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鲁教版五四制1 化学变化是指,也叫。
物理变化是指。
2.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等现象。
3.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还会伴随着。
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的释放或吸收。
4. 镁带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本质区别:。
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6. 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和物质。
7.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 从微观角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等微粒。
从宏观角度,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如:从微观角度看,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个水分子又是由个和个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水是由和组成的。
1.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质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
、(包括、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1.药品的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 不拿:,不闻:,不尝。
( 2 )节约原则:严格按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则取少量,液体取ml,固体只需要盖满。
(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要,也不要,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内。
2. 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3. 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状药品使用或;取用块状药品使用。
( 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多时,直接用试剂瓶倾倒,倾倒时,取下瓶塞,放在实验桌上,试剂瓶口试管口,标签手心,缓缓倾倒;量少时,用滴加,滴加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更不能伸入试管。
4. 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火焰分为、和。
取下灯帽,用点燃酒精灯;用温度较高的给物质加热;用盖灭酒精灯。
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酒精灯内添加的酒精量一般控制在酒精灯容量的至。
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试管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将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约处,使试管倾斜。
先将试管,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上下稍稍移动试管。
加热时,不要,不要,以免被烫伤。
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以免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加热时试管与水平面呈度。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防止。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1. 在实验室中,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用,称量时左盘放,右盘放,称出的质量精确到。
量取液体的体积用,读数时要,量取的体积精确到。
2.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3. 对量筒的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仰视将使结果,俯视将使结果;用量筒量取 20ml 的水时,若仰视读数,将使结果,若俯视读数,将使结果。
体验中考:1.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 10mL的量筒量取 9.0mL 水B .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5.5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 碳酸钠粉末 D.用 150mL酒精和 50mL水精确配制 200mL医用消毒酒精2.( 2014 苏州)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 B .烧杯 C .烧瓶 D .锥形瓶3. ( 2014 孝感)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石油分馏C.榨取果汁D.海水晒盐4.( 2014 临沂)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5.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 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C. 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D. 爆炸6.( 2014 连云港)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D.百炼成钢7. ( 2014 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1. 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每个水分子又是由 2 个和 1 个构成的。
2. 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和。
这样的变化属于。
3. 在固态的水中,水分子排列,在原来的位置上;在液态的水中,水分子排列,在内运动;在气态的水中,水分子排列,的运动,可以。
4.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构成的。
分子的性质是:( 1);( 2):( 3)。
5. 净化天然水的方法主要有:( 1)(2)( 3)( 4),其中的净化程度最高。
6. 沉降可以除去的杂质;过滤可以除去的杂质;吸附可以除去;蒸馏可以除去的杂质。
7. 在沉降过程中常常加入明矾粉,其作用是:。
8. 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指:、;指:、、。
9.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10. 经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11.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12. 混合物指,纯净物指。
13. 硬水指;软水指。
区分硬水、软水常用,其方法是;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实验室中用的方法。
14.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等净化操作,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输送到千家万户。
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二次污染,所以要后再饮用。
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1.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电。
正极产生的气,可以;负极产生的是气,可以,发出火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2. 分解反应指;化合反应指;3.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4.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的气体,被称为“ 21 世纪新能源”原因是( 1 );( 2 );( 3)。
5. 物理性质指,如;化学性质指,如。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1.1897 年等人发现了电子,认为是所有物质的原子中共有的粒子。
2.1911 年著名物理学家和他的研究团队用一束带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
其现象是:( 1);( 2 )( 3)。
3. ( 1 个带 1 个)(带电)(带电)原子(显电性)( 1 个带)4. 原子核很小,它的体积仅为原子体积的,但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上。
5. 在原子中,= = = 。
6. 相对原子质量指。
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为相对原子质量 =+ 。
7.默写 1-20 号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8. 稀有气体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这样的结构被认为是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 个(氦是,在化学反应中易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4 ,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9.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
如水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第四节元素1. 元素指。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和组成的;氢氧化钙是由、和组成的。
2. 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纯净物可分为和,单质指;化合物指;氧化物指。
3. 地壳中居前五位的元素是;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
4. 元素符号“ O”表示、。
2O 表示。
O 中的“ 2”2表示。
Fe表示、、。
5. 第一个画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第三单元溶液第一节溶液的形成1. 溶液指。
溶液分为和;溶质指;溶剂指。
溶液的特征是、。
2. 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是;加入水中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
3. 饱和溶液指;不饱和溶液指;二者可以如何转化:。
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 熟记三个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2. 稀释问题,稀释前后,的质量不变。
3. 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1);( 2);(3);( 4)。
用到的仪器有:。
4.配制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有:偏小的原因有: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1. 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按计算,氮气占,氧气占。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药品用的是足量的铜粉,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不能用木炭的原因是;不能用铁丝的原因是;可以用红磷的原因是。
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是。
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氮气。
实验结束后结果小于 1/5 的原因是:。
3. 工业上常采用制氧气,步骤是。
利用的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各成分分离,属于变化。
4. 氧气的用途:。
5. 氮气的用途:。
6. 稀有气体的性质:,稀有气体的用途:。
7.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和。
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引起。
8. 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是。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1. 化学式指:。
2. 化学式 HO表示的意义:宏观角度( 1)( 2);2(3);(4)。
3.2H 2O表示:H 2O中“2”的意义为;Ca2+中“ 2”的意义为MgO 中“2”的意义;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可表示为。
4.默写常见元素或根的化合价口诀:5.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6. 学习了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后,我们学会了四种关于化学式的计算(列式计算):( 1)计算化合物的化学式量(或叫相对分子质量)如尿素CO(NH2) 2的化学式量为:(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如尿素 CO(NH2) 2中 C、 O、 N、 H元素的质量比为:(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比如尿素 CO(NH)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如 50kg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为:第三节氧气1. 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是和,反应方程式为;反应装置选用;收集装置可用法或法。
2. 催化剂指。
3.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
4.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气体,检验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5.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6.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7.氧化反应指;8. 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的事例有、和。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研究的是各物质间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有 6 个一定不变:宏观角度( 1);( 2);( 3);微观角度( 4)( 5);( 6)。
两个一定改变:宏观角度( 1);微观角度( 2)。
一个可能改变:。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表示1. 化学方程式指。
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