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猪技术经验指导

养猪技术经验指导

精心整理
养猪技术培训教案
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
培训人数:
主讲人:
猪群腹泻的防与治
脱水,%,病毒 死亡,死亡率与年龄的关系甚为密切,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5日龄以内的子猪病死率可高达100%,10日龄为50%左右,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生长育成猪或公母猪发病几乎没有死亡。

本病呈地方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

临床症状
50%左右的患病子猪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精神委顿,
厌食,呕吐和明显的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淡绿色或灰白色,水样并有气泡,pH值检验呈酸性,内含凝乳块,腥臭,但不见有血液,病猪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病猪有渴感,常找地方饮水,被毛粗乱,明显脱水,衰弱死亡。

在发病末期,由于脱水,粪稍黏稠,体重迅速减轻,体温下降,发病后2天-7天死亡,耐过的小猪生长较缓慢,往往成为僵猪。

个别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

哺乳母猪常与子猪一起发病,母猪食欲不振,呕吐,
发生
剖检可见尸体脱水明显,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哺乳子猪的胃常膨满,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卡他性胃肠炎,胃底黏膜轻度充血、出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液体,3日龄小猪中,约50%在胃横膈膜面的憩室部黏膜下有出血斑。

小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态,肠管扩大,充满泡沫状液体和未消化的凝乳块,肠黏膜剥落,空肠、回肠绒毛萎缩,内膜变得粗糙,肠道充气,内容物液体状,灰色或灰黑色,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浑浊肿胀和脂肪变性,并含有白色尿酸盐类。

有些病例除了尸体失水、肠内充满液体外,并无其他病变可见。

防治措施
本病极易传入猪场,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如确实需要引进种猪,则应避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并对引进的种猪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

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范围内,并
失。

分娩舍哺乳子猪发病时,应加强保温,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并补充适量的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子猪因脱水酸中毒而死亡,降低死亡率。

可应用以下配方进行治疗: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钠3.5克、葡萄糖20克、“加康”50克加入1000毫升水中,每头子猪喂服5毫升,每日5次,直至痊愈为止。

使用含有溶菌酶的“洁体键”等环境调节剂,洒在患病猪水样腹泻粪便上,或涂在母猪乳头让子猪食用,对控制子猪腹泻有一定效果,这对有条件的猪场适宜。

当哺乳母猪发病、厌食无乳时,可用代乳品(猪宝乐、仿猪奶等)喂服子猪,并通过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可加入适量的链霉素,预防发生细菌的继发感染,以减少死亡。

抗生素药品虽然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无效,但为了防止生长育成猪感
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