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子庙草袋围堰施工方案

太子庙草袋围堰施工方案

YDK128+332.648太子庙特大桥草袋围堰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以及已批准的标段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太子庙特大桥施工图图纸及其会审纪要;3、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设计、验收《规范》、《规程》、《验标》、《规则》和广铁集团公司有关文件;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石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复线电气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6、现场勘测调查资料;7、参考我局《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等有关文件及我局铁路施工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类似工程经验。

1.2编制原则1.2.1全面响应和符合施工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招标书及合同条款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满足业主及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争创一流工程。

1.2.2确保实现施工总工期目标的原则8#墩、9#墩计划2010年9月1日开工,2010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3个月。

1.2.3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原则在施工全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招标范围内工程全部达到国家或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1.2.4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原则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规定施工,把好质量关,以确保桥梁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1.2.5确保实现环保、水保目标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合理规划,节约土地,降低能耗,固体废弃物分类堆放,及时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粉尘、污水排放、噪声等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保护水利设施,保证水利畅通,以利农田灌溉,保护农民的利益。

1.3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标中铁十五局管段太子庙特大桥桩基、墩台身工程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YDK128+332.64太子庙特大桥位于汉寿县太子庙镇境内,桥址区地势开阔平坦,多辟为水田,民舍散布。

交通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

桥区地表水发育,路线于里程YDK127+998.77m-YDK128+666.34m跨越河道及垄间洼地区,河道顺直,河床宽度20m-30m。

河水水流不大,长流不断,受大气降水补给,流量及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

新建桥与既有线线间距在太子庙河处为25米,桥梁全长667.495米。

太子庙特大桥中心里程YDK128+332.648,桥跨布置为:20-32米简支梁,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1.0m,合计为102根,最长桩长为23.5m;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桥墩,桥台采用单线矩形空心桥台。

桥墩处太子庙河两侧河岸宽度约为36m。

本桥9#墩位于太子庙河槽内,8#墩为近岸墩,设计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为1.0m,其中9#墩为6根桩基,桩基长度每根均为20m,8#墩为6根桩基,桩基长度每根均为18m。

2、桥位处水文、地质情况桥区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附存于黏性土及砂类土中,大气降水及沟渠为其主要补给来源,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局部夹承压水。

太子庙河目前水位约为0.10-0.20m,雨季时会有所升高。

河底与河岸的高度约为6m。

桥位河床地质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粉细沙、细圆砾土等,层厚1-9m,地基承载力σ0取值分为250-350kp a;二层为全风化泥质板岩,层厚1-15m,地基承载力σ0取值分为300-400kp a;三层为强风化泥质板岩,层厚为1-21m,地基承载力σ0取值分为400kp a。

3、主要工程数量本桥9#墩为6根桩基,桩基长度每根均为20m,8#墩为6根桩基,桩基长度每根均为18m。

8#、9#墩承台尺寸均为5.1m*7.5m*2.0m,桥墩为圆端型实体桥墩,8#墩桥墩高度为13.75m,9#墩桥墩高度为17.25m。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所示。

8#墩、9#墩桩基及下部主要工程数量表4、地震烈度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主要技术指标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设计速度:160km/h设计活载:中活载桥梁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设置3、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特大桥工程的特点,结合目前工程实际情况,为确保8#墩、9#墩施工过程中的有效组织指挥,优质、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中铁十五局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站前2标指挥部第1项目部成立桥梁第一施工队,实施本特大桥的施工。

配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下设三个专业工班:其中1个桩基工班,1个结构工班,1个拌和站。

见下页(组织机构框图)。

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部主要负责特大桥的施工组织指挥,与指挥部、地方政府及地方管理结构的业务来往,统筹施工队之间的设备、人员、材料等的调配,负责主要施工方案的制定。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为确保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施工准备。

4.1施工现场准备①方案制定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组织工程技术部、技术主管、专业工程师熟悉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并到现场复核,认真研究制定可行的草袋围堰施工方案。

②作好技术交底开工前,做好进行技术交底,然后由项目部对本工程控制点、水准点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复测,并上报监理。

随后完成导线网的布设,并认真作好防护、记录、计算工作。

测量桩在使用前,均应检测其稳定性。

③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在施工前熟悉复核设计图纸、资料,熟悉项目合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结以往的施工经验,合制实施性施工组方案。

