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影视作品毕业设计教学大纲及评分标准一、教学任务与目的:1.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2. 掌握不同镜头的拍摄;3.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技巧;4. 掌握分镜头稿本的编写;5. 熟练操作Premiere,能够运用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设计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6. 熟悉并掌握数字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 CS5;编号教学项目名称教学学时教学类别教学类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提要1 摄像机的操作 3 专业验证必做调整摄像机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各部件功能;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聚焦调整;摄像操作要领示范;固定镜头拍摄训练;回放镜头分析画面。
2 镜头拍摄训练3 专业验证必做固定镜头拍摄训练(二);运动镜头拍摄训练;模仿剧情拍摄训练。
3 摄像特技训练 3 专业验证必做自己设计故事情节,巧妙应用以下特技:摄像操作特技——淡入淡出、虚出虚入、停机再拍、定时拍摄;镜前加工特技——遮挡拍摄、倒影拍摄、银镜接景、特殊效果镜拍摄;数码特技:频闪、拖影、棕褐色、镜像等效果。
4 电视采访 3 专业验证必做常见的采访方式;采访中常用的运动镜头;常见的采访镜头;驱车采访;采访注意问题。
5 稿本的编写 4 专业综合必做文字稿本的编写;分镜头稿本的编写。
6用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进行影视节目的编辑20 专业验证必做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Premiere软件转场特效的应用;Premiere软件视频特效的应用;Premiere软件字幕效果的应用;运动、透明和抠像;Premiere软件音频的编辑和控制;影片的输7.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完成人物采访节目、剧情片的编制以及文艺节目的彩排与录制等。
二、教学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1.教学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其它。
2.教学类型:演示、验证、综合、设计研究、其它。
3.教学要求:必做、选做。
三、教学项目的目的及要求课程一 摄像机的操作 (3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 熟悉摄像机的结构;2. 理解摄像机的工作原理;3. 掌握手动白平衡调整和聚焦调整;4. 掌握摄像机操作要领;5. 掌握摄像机与电视机的线路连接及摄像机的回放操作。
(二)设备及材料:摄像机;电视机;DV 磁带和小1/2VHS 磁带;电池;白纸。
(三)课程内容调整摄像机在自动和手动状态下各部件功能;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聚焦调整;摄像操作要领示范;固定镜头拍摄训练(一);回放镜头分析画面。
课程二 镜头拍摄训练 (3学时)出。
7 数字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6 专业 验证 必做 After Effects 基本操作;After Effects 基础动画制作;利用AfterEffects 对数字影像进行后期特效的设计与制作。
8 人物采访节目的编制 6 专业 综合 必做将实验四拍摄的采访内容编制成一个完整的人物采访节目,包括片头、片尾、字幕等内容。
9 剧情片的编制 8 专业 综合 必做 撰写MTV 节目分镜头稿本;现场拍摄;后期制作。
10 文艺节目的彩排与录制 8 专业 综合 必做 按照岗位熟悉控制室中导控台的操作、字幕机的操作、硬盘录像机的操作、非编系统的操作、调音台的操作、调光系统的操作、摄像机的操作等;导播、现场导演及各工作人员的现场配合操练;现场录制文艺节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画面构图与布局;2. 掌握固定镜头的拍摄;3. 掌握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形式镜头的拍摄;4. 理解各景别的艺术表现力和各运动镜头的艺术表现力;5. 熟练摄像操作要领。
(二)设备及材料:摄像机;电视机;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电池;三脚架;白纸。
(三)内容固定镜头拍摄训练(二);运动镜头拍摄训练;模仿剧情拍摄训练。
课程三摄像特技训练(3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熟悉摄像机的特技功能;2.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特技按钮。
(二)设备及材料:摄像机;电视机;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电池;三脚架;白纸、镂空遮挡板、平面方块镜等。
(三)课程内容自己设计故事情节,巧妙应用以下特技:摄像操作特技——淡入淡出、虚出虚入、停机再拍、定时拍摄;镜前加工特技——遮挡拍摄、倒影拍摄、银镜接景、特殊效果镜拍摄;数码特技:频闪、拖影、棕褐色、镜像等效果。
课程四电视采访(3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运动镜头在电视采访节目中的运用;2.掌握常见的采访镜头;3.了解常见的采访方式;4. 了解驱车采访;5. 了解采访注意事项。
(二)设备及材料:摄像机与电池;电视机;DV磁带和小1/2VHS磁带;采访话筒;三脚架;白纸。
(三)课程内容常见的采访方式;采访中常用的运动镜头;常见的采访镜头;驱车采访;采访注意问题。
课程五稿本的编写(4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文字稿本的编写;2. 掌握分镜头稿本的编写。
