道传到南亚;明清时期,通过海上贸易传到欧美地区;清朝时,通过万里茶道传到遥远的俄罗斯对彼得堡。
中华茶艺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茶艺,比如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日本茶道等等。
从以下选题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进行研究:
1. 茶树生长环境;
2. 茶叶制作工艺;
3. 茶叶发酵过程、茶多酚;
4. 茶叶保质期与保存方法;
5. 中国四大茶区分布及盛产名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灿烂着华夏文明,更联结着东西方文
明。
每一位中国人,都应了解、弘扬中华茶艺,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积极做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推广者,为家人普及中华茶艺,第10 页共11 页
让家人喝到合适的茶叶。
最后,祝愿同学们、老师们,以及你们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茶香四溢,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