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短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共120篇,多来自“家藏古 今通俗小说”(《古今小说序》),而凌濛初 的“二拍”则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 睹,佐诙谐者,演而畅之”(《拍案惊奇 序》)。
前者多为编选改订,后者则着力放创作。从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看,将小说由书 场带到案头成为读物的功臣是冯梦龙;而将短 篇小说由累积型的集体创作转为作家个人创作 的功臣则是凌濛初。 二人对白话小说都有巨大的贡献。
冯梦龙“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 :
《喻世明言》(初版称《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 (每集40篇,但实有小说78篇): 《初刻拍案惊奇》(原书无“初刻”二字,但后 来为方便称呼多加上此二字)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的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是从 《初刻》补移进来的,《二刻》的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亦 是补入的,而且是一部戏剧,所以“二拍”实际只有78篇小说。)
• 民歌类:《童痴一弄· 挂枝儿》、《童痴二弄· 山 歌》、《夹竹桃顶真千家诗》三种; • 戏曲类:撰作的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 二种;改订的则有《新灌园》、《女丈夫》、 《精忠旗》、《一棒雪》、《占花魁》、《杀狗 记》、《三报恩》等十七种; • 小说类:长篇历史演义有《有夏至传》、《新 列国志》、《两汉志传》、《平妖传》等六种。 短篇的话本小说则有“三言”。
• 至于收入“三言”的宋元旧作,冯梦龙有的改订题目,有的删 去说书用的套语,增补入话头回,甚至大段的增补内容,使它 们成为可读的文学作品。 • 在整部书的编排方面,编者作了有意识的安排,卷与卷之间的 标题有如对句,如《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十二是《赵春儿 重旺曹家庄》、《杜十娘怒沈百宝箱》;三十三、三十四卷是 《乔彦桀一妾破家》、《王娇莺百年长恨》,可见冯氏编写 “三言”时,是有计划的。 • 至于改写的部分,可以《喻世明言》中的《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为例。这个故事原出自《清平山堂话本》第一篇的《柳耆卿诗 酒玩江楼》,原作思想卑下,把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写得很下流。 为了占有妓女周月仙,柳永叫船夫奸污了月仙,败坏她的名声, 使她不得不听他摆布。经冯氏改动后,热恋周月仙的是穷书生 黄秀才,但买通船夫污辱周月仙的是刘二员外,地方官柳永则 主持正义,惩罚了刘二员外,成全了黄秀才和周月仙。改动后 的小说思想境界高了,情节也紧凑了,而且文字通畅,成为一 篇很好的小说。
• 2、《警世通言》 • 初版本是天启甲子(1624年)金陵兼 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 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 图书馆。
• 3、《醒世恒言》 • 天启丁卯(1刊本,也是天启丁卯年 版,藏北京图书馆。
• 4、《初刻拍案惊奇》,初版在崇桢元年 (1628年),由尚有堂刊行,共四十卷, 现存日本日光轮王寺慈眼堂法库。 •
• 5、《二刻拍案惊奇》亦四十卷,其中二十 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妹病起续前缘》 是从《初刻》移补进来的。卷四十的《宋 公明闹元宵杂剧》则是戏剧,所以实际只 有三十八篇小说。本书写于崇桢五年 (1632年),仍由尚友堂刊印抄录,才全面和中 国的读者见面的,其中王古鲁、孙楷第都作了重 大的贡献,简单的说,二书的重要版本如下: • 1、《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 • 《史略》引书肆天许斋的告白说:“本斋购 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 刻”,可见“三言”的出版是早有计划的分为三 部,每部收四十篇本。 •
“拟话本”
这个名词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创造的, 他所指的作品是《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 宣和遗事》,他的原义是指受话本的体裁、形式影 响而创作的小说。
后来很多小说史、文学史的作者借用了这个名词, 用来指明朝及以后文人整理或创作的白话短篇小 说。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 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 “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 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 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 “拟话本”一类。
明代短篇小说
一、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
• 1、明代初期 • 最具代表性的是瞿佑《剪灯新话》、李昌 祺《剪灯余话》和邵景詹《觅灯因话》等 作品。
• 2、明代中期 • 小说中反映市井人物包括商贾生活的作品 也开始增多。如蔡羽《辽阳海神传》,写 徽商程贤与海神相恋,经商发财的故事, 想象奇特,文字清丽,反映了当时商业贸 易的情况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舆论对于人欲的过分张扬和世风 的日趋颓靡,嘉靖间出现了好几种专注于 描写纵欲乃至性乱的作品。


一类是婚姻爱情小说,这是“三 言”中数量最多,也最有价值的作 品。代表作有《卖油郎独占花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这类作 品常将情和欲放在理与礼之上,表 达了“礼顺人情”的愿望与要求, 这表现了明代新的价值观念。
三、凌蒙初与“二拍” • 1 、凌蒙初 ,别号空观主人,乌程(浙江
