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防护知识

个人防护知识

电动风机呼吸器主要由面罩、吸气 管、背带和腰带、流量调节阀、导气管、 风量转换开关、电动送风机等部件组成。
电动风机呼吸器的特点是使用时间 不受限制,供气量较大,最多可供1~5 人同时使用,使用成本较低。但使用人 员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一般电动 风机呼吸器导气管长度不超过40米)。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隔绝式将使用者呼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绝,从本身携带的 气源或导气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供呼吸。适用于存在各 类空气污染物及缺氧的环境。主要使用气瓶、压缩气管道、移动式 空压机、送风机进行供气。供气源的新鲜、充足供应以及呼吸面罩 的正确使用是保证这类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防尘呼吸护具的选用:
1、了解现场存在的呼吸类危害因素的种类,如现场 存在有机气体、有毒气体等,应选用活性碳(P或R)口 罩;如只存在普通粉尘,选择普通防尘口罩(N系列)即可;
2、根据现场存在的呼吸类危害因素浓度选择合适的 防护口罩,半面罩型防护口罩一般适用于危害因素浓度 较低的作业场所。如现场粉尘浓度非常高,应选择防护 率更高的防护口罩(全面罩)或使用隔绝式防护用品。
携气式防毒面具具有防护效果好、 使用自由度大的优点,但也有使用成本 高、防护时间受限(单空气气瓶的标称 使用时间为1小时左右、氧气瓶2~4小 时)、背负式携气式呼吸器重量大不适 宜进入狭小作业场所的缺点。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携气式防毒面具选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对呼吸器进行气瓶压力、气密性、供气能 力、报警器状态等方面进行检查。如需使用此类呼吸器, 必须在购买时索要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指南,按照使用指南 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2、呼吸类防护用品:
呼吸类防护用品是为保护佩戴者的呼吸系统,阻止 粉尘、烟尘、或有害气体、蒸汽、微生物的吸入,预防 职业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呼吸类防护用品按照防护原 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
防尘、毒类呼吸防护用品属于特 种防护用品,应具有特种防护用品安 全标志。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呼吸器的种类和防护原理:
滤毒罐编号
标色
1L
绿+白道
1
绿
2L
桔红+白道
3L
褐+白道
3

