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C02的性质和用途。

前面碳的燃烧生成C02,后面讲碱的性质也要应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C0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
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C02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02的化学性质。

特别是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二、学情分析
备课要备教材,更要背学生。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尤其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示范引导,学生
动手合作操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方面实在太差。

三、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提出,教学应重视课堂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会,更要关注学生的会学,并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过程。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主要采用一下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将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02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猜想和假设,通过探究实验讨论完成,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讲解法
4、多媒体辅助法
5、比较归纳法
四、说学法
教学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主动学习。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
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如:用剩的石灰为什么要密封保存,石灰抹墙的返潮现象,鸡蛋蘸石灰水保鲜等。

2、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时,不能只想而不说,要大胆的说,并在同桌和同组之间进行交流,比较谁说的好,谁说更准确、全面。

门道。

五、说教学程序
【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所以在程序上我把本节课分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后小结、巩固练习、课后拓展。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新课探究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先让学生分组各制一瓶二氧化碳并展示其中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说出他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学生回答的非常全:因为在制二氧化碳时对其密度已经阐述过,
我说密度比空气大是我说的,那麽我们能否做实验证明他呢?然后分组做实验阶梯蜡烛实验(并指导学生怎样观察现象),我们能否自己再举一例,学生立刻举出用二氧化碳填充气球,接着完成塑料瓶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从而加深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以及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两点重要性质。

由阶梯蜡烛实验引导学生也说出二氧化碳的第一条化学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和水发生反应吗?雪碧•可乐都有一定的酸味。

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
反应生成酸味物质,从而我按书本的实验做一遍,我不让学生做了,我让学生观察•观察后在分析我做每一个步骤的目的。

让学生用既不是也不是而是什么让紫石紫石蕊花变红造句从而体现对比实验的设计。

同时用方程式解释这一过程,又通过紫花在火上小心烘烤•说明碳的不稳定•易分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这个实验很简单•让学生们操作•观察•分析并归纳出反应原理。

结合生活中一些现象•都可以用此原理来解释,并强调这是检验二氧化
碳的常用方法。

在人多而又密集的房间内常感到气闷•头昏,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提供呼吸关于这一点•学生常误认为二氧化碳有毒•我说如果二氧化碳有毒,同学们二氧化碳有毒,那我们的呼吸不造成污染了吗?
到此为止二氧化碳的性质讲完了,那么它的用途呢,性质决定用途,从性质上总结几点用
途。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则具有神秘色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

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
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

第二个环节:新课探究
我展示一瓶C02气体,让学生探究它的物理性质(从颜色、状态、气味等)。

然后通过实验6-4 (学生来做,学生回答),了解C02的密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6-5 (同上),鼓励学生对C0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学生用已经带来的饮料进行检验,方法如何?做完后,回答)?从而对C02溶解性和检验的加深
理解。

学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C02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也不然烧,所以可以灭火。


设疑能供给呼吸吗?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有关意大利死狗洞”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结合所
学的知识来解开小狗死亡的谜团(空气中正常含量为0.03%,超过时:对人体会怎样?阅读116
页表格,讨论:灯火试验)。

又设疑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将软塑料瓶中的液体加入石蕊中,变红而设疑?是水还是二氧化碳是它变红?邀请四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然后分组讨论,完成115页表格。

并总结出C02与水反
应的原理。

最后再加热试管中变红的石蕊又变紫,说明碳酸稳定吗?请大家看自己饮料的成分,
再加热第一和第四朵变红的纸花,发现只有第四朵变紫,说明碳酸不稳定性。

【学习到这里,C0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

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我将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总结不完整的,再由多媒体系统展示。

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
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互相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
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力图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吃了”。

第五个环节课后探究
设疑拓展:C02有这么多用途,那么是不是C02越多越好呢?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个
热点话题(视频展示)。

提及当前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宁东等地的太阳能发电站、麻黄山、惠安堡等地的风力发电,都是清洁能源。

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保护咱们的地球村。

或者大家可以上网查找更多资料,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六、说板书设计:§ 6-3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三、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1.977克/升)
能溶于水(1:1)(制饮料)
干冰-78.5 C升华* 致冷剂(人工降雨、
二、化学性质* 冷藏食物)
1.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2.与水的反应
CC2+ H20 == H 2CC8 制饮料
H2CC8== H20 + C02T
3.与石灰水反应
C02 + Ca(0H) 2 = CaC03 J+ H20 制牙膏
4.无毒,但不能供呼吸。

四、温室效应光合作用、化工原料七、说教学反思
都说,写十年教案,不如做一个月的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
新课程倡导以生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因此让学生不但要f 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堂中主要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从实验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明确化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