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制度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现根据《小学管理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德育工作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德育纲要》。

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养成教育等。

第二条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校长、德育处、团队、班级的四级责任教育网。

校长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负责德育目标的制订与督导;德育处负责日常德育工作的监督、管理与协调;团队负责逐日的检查、评比、协助处理偶发事件;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家访和后进生的跟踪转化及工作档案的整理。

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第三条德育主任全面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

制定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定期检查。

组织各种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第四条少先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变化,发挥少先队的德育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五条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

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开好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
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原则和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以正面教育、启发引导、表扬鼓励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严禁挖苦、讽刺、侮辱、孤立、打击、训斥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第六条全体教师应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严格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任何挖苦和歧视学生的现象。

第七条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

定时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益民服务、军训、军民共建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德育基地的作用。

第八条办好家长学校。

每学期最少召开一次家长会。

班主任应定期做好家访工作。

第九条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第十条认真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建好学生健康卡,定期体检,定期举行运动会(一般1—2年举行一次)。

第十一条做好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工作。

第十二条每周一上午举行升国旗仪式,要完善国旗下讲话制度,
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