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众综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单位:佛山大众综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颁布实施日期:2014年6月10日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了《佛山大众综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佛山大众综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本单位内有关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佛山大众综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1 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2)1.4应急预案体系 (3)1.5应急工作原则 (3)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5)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5)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6)2.3事故风险程度分析 (9)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1)3.1应急组织体系 (11)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2)4 预防与预警 (14)4.1危险源监控和管理 (14)4.2预警行动 (15)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6)5 应急响应 (17)5.1响应分级 (17)5.2响应程序 (18)5.3应急结束 (30)6 信息发布 (31)7 后期处置 (31)7.1现场保护 (31)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31)7.3生产秩序恢复 (32)7.4善后赔偿 (32)7.5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 (32)8 保障措施 (32)8.1通信与信息保障 (32)8.2应急队伍保障 (33)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3)8.4经费保障 (33)8.5其他保障 (33)9 培训与演练 (34)9.1培训 (34)9.2演练 (34)10 奖惩 (36)11 附则 (37)11.1术语和定义 (37)11.2应急预案备案 (38)11.3维护和更新 (38)11.4制定与解释 (38)11.5应急预案实施 (38)1 总则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1.1 编制目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对策,除了预防的对策,还需要应急处理对策。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为提高本单位的抗灾防灾能力,有效地防止和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事故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综合防灾,整体效能,反应迅速,有条不紊”的原则,本单位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建立抢险救灾指挥系统,组织编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员工学习、演练贯彻实施,提高员工抢险救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发生事故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能立即启动,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能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投入抢险救灾,达到反应迅速,应急处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灾害损失的目的。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8)《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1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1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5)《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年版)(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车间、储存区等要害部位及其他所有区域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等事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本预案对XXXXXXX有限公司内部发生火灾、爆炸、泄漏、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预防、预备、响应、恢复阶段的内容进行了描述。
本预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和对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将本预案分为三级应急响应。
(1)一级响应超过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或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上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二级响应必须利用本单位的全部有关部门(车间或组)及一切企业可利用资源的紧急情况。
(3)三级响应能被本单位某个部门(组)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某个部门(组)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资等。
1.4 应急预案体系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附件等。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本预案附件包括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规范化格式文本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1.5 应急工作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宏观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重点突出、资源整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依靠群众,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是企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
(2)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对突发事故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工作,完善网络建设,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控制危机,力争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统一领导的原则:制定的预案应该明确概括政府和企业对救灾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指挥权限和程序,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的统一指挥。
(4)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预案中涉及的有关事故预防、紧急响应、相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按照各部门职能分工划分确认。
(5)宏观要求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制定预案时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总揽全局,把涉及的主要事项都囊括起来,提出宏观的要求,又要明确针对事故类型,细化具体的处置程序和措施,体现实际的可操作性。
(6)重点突出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紧扣应急救援的需要,突出细化落实救灾工作重要环节的相关内容,强调救灾保障的手段等,如救灾物资储备、交通、通讯保障等。
(7)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资源整合和降低成本的要求,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实现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
(8)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需要周边社区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社会、民众的参与同政府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突发事故应对体制,实现突发事故应对的社会化。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一)自然条件XXXXXXX有限公司位于XXXXXXX。
花都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丘陵绵亘,中部浅丘台地,南部为广花平原,形成东北向西南斜置的长方形。
东有流溪河流经,西有巴江河过境。
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摄氏度。
阳光、雨量充足,草木常青,四季花开。
(二)企业简介XXXXXXX有限公司位于XXXXXXX,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是一家·XXXXXXX(三)厂区的基本情况XXXXXXX有限公司位于xx,厂区西临xx大道,北靠xx路,南接东秀路,东边为荒弃的农田,xxxxxx。
厂区总用地面积xx(四)厂区道路情况及运输:(详见厂区平面图)xxxxxxxxxx(五)工艺流程xxxxxxxxxxxxxx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危险物质的性质,以及生产工艺的特性,本公司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泄漏、容器爆炸、触电、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等类别。
1)火灾爆炸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助燃条件,因此,只要存在可燃物,在有点火源存在情况下,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一)可燃物的产生在xx车间的生产过程中有粉末产生,PE原料等属可燃物,厂区外北部和东部杂草丛生,厂区内有大面积的荒草,如遇明火容易引发火灾,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二)火源的产生易燃物只有遇到点火源才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无明火设备,但以下因素可以产生点火源:①明火在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场所内,违章使用火柴、打火机、吸烟、燃烧废弃物;设备维护、检修过程中,进行焊接作业,焊(割)枪可产生明火;电气线路发生故障起火;进入厂区的机动车辆在作业过程中未关闭发动机,排烟尾气可能夹带火星。
②电火花和电弧配电箱、电机、照明设施等用电设备设施发生故障;电力线路老化破损,线路短路;设备设施接地保护措施不良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等原因,均可产生电火花、电弧。
电火花和电弧的温度极高,能引起绝缘层燃烧,还可使导体金属熔化、飞溅。
③静电火花液体在设备内流动都会因磨擦产生静电,若设备的防静电措施不当,静电荷会积聚在设备的金属表面,形成电位差而放电,并产生静电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