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创新
【摘要】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金融脱媒加剧和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小微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契机。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融资困难成因,然后从对商业银行如何发展小微金融业务提出了创新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小微金融;小微企业;商业银行
一、小微企业界定及市场分析
小微企业通常指比中小企业规模更小的小型或微型企业,是小型民营企业、个人合伙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的统称,其融资要求大多在500万元以内。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非常多,成为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其发展也愈发受到国家的重视。
而在当前中国市场中生存的小微企业,绝大多数缺乏企业优势,很难受到风险投资和科技基金的青睐,而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
对商业银行而言,随着经济、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和逐步放开,我国的银行业外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加之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存贷利差缩小,银行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能轻松盈利了。
在此背景之下,银行业要想得到更多的潜在
市场与客户,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不失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只有通过商业银行的参与,在充分了解小微企业客户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为小微企业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才能有效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拓展小微金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还不够完善,经营理念与系统支持不够到位,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实现规模效益,还面临着运营机制、资源配置、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一系列的难题。
一方面,商业银行当前能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小微企业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且所提供的业务多数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性规划和整体流程设计,风险评估体系等的建设也很不完善,且部分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业务营销和产品创新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仅将之作为传统业务的附属;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缺乏透明度,且大量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真实销售情况难以核实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客户的资金实力、偿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可能会使得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过于谨慎。
三、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创新的建议
(一)了解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产品
各类商业银行应遵循“可行、便捷、实用”的原则,以市
场为导向加深产品创新力度,开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定制”服务,应对其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针对成长初期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应控制信贷规模和贷款的期限,为其提供短期信贷产品,并对资金实时监控,避免挪用,加强风险控制。
针对成熟期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可适当选择业绩优良、成长较快的小微企业作为客户对象,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融资需求,适当提供中长期信贷业务,并关注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银行还可以开发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法人按揭贷款等各类质押产品。
针对于衰退期的小微企业,商业银行要压缩贷款,杜绝中长期信贷业务,并且有步骤的将已发放的信贷资产从企业退出。
(二)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要想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商业银行就必须优化服务流程,建立门槛低、覆盖广、可持续发展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
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间可将小微企业贷款环节“流水化”,建立与小微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的贷款流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提快小微贷款审批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在该系统建成之后可自动区分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种类型,分别进入自动拒绝、转入人工、自动接受的审批流程,缩短贷款等待时间。
(三)开放担保方式,创新融资路径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提供担保品特别是不动产抵押物是
很难的,这直接影响了其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的机会,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创新担保方式。
首先,创新质押担保。
在保证银行风险管理的前提下,丰富推广诸如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专利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贵金属质押贷款等各类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品种,满足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
其次,拓展信用担保。
商业银行可开发、使用以小微企业为客户群的信用体系,开发许多如组合贷、小额信用贷、电销网贷、POS贷等信用贷款类产品。
最后,加强银保合作。
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确定双方承担风险比例,并将风险审查进行分工,确认抵押担保物范围,保险产品费率等,将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四)设置专业机构,提升激励机制
对于开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来说,合理的机构组织架构对推动业务水平至关重要。
第一,在总行管理层面,设立专门掌管小微金融的机构,单独管理、单独考核、单独核算,做好相关业务推动、产品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
第二,成立一支专门经营小微金融业务的团队,促成财务、管理、投融资、法律等专业化金融服务人才的聚集,立足于本地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为小微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积极培育客户群体。
第三,明确激励机制。
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规模、资产质量和贡献度等多项指标量化,并与信贷职员的收入、提示、业绩量等挂钩,充分调动信贷专业
人员营销小微金融的积极性,推动小微金融业务的全覆盖。
(五)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应强化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的模式,将服务整体打造成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产业链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门化、专业化的服务,培养长期的合作关系。
一方面,商业银行各分行可将目光聚集在本区域内小微企业的集中地,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研发专门针对该区域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为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策略指导;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为小微企业供应包括融资、结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投资银行、企业并购重组等种种类型的综合型金融咨询服务,以及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业务指导。
参考文献:
[1]郑九歌.积极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01)
[2]李月.论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必要性[J].时代金融,2012(08)
[3]尚福林.新时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J].中国金融,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