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摘要:绿色建筑的本质在于循环利用资源,其直接效果就是节约了资源,有利于资源的自然循环,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地球环境。
本文探讨了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
为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代表,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鼓励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迅速在最大份额的中低端市场推行以减少使用、合理使用资源为主要策略的低成本路线,即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应以“低耗”为核心。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
有些专家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 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绿色建筑是很具体的东西,基本上包括四个特征,第一节约资源,第二利用可再生资源,第三材料循环再利用和再生,第四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
害的污染物,这是四个基本的原则。
我们国家公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把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是绿色建筑评估规定的定义,显然“四节一环保”是构建绿色建筑的核心技术,是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根本发展方向。
作为设计师,我们所要做的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合理的优化的设计,实现建筑的绿色化。
二、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
1、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使用自然资源。
绿色建筑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利用。
2、节约土地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绿色建筑必须合理规划,节省土地资源。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避免或禁止采用粘土砖,采用环保砖,有利于节省耕地资源。
3、节约水源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绿色建筑应具有的特性之一。
绿色建筑在整体规划中应该制定有关建筑节水的技术政策,推广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节约材料
建筑结构采用新型墙体——围护结构和内隔断结构,可以减少钢筋的用量。
另外装修材料的原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尽可能多的使用自然材料和高科技人工饰材。
建筑装修应符合“住健康、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原则。
5、绿色循环
循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绿色建筑首先必须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居所拥有者、周围居民及环境,便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
三、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1、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要与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体现人文绿色与生态绿色,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其次应该搜集、分析当地民居资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及居住区的服务对象等出发,总结出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居住模式,研究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布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2、自然通风设计策略
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住宅区气候的好坏。
自然通
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
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
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情况,是确保住宅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实现居室环境的健康舒适。
3、采光设计策略
夏日影响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由于阳光直射与热辐射,更是影响住户心里感受的因素之一。
因此,应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采光设计,经过认真计算,明确住宅区的建筑布局与单一住宅的关系,分析建筑群的遮阳及日照能否满足建筑物采光与遮阳的需要。
建筑体型系数是由建筑物的表面积与建筑间的体积比值,且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直面建筑的热耗要大雨曲面建筑,当体积相同时,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要小于分散布局的建筑热耗,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控制建筑物的层高,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降低体形的凹凸变化,尽可能采取规则的平面形式。
4、可再生自然能源利用
可再生自然能源的利用对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至关重要,自然界可再生自然能源有很多,其中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均是常见的可再生自然能源。
太阳能是不需要耗费成本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的使用有以下三种方式:利用太阳光作为照明,太阳能加热系统以及
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住宅的阳台、外墙、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储存能量,此外还可设置被动式太阳能设备, 如居室窗户上“反光板”的安装能够提供最佳日照表, 以改善房间深处的自然采光条件。
另一种先进的“被动”利用太阳能的方法是设计“通风塔”, 它能利用太阳热量产生气流以提高降温效果, 在“通风塔”中上升的气流带动温度较低的气流穿过与它相连的房间,起到降温的作用, 这种作用在无风的日子更为显著。
除了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外,在我国西部、北部和许多沿海,风能充沛,可以利用风能作为建筑能源的供应,风能利用的方式一般是利用风能发电,再将电能用于建筑的照明、空调等。
5、节约利用资源
(1)减少资源消耗
在建筑生产及使用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了抑制自然资源的枯竭, 有必要对如何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如何合理
地使用地方材料, 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如何抑制废弃物的产生等问题, 在设计和材料开发上进行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新成果合理地应用于实践中。
(2)资源再利用
大量选用低能耗可再生环保型材料, 减少木材的使用,垃圾回收管理是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方面,设置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废料箱、隔间或斜槽, 用于收集指定的可再生垃圾, 包括那些可以混合
的有机废料, 使之变为发电原料。
建筑资源在建筑生产中应充分利用, 如建材生产废料、建材包装废料、旧建筑利用、建筑设施公用、施工废弃物减量, 拆除废弃物再利用等。
(3)节约利用水资源
我国淡水资源储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量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强,属于贫水国家之列,水资源的循环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几年国家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节约利用水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建筑内的供水、排水、卫浴用水、建筑物外的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是给排水设计的一个要点。
节水设计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置污水处理设备,经物理方式处理后的中水即可用于花木庭园浇灌及土壤渗透等方面。
并采取节水型器具等措施,降低用水量,同时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
地面雨水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另外,在建筑采暖中热水的循环利用,能为建筑节省很多能耗。
充分回收利用污水和雨水,由原来的污水、雨水直接排放的方式改为“污水、雨水- 排放- 存储- 处理-回收利用”的循环使用方式。
总之,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探索尊重环境和高效使用资源,也能帮助建筑师进行理性设计,例如,解决好建筑的朝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等因素能使得建筑更趋于理性。
只有协调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
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吴俊仁.绿色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7)
[2] 胡肖辉.借鉴地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j]. 安徽建筑. 2011(01)
[3] 杨威.绿色建筑设计初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