④尽快和有关部门协商沟通,施工方案上报有关部门审定。

⑤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桥梁一队提前做好草袋装土准备。

草袋内装填松散黏性土,一般装至草袋容量的60%为宜。

4.2人员培训对参加施工建设的全部人员,我队在开工前对参与施工的全部技术干部、技术工人进行为期不少于2天的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防护的培训,并在项目部的组织下对每个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对全部管理人员重点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预防传染病、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五章现场平面布置方案5.1 总体平面布置结合现场原有的道路状况,地形地貌、当地村镇的要求以及本桥的设计情况,对施工现场作如下布置:钢筋加工场采取就近工点的原则设置在既有太子庙特大桥10#墩、11墩桥下,钢筋加工场采用钢彩瓦或活动板房进行围蔽,场地内全部采用C20混凝土硬化。

砼集中拌和站设在K126+300汉寿火车站附近。

5.2 临时工程方案5.2.1施工便道本桥施工便道利用9#墩附近的原既有乡村道路,路面宽为4.5m,路采用碎石土结构。

新建便道采取加强专人维护措施,外侧修建良好的排排水系统,便道与地方路交叉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牌。

5.2.2修建排水设施驻地及拌和站修建沉淀池和污水池,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排放;施工区沿征地界外侧修筑排水沟。

5.3.3工程用水生活及工和用水均采用就地钻孔取水,附近无污染,可直接饮用,地下水源丰富,完全能满足施工及生活所需。

5.3.4驻地围蔽施工现场采用钢采瓦板进行正面围蔽,背侧采用钢丝围栏进行围蔽,封闭管理。

5.3.5交通工具、通讯联络本队拟配备3台工程交通车,用于工程指挥、试验、材料采购、施工人员上班对外联系及现场应急之用。

通讯联络已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装固定电话2部,传真机1部,无线对讲机3部,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并加入集团公司网。

5.3.6地磅场地内安装80吨地磅一台,进场钢筋、碎石、砂均采用地磅称量。

5.3.7 Internet及计算机管理本项目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项目部各部室和各施工队均配备计算机,并与互联网和我单位网站相连;同时拟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网,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现代工程管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拓宽视野,搜集“四新”成果用于提高施工能力。

第六章施工计划进度安排6.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总工期安排:计划2010年9月1日开工,2010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3个月。

主要施工进度安排表如下:进度计划安排施工进度安排表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7.1 机械设备见下表主要施工设备进场一览表7.2 劳动力配备计划7.2.1人员配备计划(1) 管理人员:10人。

(2) 生产人员:高峰期计划投入50人。

视施工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增加施工人员。

7.2.2劳动力保证措施(1)本桥是我项目部的重点工程,优先保证劳动力配备。

从各工地调配有经验的人员投入本工程施工,保证人员的整体实力。

(2)配足管理人员及各技术工种。

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并留有一定的人员富裕量,防止因作业人员的离开而影响生产。

必要时通过招聘、招考等措施补充急需专业人员。

(3)充分考虑节假日的劳动力安排。

主要管理人员和各工种技术骨干原则上节假期间不得离开岗位,如确需离开工作岗位,则应有得力的替代者。

(4)与劳务工签订合同,严格按合同管理,减少人员流动。

(5)重视职工技术培训,为参与本工程施工人员提供相应培训和学习机会,使所有人员均能胜任本职工作。

(6)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激励员工积极性。

(7)保证施工中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将与本次投标时的承诺一致,在本工程任职的主要管理人员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人员安排保持一致。

且在本工程施工期间不再作调整。

同时提前进行协调准备工作,确保参建人员及时到位。

第八章施工方法和技术工艺方案8.1 草袋围堰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有关资料说明,通过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结合目前现场实际情况,由于本河水深在9月份-12月份水深不大于3m,流速小于1.5m/s。

草袋围堰堰顶宽为1-2m,外侧边坡为1.0:0.5-1.0:1.0,内侧为1.0:0.2-1.0:0.5,围堰内侧坡脚至基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0m,草袋错缝码砌。

8.2 草袋围堰施工方法及工艺8.2.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清理→围堰砌筑、填土→桥梁施工→围堰拆除→河道疏浚清理8.2.2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草袋围堰施工前,要做好草袋装土。

草袋内装填松散黏性土,一般装至草袋容量的60%为宜,袋口用细麻线或铁丝缝合。

土块必须捣碎,必要时应过筛,以防未捣碎的土块装入袋中,孔隙率大,不易堆码密实,留下漏水的后患和不稳定因素。

2、测量放线要根据设计图纸,精确放出桩基、承台的位置,并作以标记。

以确保围堰施工的位置准确。

3、基底清理土袋围堰填筑前,应清理堰底的树根、草皮、石块等杂物。

填筑时,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堰底内侧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不应小于1m。

4、围堰砌筑、填土为确保围堰施工安全,在草袋砌筑前,在围堰外围先打入6m长的钢轨,钢轨间距按1m控制,然后再进行草袋围堰施工。

草袋围堰采用双墙围堰,内外墙之间来填筑黏性土。

施工时将土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水中土袋用带钩的木杆钩送就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