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

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

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职能部门职责和权限一公司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1.总经理的管理职责及权限a)负责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做出管理承诺;b)负责组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实施,确保以增加顾客满意为目地,确保顾客的要求得以确认和满足,并负责组织实施客户满意度计划;c)负责公司质量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公司质量方针的实施;d)负责组织策划公司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并对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负责;e)负责组织策划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f)负责组织界定公司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g)负责指定公司管理者代表;h)负责组织和建立公司内部沟通过程;i)负责组织公司管理评审;j)负责组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作业环境;K)负责组织公司产品质量控制管理,对产品质量重大质量事故负责,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质量活动有制止的权力。

2 管理者代表管职责和权限2.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2.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2.3负责组织编制和审核《质量手册》、批准程序文件;2.4负责组织实施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负有领导责任;2.5确保在公司内提高员工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2.6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3. 副总经理职责和权限3.1在总经理领导下,在分管业务范围内负责组织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对所辖业务范围内,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负领导责任。

3.2协助总经理做好公司管理工作;3.3向总经理反馈质量信息;3.4参与管理评审;4.部长职责和权限4.1办公室主任职责和权限4.1.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1.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人力资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过程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1.3根据总经理策划,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4.1.4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内审情况、以往管理评审措施落实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等;4.1.5负责管理评审输出指令的监督落实,并形成报告向总经理报告;4.1.6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1.7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1.8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4.1.9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4.2生产部部长职责和权限4.2.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2.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对公司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防护以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等过程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2.3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2.4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2.5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等;4.2.6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

4.2.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4.3技术质量部部长职责和权限4.3.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3.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和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以及改进等过程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3.3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3.4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3.5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4.3.6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

4.3.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4.4销售部部长职责和权限4.4.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4.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公司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顾客满意等过程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4.3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4.4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4.5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和顾客满意的情况、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4.4.6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

4.4.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4.5供应部部长职责和权限4.5.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5.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公司采购过程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5.3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5.4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5.5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和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4.5.6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

4.5.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4.6制造部部长职责和权限4.6.1在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本部门职工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4.6.2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在制造部运行的实施、管理和控制;4.6.3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日常运行和接受审核过程中,被开出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的制定,并实施。

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4.6.4负责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的过程预防措施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4.6.5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向管理评审输入部门承担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和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4.6.6负责在管理评审中,针对本部门承担的过程的输出指令的实施。

4.6.7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相关过程工作。

二.职能部门职责和权限5.生产部职责和权限5.1 基础设施管理职责和权限5.1.1 生产部要制定设备管理相关规定,对设备采购、安装、验收、使用、建账以及设备年度维修(大中修)和日常保养等内容做出规定;5.1.2生产部要建立基础设施管理台帐,对公司基础设施(包括建筑物、生产设备、软件、办公设备、辅助设备)进行登记管理,要建立基础设施档案,对公司基础设施使用情况进行记录;5.1.3 生产部要制定设备年度大中修计划,对设备进行二级以上保养或维修;5.1.4 生产部要监督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并对维修计划的实施要形成记录,并要有使用部门的验收合格确认记录;5.1.5 生产部要对设备的使用部门下达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要求(指令),要对设备使用部门、包括生产部对设备维修计划落实、设备管理员对设备巡回检查情况进行月度例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5.1.6 生产部要对设备异常故障做出分析,查明原因,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对纠正措施审核同意后,生产部要组织实施,并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5.1.7 生产部要监督所承担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质量目标和管理要求的部门各项目标和要求完成、落实情况,必要时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目标完成。

如目标没有完成,要采取纠正措施。

5.2 工作环境管理职责和权限5.2.1 生产部要对公司工作环境要求作出规定,对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工作环境条件进行确定(如温度、湿度、照度、环境卫生等),并规定管理方法;5.2.2 生产部要求各部门要落实公司对工作环境的相关要求,生产部要进行月度例行检查,对检查出问题限期相关部门进行整改;5.3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管理职责和权限5.3.1生产部为生产组织、协调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保证生产过程是在受控状态下进行;5.3.2生产部在安排生产时,要获得技术质量部关于产品设计、销售部关于产品销售等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其中包括:a) 产品的销售量、交货期等信息;b) 产品图纸、产品规范、质量特性、工艺规程、包装式样、产品样件等信息;5.3.3必要时,要获得指导生产合作也提供的作业指导书,其中包括a) 各工序作业标准、作业规范要求、指导等文件;b) 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等;c) 工序检验要求、流程等;5.3.4使用能够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适宜设备,其中包括:a)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模具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b)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对设备、工装、夹具、模具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要求;5.3.5配备和使用用于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其中包括:a)在生产相关检测部位,配备相应检测装置;b)作业人员或技术人员对需检测的项目按照标准要求实施监测,确保生产过程设备及相关工艺参数,符合要求;5.3.6 实施监视和测量,其中包括:a) 产品特性(如工艺曲线、控制图等)的监视和测量;b)作业人员作业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的监视和测量;c)作业过程参数符合性、设备运行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d)工作环境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

5.3.7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包括。

a) 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放行,其中包括过程间产品和最终产品;b)向顾客交付产品时,应按照规定的交货期和交货时间如数交付;c)交付后问题应按照顾客要求进行,满足顾客要求。

5.4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职责和权限5.4.1 标识的基本规则a) 标识不应与被标识物分离;b)标识不清楚时,应停止流转;c) 当标识物与标识因制造过程分离时,要做好标识转移;d) 区域标识要画好界限。

5.4.2 产品标识用来识别产品特性,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产品及储存过程产品的标识管理。

其中包括标识的内容和方法:a)内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材质、数量等;b)方法,可采用产品上铸字、加标签、涂色、标牌及区域等;5.4.3状态标识,状态标识可反映产品特性之外的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