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图版历史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图版历史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舰
英国、德国为了争当海上霸主,在海军竞赛 中不断建造“无畏舰”。
资料:两大军事 集团形成后,各 国加紧扩军备战 步伐。
40
35 30 25 后备军 常备军
20
15 10 5 0 大战前夕 各国军备 [数量以十 万记]
德国
法国
俄国
矛盾焦点:巴尔干半岛——欧洲的“火药桶”。
(2)实力后来居上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 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导致了什么后果? 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和 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首相:“我以为战争 将持续3个月,最多4个月„„” 法国也打出了“圣诞节 回家”的口号。
福煦将军的 车厢——《贡比 涅森林停战协定》 签字处
1918年9月,德军败局已定。11月6日,德国派出由外 长率领的代表团,前往会见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将军,洽 谈停战事项。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边 的福煦将军车厢里,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 告结束。法国把这辆车厢作为战胜的纪念物保存下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工业产品上所 占位次 在殖民地面积上 所占位次 英 3 德 2 美 1 法 4
1
4
5
2
材料二:列宁说,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 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与 1870年 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帝国主义经济 发展的什么规律?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英 俄 德
法
奥匈
意
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矛盾国和其矛盾有:
法德矛盾:普法战争的后果问题。
英德矛盾:殖民地问题。 (主要矛盾)
俄奥矛盾:巴尔干问题。
两大军事集团的目的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出让土地,向 另一个出让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 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 要有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1.德国人想要什么? 殖民地 2.帝国主义矛盾加剧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殖民地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
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
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 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
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
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 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 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 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 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
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
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
它是塞尔维亚青年为了 挽救民族危机采取的爱国行 动,但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这说明:搞个人行刺等恐怖 手段,并不是被压迫民族解 放斗争的良策,而且往往会 造成灾难,铸成历史大错。 我们应反对采用带有政治目 的的个人恐怖手段。
普林西普被捕
反 对 任 何 形 式 的 恐 怖 主 义 行 为 2001年,美国911事件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时间: 1914年7月28日
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的国家:
同盟国方面:德国、奥匈帝国 协约国方面:英国、法国、俄国等 意大利原是同盟国成员,但为了自身利益, 于1915年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凡尔登战役简介
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
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 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
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
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 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 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 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70多万人。由于伤亡惨重, 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 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论美国西进运动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殖民 国家
被侵略和占领的国家、地区
土耳其、阿富汗、伊朗、印度、缅甸、 英国 马来半岛、中国 法国 土耳其、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 俄国 土耳其、伊朗、中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土耳其、中国
菲律宾 朝鲜、中国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9C末20C初,后进的美国、德国赶上并 超过了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谈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 局势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世界局势日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斐迪南大公为何 被刺杀,结果如何?
提示:因为斐迪南大公 倾向于吞并塞尔维亚,加剧 了塞尔维亚的危机,引起了 塞尔维亚人民的强烈不满, 因此他被刺杀。其结果就是 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
凡尔登战役中戴着 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
1916年
一战中最为惨 烈的战役—— 凡尔登战役
一战的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后的战场 被战火破坏的凡尔登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协约国战机
德国战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军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和同盟国战争双方 都使用新式武器来打击对方。在1916年7月初的索姆 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这种新式武器杀伤力强,使德军大为惊恐。
D.英俄德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D
)
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加剧
能力拓展
有人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一事件,人类可以 避免一战的劫乱。这种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不正确。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的结果。从这一点看,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帝国主义抓住这一 偶然事件,寻找借口,发动了战争。即使没有这一事 件,也会有别的什么事件点燃一战的战火。
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怎么办?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争夺世界霸权。
第 2、 3课
&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三 国 同 盟
1882年
争夺北非殖民地
法
1904
两大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德
1879年
殖民地问题
英
1907
1 8 9 2
三 国 协 约
奥
争夺巴尔干
俄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三 国 同 盟 与 三 国 协 约 示 意 图
温故知新
1、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的动力 和交通工具?
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
2、第二次工革命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材料一:西部工业的崛起,使美国工 业总产值大幅度上升,1894年美国工业总 产值猛增到94.98亿美元,为英国的两倍、 法国的三倍,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 33.57亿美元,法国为29亿美元。美国成为 首屈一指的先进的工业化国家。
3、一战的影响
参加国家和地区: 30多个
作战范围: 欧、亚、非三大洲
参加人口: 15多亿 伤亡人数: 3000多万 直接经济损失: 1800多亿美元
① 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 世界经济遭受了极大破坏。
4、一战的性质
交战双方的目的都是要扩张领土,争
夺霸权,所以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 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你能谈谈,战争与科技的关系吗?
提示:战争催生了许多军事科技,而且 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军事上。军事科技 是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基础,决定着武器装 备的发展水平,各交战国为赢得先机与主动, 开始最大限度地缩短科学技术从实验室到战 场的时间。因此军事科技在战争需求的牵引 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 空气动力学和航空技术的新发现和化学工业 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争夺殖民地) 帝国主义矛盾加剧 准备 军备竞赛 军国主义思想 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课堂练习
基础 知识
能力 拓展
基础知识
1.战争前夕,形成的同盟国集团是( A.英法俄 B.德意奥
B
)
C.英法意
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B.普法战争的影响 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