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战争概况总结论文

中国近代战争概况总结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题目:中国近代战争概况总结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年级:12级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2班内容摘要:中国近代的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南昌起义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军队-红军。

红军时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下,中央红军广大后勤人员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创和发展兵站工作,为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杭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斗争便围绕两种命运的决战进行了一场极为严重、复杂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革命风暴的洗礼之后,到抗日战争时期,已成为一个成熟的、群众性的大党,并且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有能力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关键词:战争,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红军时期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

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

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县)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

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

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由此可知,中国的建军节非常的特别,我们应该要重视,不要让其他国家夺走了我们的“专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二、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本中国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个要求,日本军阀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1937年8月13日,冲突爆发。

日军在1937年8月派出上海派遣军(三个月后增加到30万人),开始向上海进攻;中国则派出中央军精锐和大批内地省份部队合计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之战略,此即为淞沪会战。

11月20日,中国军队在伤亡25万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自此沦陷。

此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南京大屠杀在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由于守将唐生智不久便弃城逃亡,所以南京城于4天后陷落。

日军以持续数月的南京大屠杀作为摧残中国民众士气的手段,导致至少三十万无辜的中国军民被日本军队残暴地杀害。

武汉会战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战争中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由此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

国民革命军阵亡高达40余万。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是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阵亡4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10月21日,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反攻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这场战争尽管达到了日军的作战的企图。

可是,日本人无力去维护“大陆交通线”的畅通,并且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为中国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豫湘桂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细缅北大反攻。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

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日本战败与投降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应对日宣战。

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

由于美英是以牺牲中国的主权(如承认外蒙古独立),来换取苏联对日出兵的条件,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战争胜利的作用与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极为珍贵的历史启迪。

三、解放战争时期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不仅仅是我们的胜利,而且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

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东北军区地方部队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司令部及第1兵团2个军、第6兵团4个军、第8兵团2个军、第9兵团6个军和援敌第17兵团3个军等。

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

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华东野战军全部主力15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第35军(吴化文部),华东军区地方部队,中原野战军全部主力7个纵队和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等。

这次战役共计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的地区。

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华北军区第2兵团3个纵队、第3兵团4个纵队,加上东北军区、华北军区部分地方部队。

歼灭国民党军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守敌及塘沽敌一部26万余人,改编北平守敌25万余人。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以压倒性优势对抗国民党军的一次决战,整个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达52万人,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解放战争胜利的作用与影响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

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

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