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的变化
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
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
使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变为青蛙的成长过程,使幼儿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二)、学习用肢体动作感受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的变化》课件
2.《小蝌蚪的变化》的挂图。
3.青蛙和蝌蚪的图片。
∙活动过程实录
一、猜谜揭题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
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二、观察课件
1.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
①小蝌
蚪长的是什么样子的?②过了一段时间,小蝌蚪哪里变了?
③小蝌蚪又长出什么来了,小蝌蚪的什么没有了?它变成什么了?(运
用演示法观看课件,使幼儿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
)
2.师幼共同回顾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并用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感受。
①小蛙卵慢慢变成小蝌蚪,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它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
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③引导幼儿模仿小蛙卵、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又长出两条
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的样子。
(在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来通过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成长中的各种形态,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印象,感受小蝌蚪变青蛙的乐趣。
)
三、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
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
蛙卵。
”(教师轻轻碰一下幼儿的头,示意碰到头的幼儿蹲下变成蛙卵)。
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
小蝌蚪游地好开心
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
(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
蚪游地更开心了。
”(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
”(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
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物吃。
”(学小青蛙抓虫子吃)
师说:“尾巴慢慢变短了(用手假装尾巴越来越短)终于长成了一只小青
蛙,呱呱呱,呱呱呱。
”(教师带领幼儿学蛙跳)
四.排序:
师请5位小朋友为一组,按照小蝌蚪的变化排序。
五.排序完毕师说:“小青蛙,来,跟着青蛙妈妈念着儿歌到田野里去捉害
虫吃。
”(教师带领幼儿蛙跳着离开教室自然结束活动)。
小青蛙,顶呱呱,
保护庄稼本领大,
捉害虫,忙又忙,
人人见了人人夸!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从泥洞里钻出来,跳进小河里,在绿绿的水草旁边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小蛙卵。
过了几天,这些小蛙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天气渐渐的暖和起来了,蛙卵渐渐的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啊游,可开心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蝌蚪渐渐长出了后腿,过了一段时间又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终于成为一只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