(二)设备及材料:多媒体计算机及文字处理软件。
(三)课程内容文字稿本的编写;分镜头稿本的编写。
课程六用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进行影视节目的编辑(20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2. 能够运用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3. 能够运用Premiere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4. 能够运用Premiere设计制作美观的字幕;5. 能够运用Premiere实现音频的编辑和控制,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二)设备及材料:非线性编辑工作站;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 Pro CS5;局域网。
(三)课程内容Premiere软件的基本操作;Premiere软件转场特效的应用;Premiere软件视频特效的应用;Premiere软件字幕效果的应用;运动、透明和抠像;Premiere软件音频的编辑和控制;影片的输出。
课程七数字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 (6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了解数字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 cs4的工作环境;2. 掌握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 cs4的基本操作;3.会利用After Effects cs4对数字影像进行后期特效的设计和制作;(二)设备及材料:多媒体计算机及数字视频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
(三)课程内容After Effects 基本操作;After Effects 基础动画制作;利用After Effects对数字影像进行后期特效的设计与制作。
课程八人物采访节目的编制(6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采访节目的写作;2. 掌握多机拍摄方法;3. 掌握声画剪辑方法。
(二)设备及材料:非线性编辑系统;摄像机与电池。
(三)课程内容将实验四拍摄的采访内容编制成一个完整的人物采访节目,包括片头、片尾、字幕等内容。
课程九剧情片的编制(8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MTV节目分镜头稿本的撰写;2. 掌握现场导演技能;3. 熟练拍摄技能;4. 熟练后期配音技能。
(二)设备及材料:摄像机与电池;三脚架;调音台;话筒;Cool Edit软件;DVD播放机。
(三)课程内容撰写MTV节目分镜头稿本;现场拍摄;后期制作。
课程十文艺节目的彩排与录制(8学时)(一)课程目的和要求1.掌握文艺节目的文案策划;2. 熟悉主演播系统的组成;3. 熟悉主演播室视频系统各设备的操作;4. 熟悉主演播室音频系统各设备的操作;5. 熟悉灯光系统各设备的操作;6. 掌握导播术语的应用。
(二)设备及材料:数字演播系统。
(三)课程内容按照岗位熟悉控制室中导控台的操作、字幕机的操作、硬盘录像机的操作、非编系统的操作、调音台的操作、调光系统的操作、摄像机的操作等;导播、现场导演及各工作人员的现场配合操练;现场录制文艺节目。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总分100分,五个等级的分值分别是: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一)编剧创作评分标准1、题材新颖,具备时代性、新鲜性、人文性(20分);2、主题积极向上,在剧作中得以实现(20分)3、人物形象鲜明,人物动作及语言的设计合理,能生动体现人物性格特征(20分);4、人物关系清晰,能生成相对完整的叙事线(20分);5、情节设置合理,结构清晰,时空转换自然,叙事流畅,详略得当(20分)。
(二)导演创作评分标准1、对剧本内容、主题有深入了解,对各部门的要求明确,作品有协调统一的风格特征(20分);2、场景选择恰当,能指导演员进行表演,懂得利用演员进行场面调度,演员表演能体现剧中人物性格特点(20分);3、对摄影风格定位准确,能根据作品总体艺术构思指导摄影进行创作,作品在构图、景别、色彩色调、光线、角度等方面有特色,镜头形式设计合理(20分);4、对剪辑风格定位准确,时空转换自然流畅,镜头组接恰当,节奏感强(20分);5、对音乐风格定位准确,音乐音响具有突出的表现效果(20分)。
(三)摄影创作评分标准1、能根据全片总体艺术构思需要选择适合的构图风格,构图生动,富有张力、表现力(20分);2、有明确的主题色和重点色,全片有统一的色调(20分);3、注重对光线的选择、加工、创造,全片有统一的光调(20分);4、角度选择合理,景别处理恰当,能凸显场景特点和人物特征(20分);5、在拍摄运动镜头时能跟随导演思维把握运动依据,运动镜头平稳、均匀、自然(20分)。
(四)剪辑创作评分标准1、能根据全片总体艺术构思需要选择适合的剪辑风格(20分);2、剪辑点准确,镜头连接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符合观众观赏时思维的逻辑(20分);3、段落转换流畅自然,符合叙事发展需要和创造层次结构的需要(20分);4、时空架构合理,能恰当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多种蒙太奇叙述方式进行时空重组(20分);5、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相统一,具有符合作品特色的节奏韵律美(20分)。
(五)音乐音响编辑评分标准1、能根据全片总体艺术构思需要选择适合的音乐风格,音乐能为影片营造出特定的情绪基调(20分);2、音乐布局合理,使用量恰当,在不同场景发挥出不同的表现功能(20分);3、音乐的出入点安排恰当,与语言、音响的转换自然流畅(20分);4、音乐与画面的配置方式符合短剧的总体艺术构思需要,能与画面产生互动以深化、升华影片主题(20分);5、能充分利用各类画内、画外音响进行叙事或营造特定场景氛围,充分发挥了音响的写实及表意功能(20分)。