吴兴)人。科举不利,转而著述。崇祯 17 年,李自成部进逼徐州,他忧愤而死。
凌濛初的文学思想
• 凌濛初的文学思想受李贽的影响,与当时 的文学家如汤显祖、袁中道、冯梦桢有来 往,也有比较相同的文学见解: • 第一,凌濛初主张小说必须能一新读者耳 目,让读者在愉悦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享受。 换句话说,作品必须是带有娱乐性的。
• 第二,小说有娱乐他人的作用,所以它是 一种商品,必须面对大众,要有广大读者 群。凌濛初可以说是比较早觉察到要把文 学作品从书斋引向商业市场的一个文人。 这是文学观念的一大突破。 • 第三,虽然小说是商品,要娱乐他人,但 也有抒发作者感情的作用。
• 2、“二拍”:是凌著“拟话本” • 3、《今古奇观》:明末“姑苏抱瓮老人”
编,选“三言”、“二拍” 佳作40篇。
二拍
•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 》和《二刻拍案惊奇》,每集各 40篇。“二拍”基本上都是个人 创作,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 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 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 个新的阶段。
• 二、冯梦龙与 “三言” • 1 、 冯梦 龙 :
书香门第出身, 少有才气,狂放 不羁,一生功名 不顺, 57 岁补为 贡生, 61 岁任福 建寿宁知县,4 年秩满归乡。曾 参与市民 生活;思想上又受李贽影响; 主情、尚真、适俗
• 他搜集、整理、编撰的通俗文 学作品涉及白话短篇小说、长 篇小说、民歌、散曲、传奇等 各个方面,成就最高、影响最 大的是 “三言”。
“话本小说”
“话本”一般都认为是说书人所依凭的底本。
“小说”如果作广义的叙事文学的解释,则这个名词 泛指一切由说书发展而来的早期白话小说作品,如《大 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都可以称为 “话本小说”。
“小说”在说书的体系中又有个狭义的用法,即专指 短篇的人情小说,如烟粉灵怪传奇之类。这些我们常用 的“话本小说”这个名词,已经专指这些短篇的世情小 说。
凌濛初的生平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别号即空观 主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出生于明万历八年 (1580年),祖父和父亲都中过进士,所以他是出身在 一个仕宦之家。但到了凌溕初出生后,这个家庭已步向衰 落。 他十二岁入学,十八岁才获得一个补廪膳生的位置。其后, 他曾应举入试,但一直科场不利。到崇桢七年(1634年) 他55岁时才以优贡生授上海县丞,署海防事,颇有政绩。 崇桢十五 年(1642年),他六十三岁,擢升为徐州通判, 分署房村治河。但过了二年,明朝已在风雨飘摇中,李自 成、张献忠作反,大军所向无敌,势如破竹。凌濛初在房 村被乱军包围,他拒绝投降,终于呕血而亡,时年六十五 岁。 • 凌濛初除撰作通俗小说“二拍”外,也精通戏曲。
• 3、明代后期 • 随着文言小说创作的兴盛和读者的喜爱, 收集、汇刊各类文言小说也蔚然成风,代 表作品有《艳异编》、《虞初志》、《古 今说海》和《情史》等等。
明代的白话小说
一、“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 嘉靖年间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 (《六十家小说》),今仅残存29篇。 • 万历年间《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其中宋一 种,元一种,明两种。 • 《京本通俗小说》,1915年缪荃孙刊行,
三言的内容
• 一类是政治小说,如《沈小霞相 会出师表》、《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等。这类小说描写的是统治阶层 内部的矛盾斗争,表现了某些人人 性恶的一面。

一类是友情小说,如《施润 泽滩阙遇友》、《吴保安弃家 赎友》、《俞伯牙摔琴哭知音 》等。这类小说描写了超越利 益的友情,表现了人性善的一 面。
• 2、“三言”: 每集40篇,共120
篇。 • 宋元旧作约占1/3,明代新作约2/3。 • “拟话本”:“三言”的明代作品,都 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 人们阅读的新小说。 •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 篇小说的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言”的内容来源
• 一小部分是经过程度不同的修改 乃至改编的宋元明话本,大部分 是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 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 而成。 • “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 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 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由经过文 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 作的开始。 • “三言”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 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 来。
“三言”一共有120篇作品,大部分是冯梦龙从众多的宋 元旧本中节选后收入的,部分还经过他的改编润饰。从 “三言”现有的篇目看,冯梦龙是有眼光的。凌濛初在 《拍案惊奇序》中说“独犹子龙氏所辑《喻世》等诸 言,……而宋元之旧种,亦被搜括殆尽”,“不知一二 遗者,皆其沟中之断芜,略不足陈已”。
当然,冯氏也有漏了的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的 《快嘴李翠莲记》是白话小说很特殊的一篇,主角李翠 莲出口成诗,泼辣主动,令人印象深刻,但“三言”却 没有入选。如果要为冯氏找解释,大概是它的“唱”的 成分太多,与一般小说不同,冯氏因此不选用它。 在入选的一百二十篇作品中,到底有多少篇是冯梦龙亲 自撰写的呢?此中,真正确认为冯梦龙作品的,只有一 篇,即《警世通言》卷十八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