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经典:《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他和迪尔凯姆被认 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也是宏观社会学的集 大成者。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 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 后的。他的思想体现了一个博大的智慧之神。
1922)
5.《中国宗教:儒教
2
和道教》1915等
• 我不知道有什么理想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证 明。毫无疑问,这使我们做出的努力比之于过去 更加艰辛,因为我们是在一个主观主义文化大行 其道的时代被要求从我们的胸怀里产生出我们的 理想的;但是,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我们 都不应当、也不可能去承诺一个傻瓜的乐园以及 通往这个乐园的捷径。如果,我们灵魂的安宁还 大不如梦想这样一个乐园的人那么安宁,这便成 为我们人类尊严的耻辱。
5
书简介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书”之一,作者马克斯.韦伯是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
,也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
科学家之一。在本书中,韦伯
所研究的课题是:中国为什么
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
?韦伯以较大的篇幅分析研究
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
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
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
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
《儒教与道教》 —马克斯·韦伯
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 (MaxWeber,1864-1920),德国
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代一
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
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
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
·杜尔凯姆(Durkheim),早期流行的另一说为马克斯
写作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韦伯在 战争后重返学界。 1915年开始发表系列比较研究成果《 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之《儒教与 道教》。
1916年4月发表其第2部分《印度教 与佛教》。
除此之外,《中国的宗教:儒教与 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 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 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 与清教徒的对照,他并且提出了一个 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 展呢?韦伯专注于早期的中国历史, 尤其是诸子百家和战国,在这个时期 主要的中国思想学派(儒教与道教) 开始突显而出。
3
韦伯对后人的影响
• 韦伯的主要著作围绕于社会学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领域 上,但他也对经济学领域作出极大的贡献。他的知名 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他对宗教社会学 最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 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 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 演的重要角色。韦伯并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 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 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他在各种学术上的重要贡 献通常被通称为“韦伯命题”。
·韦伯,埃米尔·迪尔凯姆,格奥尔格·齐美尔)。
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的
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著作:
,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
1.《学术理论论文集 响,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
》(1922) 2.《社会史与经济史 论文集》(1924) 3.《社会学和社会政 策论文集》(1924) 4.《经济与社会》(
8

这是一本西方学者通过西方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宗教
与社会历史的著作。首先作者的视野很开阔,所站的高
度很高。世界性的视野,通过欧洲、中国和印度宗教的
相互比较来分析中国的宗教历史,与国内众多作者仅仅
在本国文化背景内探讨二者的关系不同。更大气和具有 吸引力。

相比之下,中国作者著书似乎都过于谦虚、谨慎。
缺少突破的勇气,观点大多温和,言语上也和教科书一
为异端的道教。韦伯将儒教与
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
析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6
义的发展。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
斯·韦伯由于本书的研究而被
西方汉学界誉为中国学研究的
“伟大的外行”。在本书中,韦
伯对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经济伦
理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
国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并将
般引不起我的兴趣。但这本书不再单纯地按部就班马克
思那一套,而从宗教和精神层面解读我们这个社会。
• 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借鉴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更好 地对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探索,让我们这五千年的文明充 满活力!
9
10

英国传记作家D·G麦克雷说:“我相信,韦伯对我们来说的确就
是一座迷宫。”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弗兰克·帕一套论及重要社会学家的丛书中,都
应占有一席之地。不论在哪里讲授社会学,他的名字总是跟迪尔凯姆
和马克思结合在一起,被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它们与西欧及其他社会中的类
似方面进行比较。同时从“物
质”和“观念”因素方面论述了
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理性”
精神的原因。本书是海外研究
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必引的名
著之一。
7
• 学术界对其在社会学界、管理学界、历史学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 贡献评价很高。
•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用一句话赞扬韦伯:“历来登上学术舞台的角 色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