4L
灰+白道
4

5

6

7L
黄+白道
7

8L
蓝+白道
8

防毒类型
备注
综合防毒,毒烟、毒雾等
综合防毒
综合防毒、一氧化碳、毒烟、毒雾等
防有机气体、毒烟、毒物等 防有机气体 防氨、硫化氢、毒烟、毒物等 防氨、硫化氢 防一氧化碳 防汞蒸汽 防酸性气体、毒烟、毒物等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压气式防毒面具:
压风式防毒面具气源直接使用压缩空气管道或移动式 空压机供气。通过压力调节装置降压后通过导气管、吸气 软管供佩戴者呼吸使用。
压气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吸气 管、背带和腰带、流量调节阀、导气管、 降压装置、过滤器等部件组成。
压气式防毒面具的使用特点和注意 事项与电动风机供气式防毒面具基本相 同。因其提供的气源压力比常压高,可 提供防护的范围较大,最大工作距离可 达100米左右。但必须在导气管上安装过 滤器,过滤压缩空气中的粉尘和油雾。
过滤式是借助过滤材料,将空气中的有害物去除后供呼吸使用。 这类产品依靠面罩和人脸呼吸区域的密合提供防护,让使用者只吸 入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 面罩如何与使用者脸型密合,减少泄漏;保 证呼气阀能够正常工作,是这类呼吸器取得有效防护的重要因素。 过滤式面罩没有供气功能,不能在缺氧环境中使用。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个体防护装备分为头部护具类、呼吸护具类、眼 (面)护具类、听力护具类、防护手套类、防护鞋类、 防护服类、护肤用品类、防坠落护具类、其他防护装备 10大类。
目录
一 粉尘、有毒物质的防护 二 噪声的防护 三 膳食保健知识
一、粉尘、有毒物质的防护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1、粉尘、有毒物质
主要通过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可能引发职业病的危害 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毒物质两个方面。长期吸入粉尘 可能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各类尘肺病;有毒物质的 长期吸入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 方面的病变或异常。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例3:
作业描述:工人从事油封清洗作业,现场汽油质量浓度 超标4倍 。
有害环境识别:作业场所不缺氧。汽油浓度未构成IDLH 环境。汽油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
过滤式防毒面具满足防护要求。滤毒罐类型首选3类(防 有机物)。汽油对眼部有一定刺激性,应尽量选择全面罩过 滤式防毒面具。
2、应根据呼吸器的呼吸防护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如使 用自背气瓶式呼吸器应尽量防止进入狭小作业场所;
3、使用过程中若因碰撞、拖拽等原因造成面罩错动, 应立即屏住呼吸,及时将面罩复位,绝不可从脸上拉下面 罩;
4、呼吸器的余气(压)报警器发出警报时,应立即撤 出危险场所。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举例: 例1: 作业描述:油漆工在储存罐中从事喷漆作业,无强制通 风措施,作业时间约1小时。使用二甲苯溶剂,罐内温度20℃。
有害环境识别:储存罐中可能缺氧;由于空间小,通风 差,作业空间内二甲苯浓度会迅速升高至饱和浓度构成IDLH 环境,在一定浓度下二甲苯对眼睛有刺激性。
现场有毒物质浓度过高而且可能缺氧,已构成IDLH环境, 必须选用隔绝式呼吸护具,同时由于现场二甲苯对眼部有一 定的刺激性,应选用全面罩呼吸护具。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目前我国颁布的职业中毒病有56种,其中95%以上是 经呼吸器官侵入机体引起中毒。职业性尘肺病13种,100 %是经呼吸器官侵入肺组织引起的肺纤维化病变。职业 病目录中所列举的115种职业病中有73%的项目是经由呼 吸途径引发的。由此可见,呼吸防护在职业病防治中占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2、根据作业性质选择合适的滤毒罐尺寸。滤毒罐越大, 可使用时间越长,但佩戴舒适性降低。应根据实际作业情 况灵活选用。无论何种尺寸的滤毒罐都应按照说明定期更 换;
3、佩戴时应注意使用者的面部特征可能对面罩密合性 造成的影响,如胡须、长发夹在面罩与皮肤之间都会降低 面罩与面部的密合性,使用时应尽量预防;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 .2.1 过滤式防毒呼吸护具
过滤式防毒呼吸护具一般由面罩+滤毒罐组成。与过 滤式防尘面罩主要考虑过滤效率和密合性不同的是,过滤 式防毒呼吸护具还需考虑根据现场存在的有毒物质种类选 择合适的滤毒罐进行防护。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过滤式防毒呼吸护具的滤毒罐分类: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随着吸附粉尘的积聚,过滤式防尘口罩使用一段 时间后会出现防护效果下降或呼吸阻力增大的问题,此 时应按照说明书指导及时更换口罩或过滤元件。
4、使用时要保证口罩与脸部的密合,口罩佩戴好后 要进行密合性检查。佩戴密合性不好的防护口罩时,空 气中的粉尘会随着人的吸气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入呼吸道。 这种情况下选用泄漏效率再高的防护口罩也无济于事。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作业人员防护与应急知识培训
前言-个体防护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PPE): 人在生产和生活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 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个体防 护装备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技术措施尚 不能消除生产和生活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不能进行 技术处理时,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就成为抵御外来伤害、 保证个体的安全和健康的唯一一道防线。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 .2 .2 隔绝式防毒呼吸护具 IDLH(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环境一般都是因缺氧或有 毒物质造成的,进入IDLH环境时必须使用隔绝式呼吸防护 用品。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分为送风式、压气式和携气式 三类。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送风式防毒面具:
送风式防毒面具根据供气方式分为手动风机呼吸器和 电动风机呼吸器两类。手动风机呼吸器要求人力操作而且 体力劳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本节主要介绍电动风机呼 吸器的选用方法。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4、佩戴好后应进行气密性检查,如发现密合性不好, 应调整面罩位置和头带松紧;
5、如使用中出现异味、 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 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排除 防护装备故障或更换过滤元 件后方可重新进入;
6、呼吸防护装备及过滤元件不用时应尽量密封储存, 如需清洗,清洗前应先将过滤元件取下。
呼吸类防护用品的防护目标主要是环境中存在的粉尘、 烟尘、有毒粉尘、有毒气体、蒸汽等物质。根据防护目标 物质的不同,呼吸防护用品可简单分为两类:防尘呼吸护 具、防毒呼吸护具。下面分别对两类呼吸护具的选用进行 介绍:
防尘呼吸护具
防毒呼吸护具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1 防尘呼吸护具:
没有毒性的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都是慢性的职业 健康伤害,因此防尘呼吸护具一般使用过滤式呼吸器, 只有在粉尘浓度非常大的作业场所才需要使用隔绝式呼 吸器。
标号后加“L” 表示此滤毒罐含 有滤烟层,能够 过滤空气中的有 害气溶胶(如毒 烟、毒雾、放射 性灰尘和细菌、 病毒生、毒物等
防硫化氢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过滤式防毒呼吸护具选用注意事项:
1、根据空气中存在的有毒物质种类和浓度选择适宜的 防毒面具。如果有害物质对眼部有刺激性,应尽量选择全 面罩防毒面具;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过滤式防尘口罩的佩戴方法:
呼吸护具选取举例
一 呼吸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
3.2 防毒呼吸护具
防毒呼吸防护用品也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类。与粉 尘不同的是,有毒物质不仅会造成慢性的职业健康伤害, 还可能因短时间吸入浓度过大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很 多涉及有毒物质的作业环境必须使用隔绝式呼吸护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