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1年3月20日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图1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

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图2 “十一五”期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表1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指 标 比上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2食品 6.5烟酒及用品 4.3衣着-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5交通和通信-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7居住 5.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5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5.30万人。

19.59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0%,比上年下降0.06%。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其中,种植业465.30亿元,增长6.7%;畜牧业167.04亿元,增长3.4%;林业22.21亿元,增长11.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65.83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平均亩产343.5公斤。

油料播种面积382.49万亩,增长7.6%。

蔬菜播种面积883.64万亩,增长6.7%。

全年粮食总产量1156.13万吨,比上年增长1.7%。

蔬菜产量1309.54万吨,增长11.2%。

肉类总产量192.46万吨,增长2.5%。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 粮食(万吨)1156.13 1.7 蔬菜(万吨)1309.54 11.2 油料(万吨)44.45 9.6 禽蛋(万吨) 37.22 3.5牛奶(万吨) 7.98 0.5生猪出栏数(万头) 2010.51 0.4牛出栏数(万头) 49.12 4.6羊出栏数(万只) 191.33 14.9肉类总产量(万吨) 192.46 2.5 #猪肉(万吨) 147.55 0.7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工业增加值369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8%。

图3 “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工业增加值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指 标 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工业总产值9087.99 28.6 #大中型企业5697.09 24.3#国有控股3402.17 22.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2689.72 24.5重工业6398.27 30.4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348.08 24.3集体151.56 74.3股份合作制16.22 22.1股份制6244.51 28.7外商及港澳台1754.10 26.1其他573.52 29.6从支柱产业看,汽车摩托车行业总产值2781.71亿元,增长23.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6%;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655.41亿元,增长3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2%;材料工业总产值1334.68亿元,增长37.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4.7%;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400.90亿元,增长4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原煤(万吨)4547.03 5.6钢材(万吨) 699.92 49.5铝材(万吨) 102.79 34.0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189.19 —水泥(万吨) 4598.04 26.4农用化肥(万吨) 181.49 16.2维伦纤维(吨)12557.00 2.2汽车(万辆) 161.58 37.9#轿车(万辆) 85.17 36.0摩托车(万辆)849.23 10.8卷烟(亿支)501.00 5.3啤酒(万千升)75.19 3.3冰醋酸(万吨)37.86 45.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4.1,比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826.28亿元,增长31.8%;实现利润459.48亿元,增长39.8%;总资产贡献率11.4%,提高0.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0%,提高0.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05920元/人年,增长24.1%。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22.69亿元,增长25.5%;上缴税金91.52亿元,增长29.5%。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11.45亿元,增长23.9%;城镇投资6342.98亿元,增长27.9%;农村投资591.81亿元,增长64.8%。

图4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51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渝东北翼完成1257.88亿元,增长34.1%;渝东南翼完成520.97亿元,增长28.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64.77亿元,比上年增长33.0%。

第二产业投资2423.12亿元,增长28.1%。

其中,工业投资2233.69亿元,增长24.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2.2%;第三产业投资4246.90亿元,增长31.6%。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620.26亿元,增长30.8%。

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32.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9%。

其中,政府主导类投资1329.10亿元,市场主导类投资602.90亿元,分别占重点项目投资的68.8%和31.2%。

五、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2.11亿元,增长1.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8%。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18.71亿元,增长19.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33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30.75亿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7.29亿元,增长17.3%。

图5 “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620072008200920100.05.010.015.020.025.03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五金、电料类增长51.5%,金银珠宝类增长49.7%,家具类增长49.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8.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7.2%,儿童玩具类增长41.8%,汽车类增长41.4%,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35.4%,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34.2%。

六、对外开放全年进出口总额124.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1%。

其中,出口74.89亿美元,同比增长75.0%;进口4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机电产品出口50.02亿美元,增长70.5%,占出口总额的66.8%。

图6 “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全年累计新签外商投资项目232项,同比增长44.1%;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额62.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5%;外商投资实际到位63.44亿美元,增长58.0%。

分行业看,制造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8.22亿美元,增长50.4%;房地产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23.99亿美元,增长66.2%;金融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5.61亿美元,增长5.3倍。

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638.29亿元,增长79.7%。

表5 2010年进出口总额指 标 绝对额(亿美元) 比上年±%进出口总额124.26 61.1出口额74.89 75.0#一般贸易58.62 60.9#机电产品50.02 70.5#高新技术产品7.95 348.6#国有企业12.06 31.6外资企业16.51 106.5私营企业43.31 86.8进口额49.38 43.9#机电产品29.46 52.6#高新技术产品9.66 124.0#国有企业10.11 17.6外资企业31.07 44.4私营企业8.06 105.1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4.51亿美元,增长21.9%。

新派劳务人员12092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25618人。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9%。

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1.6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61公里。

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100%,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为60%,提高8.3个百分点。

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81384.99万吨,比上年增长18.8%;完成旅客运输量126803.98万人,增长10.7%。

表6 2010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指 标 绝对量 比上年±%货物运输量(万吨)81384.9918.8铁路2279.50 4.5公路69438.0018.6水运9660.0024.3航空7.4922.4旅客运输量(万人)126803.9810.7铁路2663.21 2.3公路122125.0010.9航空738.7719.4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668.42万吨,比上年增长1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